在曹操平定马超韩遂之乱一千七百多年后的1949年,在相同的地点也发生了类似的平定关陇地区的战争,即人民解放军的解放大西北之战。战争双方的指挥官变成了我方的彭德怀和敌方的胡宗南、青马马步芳、宁马马鸿逵。解放大西北主要是由三场著名战役构成的,包括:解放以古都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陕中战役。解放连接关中和汉中地区的秦岭古道的战略重镇宝鸡为中心的扶眉战役。解放关中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以兰州为中心的陇西地区的兰州战役。
时间来到1949年4月,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野和四野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长达千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险,以摧枯拉朽之势埋葬着蒋家王朝。但是,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中国大西北的关中和陇右地区,却盘踞着大量--残余势力,他们中有我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老对手胡宗南,还有与红军西路军有着不共戴天血海深仇的青马马步芳和宁马马鸿逵,他们的目的是依托关陇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阻挡解放军进入西北,维持自己“称雄西北”的割据局面。当时的二、三、四三大野战军主要在华中地区作战,解放西北的重任就落到了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身上。
解放西北,先从关中平原做起,1949年4月24日,华北重镇太原解放。早有准备的胡宗南随即于26、27日将其主力部队向西南方向撤退,形成跨泾河、渭河,保守西安的弧形防御地带,他的目的是企图与青宁二马配合,以陕中、陇东为防御重点,阻止人民解放军西进,确保西北,屏障西南,并随时准备在情况不妙时经宝鸡的陈仓道撤入汉中。为了在关中地区歼灭大量敌人有生力量,打击胡宗南的战略撤退计划,尽量截缴其--物资,保护西安不致被破坏,第一野战军决定发起陕中战役。
本来,一野原定的作战计划是以歼灭三原地区之敌为目标,然后视情况逐次夺取咸阳、西安、宝鸡。但不可否认的是,彭老总的第一野战军长期在陕甘宁边区作战,边区的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生产落后,很难养活大规模的军队。所以,一野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后勤供应上是相对落后的,他们不像林总的四野富得流油,有的是大口径的重炮,攻城夺寨如履平地。也不想粟总的三野依托富饶的山东解放区,保障充裕,兵精粮足。彭老总打仗必须要精打细算才行,他考虑到青宁二马可能配合胡宗南行动的复杂情况,光凭自己的一野是吃不下这么一顿大餐的,就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抓住胡宗南部撤退的有利时机,以追歼其主力为主要目标,同时第一步先解放西安,不再向西南做过多的深入。
5月17日晨,胡宗南部开始全线撤退。第一野战军各军迅即按计划发起的追击。追击主要分两部分。第四军连夜百里急行军,负责追歼向凤翔方向逃窜的敌第五十七军。这时,刚刚赶到岐山的第一军所属的第二师闻讯而动,不顾疲劳,2.5小时急行军20公里,抢占了凤翔东北高地老君岭,切断敌人退路,协同第四军部队全歼该敌。
5月18日下午,第六军从三原县大程镇出发渡过泾河向西安挺进,在密集炮火掩护下突破敌渭河南岸防线,全军泅渡过河,直逼西安城下。当日上午11时,我先头部队第十六师四十九团顺利由西门进入西安市区。战至14时,第六军完全控制西安。22日,解放军举行了盛大入城式,标志着古都西安正式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战至24日,我军解放了宝鸡以东、渭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共歼敌2.7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装备和--物资。胡宗南不断收缩兵力,陕中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以一野的实力,能做到如此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整装待发的支前物资。
鉴于一野实力方面的不足,中央决定必须从其他方面给一野调兵调粮以应对第二阶段作战。
调兵方面:太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军委就把徐帅的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十九两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彭老总指挥。第十八、十九兵团是直属中央军委指挥的两支劲旅,其实力不容小觑。接到命令后,第十八兵团在司令员周士第的率领下,从太原出动,经风陵渡西过黄河,至6月24日,第十八兵团全部集结于西安附近。第十九兵团于6月初在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下开进,最终于7月3日在各自指定地区集结完毕。两大兵团胜利完成了由晋入陕的光荣任务。
调粮方面:--中央西北局指示各地要把迎送和支援解放大西北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全力做好各项战勤工作。据统计,仅晋南地区即筹粮910余万公斤,草245万公斤,油肉菜等40万公斤,柴炭430万公斤,动员工夫16万多人,牲口16万多头。部队每到一处,百姓夹道迎送子弟兵,给战士送鸡蛋、戴红花。指战员不顾疲劳,帮助群众挑水、磨面、干农活,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话剧。
就这样,在四面八方的有力支援下,一野也富起来了,用云龙兄的话讲,咱也能当一回财主了,能打一场富裕仗了。所属部队和物资归建一野后,彭老总在西北地区总兵力达到40余万人,西北战场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这下彭老总可以发挥他勇猛善战,横刀立马打硬仗的作战风格了。陕中战役进入第二阶段。
西安解放之后,我第一野战军主力已进至西府地区,逼近宝鸡胡宗南撤退的陈仓道,马步芳、马鸿逵驻地陇西的甘肃、宁夏受到严重威胁。青宁二马于5月底就开始向陕甘边境调兵遣将,企图先夺咸阳,然后主力越泾河,在三原及以北地区与解放军决战。此时已经下野的老蒋还电令胡宗南与二马协力恢复西安。这样,敌反扑西安的总兵力达到了30多个师20余万人。
此时,陕中战局仍呈敌强我弱之势。彭德怀一方面指示入陕各部加快行军速度,迅速向关中挺进,同时认为在泾渭之间作战,虽然我方兵力不占优势,但胡军士气很低,胡马之间信任度很差,有利我方牵制一部,打击另一部。于是决心转攻为守、以退为进,诱敌深入、待我第十八、十九兵团完成集结之时,再全力反攻,包围歼灭之。
但想不到的是,不知是老蒋下了死命令,还是胡宗南打了鸡血,6月10日,胡马两军联合向我军实施的反攻却意外的配合的相当默契,打的也相当的猛。彭德怀审时度势,认为胡、马现在配合如此紧密,而我第十八、十九兵团尚未全部到达指定地区,决战时机尚不成熟,遂改变阻胡歼马的计划,决心继续东撤诱敌。11日,敌继续向我关头、杨峪镇、铁佛寺等阵地猛扑,我第三、四、六军顽强抗击后,于晚间放弃泾渭间三角地区,按预定计划转移。
一野的向东撤退,让胡、马误判我军为真败,便分头跟进。“野马”马步芳之子马继援指挥所部以集团式的冲锋对咸阳发起猛攻。这个二愣子却想不到我第十八兵团的援军第六十一军已经到了。该军第一八一师刚刚于6月11日代表华北部队举行西安入城式,接着就奔赴咸阳抢修工事。6月12日,我军击退敌3个骑兵团的进攻。13日,又经13小时激战,毙伤敌2000余人,再次打垮了敌人的进攻,这让二愣子马继援做梦也想不到怎么回事。第十八兵团入陕第一仗——咸阳--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二马匪军的锐气,也为我军主力集结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日,敌第三十六军第一六五师被围歼于金渠镇地区。14日,敌沿渭河南北两岸向东推进,在我第二军节节抗击之下,进展十分缓慢。
平时喜欢“慢板怕”的胡宗南这时才惊喜的发现怎么这个二愣子打共军越打越多了,原来是共军的援军第十八、十九兵团已经到了,于是,他无心再战,于6月17日开始组织后撤。我军也转入休整,准备与胡马两军进行决战。陕中战役结束。
陕中战役结束后,得知我第一野战军实力大增的胡宗南一看形势不妙,就想脚底抹油,撒丫子逃命。那他往哪逃呢?熟悉三国历史,特别是熟悉诸葛亮北伐曹魏历史的的朋友肯定对关中和汉中一带的地理环境不陌生。胡宗南有两个逃跑方向可供选择:一是和陇右方向的青马、宁马合二为一,往兰州方向逃跑,胡宗南好歹以前也是堂堂西北王,让他去自己曾经的手下的地盘上避难,打死他也做不到。那么他只能往另一个方向跑了,就是汉中、四川方向。当时的大西南还没有解放,汉中川蜀得益于他的险峻地形,足可以让胡宗南觉得可以让自己凭此地利割据一方、保有西南。
那他从哪条路跑呢?我们知道,在关中和汉中之间是山路难于上青天的八百里秦川,秦岭自古以来就有几条险峻的谷道连接汉中和关中两地,这些谷道从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当然还有个武关道。五条古道在关中地区的出口分别是宝鸡市、眉县、周至县、子午镇,蓝天县,因为当时的华北华中大片领土已经解放,武关在河南的出口南阳市已经是二野的地盘,所以胡宗南不可能走武关道去南阳自投罗网。
秦岭古道。
剩下的四个古道里面,数陈仓道的道路比较好走,当时还修好了川陕公路,有利于大部队和辎重的通行。而其他的三个古道和三国时期相比没什么变化,还是非常险峻,难于上青天。这样,胡宗南的主力和辎重物资肯定走的是陈仓道,同时,他还要派出偏师来走其他三条古道,来吸引我一野的追歼部队,帮其主力撤退打掩护。事实证明,胡宗南就是这么布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将来的解放川蜀汉中地区省下不必要的麻烦,我一野指战员决定发起扶眉战役,尽量歼敌与关中地区,尽可能少的让敌人逃往汉中和四川地区,如果不这样做,将来解放大西南会更麻烦。
扶眉战役得益于我广大一野官兵的不怕吃苦,连续作战,不让敌人喘口气,进展的还比较顺利。1949年7月10日至14日,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从陕中战役后败退的17万--军,进行了著名的“扶眉战役”针对敌人可能的逃窜方向,一野兵分三路发起进攻。王震率第一兵团负责子午谷方向的敌人,沿户县、周至县西进,在子午口、黑山寺、哑柏、横渠击溃敌90军后,14日攻占宝鸡益门镇。
许光达率第二兵团负责褒斜谷方向的敌人,二兵团攻克临平,经天度、法门、青化、益店,一夜行军75公里,插至敌军后方的罗局镇,又夺取了郿县车站,连续击退敌军十余次突围。后又激战十余小时,攻克扶风。将敌65军一部及38军、119军大部压缩于午井以南、眉县城北至葫芦口之渭河滩,与第一兵团合力围歼。
担任战役正面主攻任务的是周士第指挥的第十八兵团,由西凤公路、陇海铁路西进,首歼漆水河两岸及武功南北线之敌后,一部插入杏林、绛帐,击溃敌247师,歼灭187师主力,收复武功,继续进军至罗局镇东南与第二兵团会师,合歼残敌。杨得志率解放军第19兵团在乾县、醴泉--马鸿逵,保证了扶眉战役的胜利进行。此役一举歼灭--军共4.3万余人,再次解放了宝鸡和九个县城,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兰州古称“金城”,自秦朝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连接古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兰州得益于丝绸之路,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兰州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是西北政治、军事中心,地理上又是连接甘、宁、青、新四省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兰州城夹山带水,地势险要,东西长20公里的南山是全城的天然屏障。抗日战争时期就构筑了国防工事,后经多年增修,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
陕中、扶眉战役后,胡宗南就像当年的马超一样,急急如丧家之犬般逃到了汉中地区,他盘踞几十年的关中地区终于全部解放。但是,另外一路--残余却向西北方向逃窜,他们就是青马马步芳和宁马马鸿逵部,他们妄图利用西北陇山的有利地形,阻止解放军西进,达到自己割据称王的目的。为挽回败局,“二马”在静宁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平凉会战计划,准备在平凉地区陇右的兰州与第一野战军展开决战。
骄横强悍的“野马”马步芳。
但是,与曹操平定关中之战时需要使用“抹书间韩遂”的离间计来离间敌人不同,此时此刻一胡二马完美的继承了--军阀的优良传统,为保存实力而非常乐于“坐山观虎斗”,“一胡二马”为了保存各自实力也是各怀异心,都想让对方充当解放军的炮灰,都不用彭老总来使用什么“离间计”,平凉会战计划随之破产。面对这一局面,在西口养老的蒋先生的幕后操纵下,国民--召开了西北联防会议,策划了兰州决战计划,决定由战力强悍的“野马”马步芳部撤至兰州,担任主力凭险据守,将第一野战军主力吸引至兰州城下,然后再让“滑马”马鸿逵部与胡宗南部把一野包了饺子予以围歼。为此,“野马”马步芳将其主力几乎全部布防在兰州,并让其子第82军军长马继援亲自坐镇指挥,还狂妄叫嚣要:“挽狂澜于既倒,定乾坤于西北”,逗得胡宗南和“滑马”马鸿逵在背后偷偷笑道:“父子俩一对SB”
奸猾的“滑马”马鸿逵。
青马的部署为:第82、129军的2个骑兵师、3个保安团共5万多人据守城区,兵力重点分布在南山的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一线。第91、120军和马鸿逵部第81军共3万余人,部署在兰州东北的靖远和景泰沿黄河两岸地区,以保障兰州左翼安全,并相机侧击解放军。新编骑兵军防守于洮河、临洮地区,以保障兰州右翼安全。敌人依山夹河布阵,易守难攻。马步芳父子吹嘘“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但他们也不想想,把保障左翼安全的任务交给“滑马”马鸿逵的部下,要能靠得住的话也不会叫“滑马”了。
兰州是解放大西北必取之战略要地。青马摆开架势准备死守兰州,进行决战。彭德怀认为,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好事情。说出了和当年曹操面对不断增兵潼关的西凉铁骑时一样的话来:“我们不怕他守,而是担心他跑掉,如果他们跑回自己的老窝凭险固守的话,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复杂,我们还真不好一个一个的剿灭。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们把他全部消灭的时候了。”8月4日午时,彭德怀向各兵团下达进军兰州歼灭青马的命令,以一部兵力牵制宁马和胡宗南,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歼灭马步芳部,并相机歼击增援兰州之敌。
自1949年8月9日起,第一野战军三路大军向西挺进。右路第19兵团首先从平凉、固关等地出发,沿西兰公路向兰州方向攻击前进,先后占领华家岭、会宁、定西等地,至19日进至兰州东南25公里的定远镇以东地区,同时攻占了猪咀岭、张中店。中路第2兵团于10日从秦安地区出发,走的是三国时张郃攻取街亭的老路,经通渭、内官营镇、新营镇,攻占榆中、洮沙等地后,于19日占领兰州城南20公里的阿干镇,按计划抵进兰州城西、城南。左路第1兵团及第62军于11日出甘谷、武山,接连解放陇西、漳县、渭源、会川等县城,歼灭--甘肃保安旅旅部及第8团1400余人。16日攻克临洮,迅速修复被青马破坏的洮河大桥,于20日解放康乐,并向临夏发起攻击。至20日,第一野战军完成了进攻兰州的各项战斗准备。
8月25日7时,第一野战军向兰州发起总攻。首先以猛烈的炮火轰击,继以爆破扫除障碍,而后向敌阵地的削壁、堡垒和层层防线实施突击。第63军一部进攻东岗镇并在响水子沿河警戒。第65军及63军之一部进攻马家山敌第100师阵地,歼灭当面之敌后,向城东关发起进攻。第6军进攻营盘岭敌第248师阵地,而后向城南关发起进攻。第4军向沈家岭之狗娃山敌第190师阵地进攻,而后向城西关发起进攻。最后有三路是负责切断敌人退路的,第3军向七里河进攻,并以第7师配合兄弟部队攻击狗娃山,得手后沿黄河南岸东进,夺取黄河铁桥。第9师攻占七里河地区并配合第7师夺取西关,控制铁桥。第8师封锁兰新公路,防止青马向新疆逃窜。西北战场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在兰州城郊展开。
封建宗教色彩浓厚的马家军。
沈家岭是敌主阵地,被称为“兰州锁钥”,夺取沈家岭,就等于打开了兰州的大门,可以直捣兰州西关,控制咽喉要地黄河铁桥,截断敌人唯一的西逃退路。担负沈家岭主攻任务的是第4军11师31团。战斗打响后,战士们仅用10多分钟,就攻破了敌人第一道防线。接着,又用集束--投向敌群,迅速占领第二道防线。当然,号称“野马”的青马部队也不是吃素的,马上组织敢死队实施反突击,企图夺回阵地,他们像日军的“万岁冲锋”一样,头戴白毛巾,脱去上衣,手拿大刀,向解放军阵地不要命的冲杀过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杀争夺,伤亡都很严重。好在此时的我军兵精粮足,迅速将预备队第3营投入战斗,在第33团的支援下,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反攻,下午6时,第4军完全占领沈家岭。
皋兰山的主峰营盘岭工事强固,第6军组成的炮兵群以猛烈的炮火支援步兵冲击。当第17师50团冲到第一道削壁时,突破口未炸开,敌人凭借钢筋水泥暗堡拼命抵抗,几次爆破和攻击均未成功。在该团突击队主攻营盘岭正南敌阵地的同时,第16师46团主攻东南敌军阵地。炮兵群集中火力,猛轰敌主阵地,摧毁其众多火力点,掩护第46团突击队进攻。炮火轰击后,步兵以迅猛的动作冲向敌阵地,和敌人展开肉搏战,--打光了,就拼--,--拼弯了,就空拳和敌人厮打。至17时,后续部队又突破二、三道削壁,第6军终于攻占了营盘岭。
血战马家军。
青马指挥官马继援见城郊阵地一日之内便相继丢失,而胡宗南、马鸿逵负责包饺子的援兵很合理也很合逻辑的不见踪影,就对坚守兰州失去信心,最后决定于19时后趁黄昏夜幕之际从黄河铁桥秘密撤退。但他想的太单纯了,面对西路军不共戴天的仇人,我一野广大官兵能让你撤吗?果然,早已等候多时的第3军迅速向黄河铁桥展开前所未有的猛攻,敌军大批涌上桥头,看到的是解放军无数的重炮、迫击炮,轻--一齐来为自己送行,铁桥上顿时一片混乱,不少敌官兵落水或泅渡时淹死。第3军切断了敌军退路后,迅速攻入城内,与南山溃敌展开了激烈巷战,相继占领城内主要据点和黄河以北的白塔山。此时,负责正面攻坚的第6军及其他部队也先后攻入城内,第19兵团第63、65军直插东稍门,三路大军共同消灭了城内残存的青马马家军,兰州获得解放。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的最后一次战役决战。兰州战役的胜利,对彻底消灭西北--反动军队,全部解放西北五省辽阔的祖国疆土,具有非常伟大的历史意义。
通过以上两场战役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曹操平定关中之战,还是彭德怀的解放西北之战,其最终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两位统帅出色的战前谋划,让敌意想不到的进兵策略,根据战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略部署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具有一个优秀军事家善于迎难而上、海纳百川的英雄豪气:面对强敌,二位统帅的态度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让敌人来的越多越好,来的越多,将来的胜利越大。
不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还是解放大西北时的彭帅,所面对的都是当时最强悍的对手:三国时的西凉铁骑纵横天下,野战无敌,曾打的曹丞相“割须弃袍”解放战争中的“马家军”同样强悍无比,在--兵败如山倒的大形势下,还能屡屡让我军吃亏。
但是,面对强敌,曹操却说出:“今皆来集,其众虽多,军无适主,一举可灭”的豪言,彭帅说出:“我们不怕他守,而是担心他跑掉,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们把他全部消灭的时候了。”的壮语。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困难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关系。眼前的困难虽然严重,敌人虽然强大,但这也只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为了国家以后的长治久安,子孙后辈的长远利益,我方咬紧牙也要坚持战斗,因为最后的一战定乾坤是未来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熬得过暂时的雨雪风霜,才能迎来艳阳高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