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王真的很傻吗?犯了哪些错?众所周知赵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那么赵王真的很傻吗?在长平之战中犯了哪些错?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长平之战爆发
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为廉颇,李牧,白起,王翦,秦赵两国各拥其二,由此双方的军事实力,只在伯仲之间。
赵孝成王接受建议,接受了上党郡的投降,这也成了他在长平之战中犯的第一个错误,如此一来,武安君白起的进攻,必定将在不远之后到来。
秦历来素有虎狼之军的恶名,赵国军队虽然也丝毫不弱,但依旧感到十分头痛。平原君赵胜提出,武安君白起无敌于天下,野战天下无敌,但是廉颇将军勇猛善战,虽然野战稍弱,但是防守是强项,定可以抵挡秦国的进攻。
廉颇是当时的一员老将,临危受命,立马整顿军队赶赴战场。不久之后,秦国发起进攻,一路摧枯拉朽,秦国将领很快全面攻占了上党郡,上党的百姓逃到赵国境内。
长平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廉颇就把军队驻扎在此接应上党的百姓。双方军队列阵对战,初期交手的两个月,廉颇深感秦国军队的强大,最终决定高筑墙、广积粮、不出战,以逸待劳,迎击疲惫的秦军。
秦军见状,发起过几次强攻,但最终都没有什么战略意义,双方渐渐变得对峙起来。
如果按照这个事态继续发展,那么,秦国将在不久之后退兵,只可惜,赵孝成王的第二个致命错误直接改变了长平之战的命运,也断送了赵国的前途,这个错误就是他信了秦国的反间计。
长平之战结局
秦国派遣间谍,在赵国境内施加流言蜚语,那个时代信息本就不通畅,一时间,赵国上下人心惶惶,赵孝成王见状,虽然没有怀疑廉颇,但是依旧觉得,廉颇不出战是怯懦的表现。
廉颇本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基本原则,无视了赵王的命令,稳定战局,但坏就坏在城中的流言蜚语已经动摇了赵王对他的信任,更是开始筛选新的将领。
此时,赵王也即将犯下第三个重大错误。秦国毕竟是当时的第一大国,国内实力部队军力,毕竟在赵国之上,为了避战保存实力,赵孝成王决定派遣使者求和。
秦国实力已经凌驾于其他六国之上,但是强悍的战力必然树敌于众,事实上,在这之前,东方各国已经有数次合纵攻秦,只不过每次都被秦国一一化解。
为了防止各国再次合纵,同时也给自己争取时间,以便扭转战场态势,于是,秦国利用这次机会,放出秦赵和解的风声,各国见状自然不会派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变得孤立起来。
赵孝成王本就对廉颇军队屡战屡败还坚决不出心存不满,见状坚定了换将的想法,而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进入他的眼中。
其实,赵括并非历史上描述的那般无能,他熟读兵书,腹有诗书,这是大家都熟知不争的事实,而他在军事上也是比较有实力的。
公元前280年,赵括的父亲赵奢曾经兵临齐国城下,但是此时战局逐渐向着不利扭转,无可奈何之际,赵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按照赵括的想法,城内的虚实被打探清楚,并采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计策,用最小的损失攻下城池。他们派遣士兵不断地往城中丢粮食,城中早已断粮多日,一时间民乱四起。
另一方面,赵军将城池团团围住,整个城池已经是瓮中之鳖。城内最终激起兵变,守城将士被斩杀,打开城门迎赵军入城。
由此可见,赵括还是有一定的带兵能力,但是坏就坏在赵括从来没有大兵团的指挥经验,如果出奇兵,赵括会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指挥官。
当指挥大兵团作战时,沉浸于兵书的他,反而会让兵书捆住了手脚,而这一点,也在长平之战中体现得清清楚楚。
赵国临阵换将,秦国也偷偷把将领换成白起,与赵括相比,白起是兵丁起家,没有读过兵书的他,用兵天马行空,自然不会受到兵书的束缚。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十则围之,由此,赵括从来没有考虑过被围歼,不曾想,白起却开了等量围歼的先河。赵国主力45万大军全军覆没,一举沦为了二流国家,东方各国再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
邯郸之战
事实上,赵括的指挥也是十分优秀,在军队已经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依旧打出了1比1的交换比,秦国在战场上的伤亡足足达到了30万人,不禁让秦国元气大伤。
而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赵孝成王率领众国联军,在邯郸城外大破秦军,一举抹平了长平之战带来的损失比,秦国主力受到重创,联军趁机反推,秦国20多年的扩张结果,也由此消亡。
所以说赵孝成王并不是真的傻,长平之战中的临阵换将只是无奈之举,长平之战时期气候本就极端,东方各国粮食纷纷减产,唯有秦国后勤保障充足,由此便注定了这场战争失败的结局,而换上赵括,更多的像是困兽犹斗的窘迫。
大厦将倾,又岂是一个年轻人所能扶起的,只可惜这场战争,赵括背了黑锅,承担了千古的骂名,不以成败论英雄,赵括凭借一己之力努力挽救国家,单单这个壮举,就足以令人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