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对峙时本来是旗鼓相当的,为何项羽一退立刻就兵败如山倒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66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秦末时楚汉相争,最后双方在广武对峙,虽然汉王这边的军事潜力远胜于楚,但是楚王项羽善战楚军勇悍也胜于汉军,所以正面对峙双方谁都无法取胜,精疲力尽之下两边订了合约中分天下各自撤兵。奇怪的是为什么之前好好地平衡态势,项羽一撤兵,刘邦乘势追击,然后本来一直观望的韩信、彭越等人就出兵夹击,然后战无不胜的霸王就突然完蛋了呢。史书上解释说这两人出兵是因为张良劝着刘邦给他们封地的原因,其实这理由其实是很牵强的。地盘要靠实力拿,让别人封是不可能的,干掉了你地就都是我的,这才是那个乱世时枭雄人杰的真实想法。
我的看法,项羽败就败在这个撤上。古代打仗,由于通讯跟不上,大军行动可以想象是非常麻烦的。一旦中途出现变故(比如多股敌军突然从位置方向冲过来掩杀),立时会造成巨大的混乱。所以秦灭楚时,王翦六十万大军和项燕十万兵马对峙三年(这个有说项燕军是四十万,六十万的,无法考证不论),就是不发起总攻。没有战机没有把握时,王翦就是这么有耐心,一直等到项燕迫于楚王廷种种朝局上的问题不得不后撤时,王翦立刻出动追击,一下子项燕就兵败如山倒了。
那么这两个场景是不是很相像(淞沪抗战后期国军撤退,最后变成大崩溃其实也一样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就是在通讯不畅的情况下,大军在运动中又没有依托,军队在撤退中又是一种失败的情绪,一旦敌军冲杀过来,你无法迅速的传达命令让部队转为防御,也没有相应的防御阵地,所以极容易造成溃散然后被敌掩杀。这个状态就是在现代战争中都同样存在,我们常听说的,诱使敌军脱离阵地在运动中歼灭之,就是这个原理。
所以大军对峙,撤退是极为复杂的事,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的。那么我们就要好好看看这个造成项羽撤退的原因了,关于项羽和汉王订约平分天下的事,史书上是说,汉王当时是真心的,只是张良、陈平突然建议追击使他改变了主意而已。我认为这一开始就是个阴谋,只是中国的史书历来讲究个为尊者讳,所以失信这样的事就推脱给两个谋臣而已。是肯定是这两人献的计,但肯定是在之前而不是在之后,根据这两人的智谋来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在之后。
史书必须要这样来看才能看到真实。古代通讯不畅,楚汉订约,真实状况要是可以刻意隐瞒的话,韩信、彭越之流是绝对无法得知的。但是楚军后撤,他们的斥候却可以第一时间上报,这种巨大的战机他们当然可以看出。所以,刘邦可以传讯给他们说楚军已经无法坚持被迫后撤,让他们立刻出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命令这两人和其他各大小军阀出兵,当然会引发这些狼扑上来吃肉的欲望。
至于说给这两人封多少土地,这个就要点像骗小孩一样的说法了。干掉了你,土地都是我的,用得着你来封吗。之前刘邦封了那么多还不是说变就变。都说韩信没有背叛汉王,但是楚汉对峙,他就是不出兵观望,这就是事实上的中立了嘛?所以项羽派人劝他中立就是多此一举。
我们看,项羽一撤,败象即露,他既露出了军事上的破绽,也说明他在战略上已经难于继续支撑下去了。虽然他之后又小胜了汉军一把,但他已经失去坚固的壁垒营寨。韩信立刻抓住战机,三十万大军一下子占了楚都彭城和苏北、皖北、豫东的广大地区。可以说,楚汉对峙多年,现在要收成果时,韩信的部队一下子捞了大半。这个状态和蒋、阎、冯中原大战,阎、冯败象一露时,张学良宣布支持蒋阵营出兵背击二人,一下子把华北大块地盘都收到东北军手里去了,这是一个道理。
所以韩信绝对不是个单纯只知道讲情义的政治白痴。所谓解衣衣之。故不忍背之,那也是在大家面前做个样子而已。
变中有变的是,史记上记载,汉王在项羽垓下兵败过后,不可思议的突然袭取韩信的兵马,这个才是他可以把韩信改封在楚地的原因。韩信的部队有三十万众,之前他被刘邦袭取了一次兵符,应该知道防备了吧,为什么这次又被刘邦得手?他就不长点教训,做点预防的吗。
史书上记载的永远是冰山一角,事实真相需要我们分析出来。大军在手你想袭取谈何容易,但是,估计刘邦早就做了布置了,灌婴和曹参两人是刘邦手下除了韩信之外最能打得两个将领,之前灌婴的骑兵部队曾经正面击败项羽的主力部队,就是凭着这个能力,才让楚汉在荥阳、成皋对峙的。
这两人之后长期的放在韩信帐下干什么,当然是监视韩信,那么其余种种我们就很容易脑补了,正因为有这样高级的内应,才使刘邦能够再次顺利袭取韩信的兵符。
看情况了以上就可以真正看出,当时楚汉对峙,其实都是孤立谈的所谓汉已从很多面战略合围了楚,这个说法并不能成立,韩信、彭越和其他很多诸侯其实都在观望,等着哪个败了扑上去吃肉呢。而项羽就是上了张良的当,轻信了什么合约,结果造成一撤就全局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