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大军南下,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廷大震,惊慌失措,不少人主张南逃金陵(今南京)或西逃四川。真宗在寇准的坚持下,来到澶州,使宋军士气大振,几十万大军迅速向澶州集结,形势对宋十分有利。宋真宗无视有利的形势,只希望辽军尽快撤走,于是双方开始议和。
这场战役结束了唐朝以来百余年来的动乱局面。使宋辽之间维持了120年的和平局面。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太宗赵光义,为争夺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两次攻幽州(今北京)失败后,被迫转攻为守。真宗赵恒继位初,宋辽战争仍在继续;为防御辽攻掠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集重兵于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等纵深要地。,依托黄河天险,屏蔽都城东京(今开封),并在边地广开方田、河道为阻障;缮完城堡,募壮勇扼守,以抗拒辽戎骑攻掠。辽为赢得有利结局,决计大举攻宋。
景德元年八月(1004年),宋廷已经侦察到辽国将大举入侵,真宗对河北驻军及边民颁布了动员诏书,做好应战准备。闰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与其母萧太后及统军使萧挞凛起兵二十余万进攻宋朝。决定宋辽国运的澶州战役拉开帷幕。
战役的第一阶段,由于宋军准备充分,辽军又不擅长攻坚,辽军除了在唐兴寨和遂城大破宋军外,在顺安军、北平寨、保州、定州、唐河均没有讨得便宜。这里要关注下定州都部署王超,于唐河临河结阵,此阵法就是前述太宗规划的防御大阵,结阵后按兵不动就是不出战。此为后世所诟病,认为王超大阵兵马不少于十万,却畏敌不战,以至辽军绕过定州直扑黄河,京师震恐。
比较古怪的是,辽军此次进攻号角一吹响,竟同时也在向宋朝传递议和的信息。闰九月二十四日,望都之战被俘的宋将王继忠的密奏已经摆到了宋真宗的御桌上,王继忠说:“北朝钦闻圣德,愿修旧好。”
持书的小校也是经过辽圣宗和萧太后面授的,所以真宗对其诚意并不怀疑。但是一来决不能答应辽国索要关南土地这一条件,二来此次只是小校传书,并不正式,所以真宗拒绝了派遣使臣赴辽营谈判的请求。因为他深知此时就答应谈判完全是一种示弱,于国于民绝无半点益处。
宋的这种不屈服的外交姿态,迫使辽发动第二波攻势,战役进入第二阶段。
辽在第一阶段重兵掠境,却处处碰壁,收效甚微,谈判方面也遭到拒绝,辽圣宗和萧太后想到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获得更多话语权。
十月六日,辽大军绕过定州,直插瀛洲城下,萧太后亲自擂鼓攻城,同时分兵攻击瀛洲周围各地,牵制宋军的增援,即便如此狂攻十余天,伤亡超过三万人,依然没能拿下瀛洲。瀛洲附近的各州却支持不住了。
此时宋真宗诏命已被辽军绕过的保州张凝和北平寨田敏带兵杀入辽境易州,使入侵的辽军有后顾之忧。战况愈趋激烈,然而辽军置后方于不顾,继续挥师南下,一路狂奔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抵达澶州北城,澶州北岸与南岸隔着黄河,距离宋朝首都汴京仅二百五十里,以辽军铁骑的速度,如若攻下澶州,利用黄河冰封疾驰一日便可叩关京师。
宋真宗此时在寇准劝说下御驾亲征,也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渡过黄河到达澶州北城,直面强敌。
战役进入决定性的第三阶段。
先是在抵达澶州前,辽又数次遣使希望与宋议和,宋真宗每次都积极响应,为保证外交规格的对等,派遣此时只是殿直的曹利用为使者,之后根据谈判需要逐步将曹利用升为阁门祗候、崇仪副使。同时做好决战准备。再是,辽军统军使此前战绩彪炳的萧挞凛在视察地形时,被宋威虏军头张瑰以床子弩射中头部而亡,辽军失去重要的统帅。
从辽国来说此次起兵两个多月来未获大捷,未占要地,深入敌境,新丧宿将,军心摇动。如果撤退可能腹背受敌,因为定州王超的十万大阵仍在时刻威胁着归途;如果继续进攻,面对士气正旺的宋军和宽阔的黄河,铁骑很可能成强弩之末,处境极为危险。
从宋朝来说,宋真宗带到澶州的随驾禁军加上重新起用的名将李继隆镇守澶州的部队,总共也就几万人,敌强我弱,王超的定州大阵其实已经和中央失去了联系,一个多月来数次召唤集结未见回应。
由此长期战争造成的厌战情绪必定油然而生,双方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史载“契丹母老,有厌战意”,曾说“为苍生念”的宋真宗何尝不是?
景德元年十二月(公元1005年1月)宋与辽在澶州城下签署和约: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在黄河岸边又史称“澶渊之盟”。
双方和谈的焦点其实是关南土地的归属,从这一点看宋朝可说是取得了重大胜利,“以白沟河为界”,等于是确认了宋朝对于关南的主权,而且宋给予辽的岁币,比之维持战争的军费开支仅占百分之一、二,更不用说还保全了多少百姓和士兵的生命.
此后宋、辽一百一十六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并且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多次。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后来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此后,宋辽战争告一段落,宋朝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