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陆象山

陆象山

(即陆九渊,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最后更新于:2024-03-23 23:17:50

陆象山简

陆象山(1139年-1193年),即陆九渊,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因书斋名“存”,被世人称为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陆象山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及第,历任靖安主簿、国子正等职。他有感于靖康之变,曾遍访勇士商议恢复中原大略,但其上奏的五事遭到给事中王信的驳斥,遂返回故乡居象山书院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陆象山升任荆门军知军,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陆象山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被追谥为文安。

陆象山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但学术见解多有不合。他主张“心即理”,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并称“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他的学术思想为明代王守仁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陆象山著有《象山先生全集》,经整理出版为《陆象山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陆象山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祖上曾为宰相。五代末,六世祖陆德迁因避乱于五代末从江苏吴县迁居金溪县青田,到他出生时,居金溪已有200年的历史了。其父陆贺,重视封建家教,喜欢研究儒学典籍,其母早逝,由长嫂哺育成人。陆父生有六子:九思、九叙、九皋、九韶、九龄和九渊,均学识渊博,号称“陆氏六杰”。九韶、九龄、九渊并称“三陆之学”。五位兄长对陆象山的成长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影响,陆象山曾从学于九皋、九韶、九龄。《宋史》说他“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

陆象山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见解。他初读《论语》,即指出其讹误之处。三四岁时曾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的哲学问题;六岁时,“静重如成人”;七八岁时,“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他十三岁读古书时,见古人对“宇宙”二字的诠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顿然大悟,曰:“宇宙内事乃已分之事;已分之事乃宇宙之事。”

陆象山十六岁时,“读三国六朝史,见夷狄乱华,又闻长上道靖康间事,乃剪去指爪,学弓马。”即剪掉作为士大夫的特殊风尚的修长的指甲,脱掉阔袖长裙的儒服,日日挟弓跨马学习骑射。他说:“吾人读《春秋》,知中国夷狄之辨。二圣之仇,岂可不复?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今吾人高居优游,亦可为耻。乃怀安,非怀义也。”,反对金统治集团的侵扰,坚决收复失去的故土,立志习武以复“二圣”之仇。

科举出彩

与一般知识分子不同,陆象山对科考十分冷淡。直至二十四岁那年(1163年)由于父辈的勉促,他才勉强去应乡试。应试的前三个月,他才开始作科场的准备。他初试就以《周礼》中举。乡试取中后,因遭父丧,不能入京会试。按南宋科举制度,乡试取中后不能会试,须再赴乡试。

乾道七年(1171年)秋,三十四岁的陆象山以《易经》为主试内容,参加了科举考试,再次中举。于次年在象山的南宫参加春试。省试时,陆象山因《易》卷得到考官吕祖谦的叹赏,后来吕祖谦又叮嘱时任知举官的尤延之说:“此卷超绝有学问者,必是江西陆子静之文,此人断不可失也。”

乾道八年(1172年),陆象山考中进士及第,朝廷任他为将作监承,被给事中王信所驳回,孝宗诏令他为主管台州崇道观。

四海游学

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陆象山三十六岁,授迪功郎、靖安县主簿,这年他拜访了吕祖谦,参加了“鹅湖之会”。

淳熙八年(1181年),陆象山应朱熹之邀赴白鹿洞书院(庐山五老峰下)讲学,开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熹甚为感叹,将讲学要旨刻在石碑上,供书院学者警策。次年陆象山受到侍从复荐,遂改任国子正,赴国学,讲《春秋》,享明堂,为分献官。后年,陆象山继续在国学院讲《春秋》,“诸生请,孜孜论,如家居教授,感发良多。”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象山被差管台州崇道观,离开京师,返回江西故里,在贵溪象山开辟书院,时名象山精舍。“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江浙一带。直至淳熙十六年(1189年),已收了数百名学生讲学,自号象山翁,于是大家称呼他为象山先生。

治荆有绩

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象山任荆门军知军。陆象山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境,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并开挖了护城河渠。还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实施减免捐税的政策,一时间吸引了许多商贾,税收日增。

绍熙二年(1191年),出知荆门军。任上行八政:“除弊风、罢三引、蠲铜钱、建保伍、重法治、严边防、堵北泄、勤视农”,为此民俗大变,得到各级官僚称赞。丞相周必大称:“荆门之政,以为行之有效。”

雪日逝世

绍熙三年十二月十四日(1193年1月18日),陆象山病逝于荆门任上,享年五十四岁,次年归葬于金溪青田。《年谱》中记载棺殓时数量和规模:“门人奔哭会葬者以千数。”“朱元晦闻讣,率门人往寺中,为位哭”。[4]

陆九湖死后,他的学生多坚守师说,竭力为陆争儒学的正统地位。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槐堂弟子以严滋为首,呈状请谧,状文概括了陆象山的思想学术地位。嘉定十年(1217年),陆象山终于得到“文安”的谥号,他的生平、学术和思想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4]明代列入孔庙配祀。

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

“本心”思想与“心即理”

“本心”是陆象山学说中的核心观念,其学即围绕此“本心”观念而展开。[11]陆象山的“本心”观念承自孟子,与孟子一样,陆象山的“本心”主要是指仁、义、礼、智四善端。只是他更明确地以“心”为字宙本体,建立了以“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哲学体系。陆象山认为,心和理是统一的。《象山先生全集》中有记载他曾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对陆象山来说,他所谓的本心即四端之心,所表明的是此本心作为道德情感的向度。他心即理的思想所表明的则可以说是此本心作为道德法则的向度,故此本心乃一道德情感、道德法则、道德意志的统一体。正因为此本心既提供道德法则,又发动道德情感,从而为真实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可能。作为道德情感、道德法则、道德意志相统一的“本心”或“心即理”之心并非人的一种生理意义、心理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心,而是为每个人所本有、具普遍性与恒久性的“同心”或“大心”,圣人之本心此理与普通人并无不同。

吾心即是宇宙

在此本心或心即理之心的基础上,陆象山对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之境也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阐发。其认为此“本心”或“心之体”充其极而全体朗现则与天同,心布满宇宙,理也布满宇宙。与此道德“本心”相融为一的宇宙,已不再是与我相对的仅具物质结构身份的宇宙,而是道德的宇宙。在此意义上,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著名观点,断言天理、人理、物理皆存在于吾心之中。

“发明本心”的修养论

陆象山不仅继承了孟子的“本心”观念,而且其心学也是以孟子的“先立乎其大者”作为为学宗旨的。所谓“大者”,陆象山曾指出“此理即大者”,而理与心,至当归一,故“先立乎其大者”即先立乎其“心之理”之“心”。

在陆象山看来,“本心”为人自身所固有且完满自足,他说:“四端皆我固有,全无增添”。并且,在陆象山看来“发明本心”,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之学有本不致为末所累。他说:“凡物必有本末。且如就树木观之,则其根本必差大。吾之教人,大概使其本常重,不为末所累。“先立乎其大”亦即“发明本心”不仅是陆象山心学的为学宗旨,而且也是陆象山心学的“为学工夫”,如果没有对“本心”的肯定与确信,那么,将根本无法从事此工夫,《语录》记载陆象山曾说:“不是见理明,信得及,便安不得。”正因为如此,陆象山力图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启迪和唤起人们对此“本心”的觉悟和信念。

“切己自反”的认识论

从“心即理”这个基本前提出发,陆象山提出了“切己自反”的认识路线。他认为“本心”就是真理,认识的源泉就是“吾之本心”,认识的目的在于“发明本心”,即反省内求,体认、复归自己的本心。认识就是“知此理”“知复”或“自反”,过己有的德性,便可循心而行,使行为自然而然地符合善的本体。

此外,陆象山坚持认为人性本善,但因为人们受了“物欲”的掩蔽,致使本心迷失。他把一般人和贤者、智者加以区别,认为一般人失却本心在于贪求私欲,贤者和智者则主要被心中的意见所迷惑,这种意见包括程朱的格物穷理、居敬诚意的修养方法。陆象山认为,修养的要点在于教人解去欲,正确的方法是“减”而不是“添”。

政治思想

政治理念

陆象山认为为政关键点在于求人心,发明“本心”,唯其如此,才能确保政治上的清明,才能确保民本的政治伦理理念之常兴。直面南宋时期赵宋王朝的经济政治危机,作为有识之士的陆象山积极提供文化战略构想:“本心敷于教化政事”,让“本心”与政治直接挂搭。他强调要发挥主体性意识,提出“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因此,发挥政治主体责任担当与责任意识尤其重要。

为发挥主体性、弘扬清明之政治,陆象山认为格君心之非尤为重要,强调君王“尊德乐道”的重要性,提出“君臣同德”,要求人主应具知人之明。他提到:“君不可以有二心,政不可以有二本。君之心,政之本,不可以有二,而后世二之者,不根之说有以病之也。”君心即“本心”,因“本心”重心在为政,则可实现天下政清人和。因之,君主以“本心”为政,君心与政治合一,则天下可和,彰显出“本心”为政的政治伦理思想;反之,如若不是以君心治政,则天下陷溺于混乱之中。

此外,在治国理政层面,陆象山主张为政者治国理政以百姓为中心,切实实现民本的价值旨归。他强调最关键的是将政策落实到位,落到实处,将民本理念化为民本之实践。他以“厚民之生”作为为官的宗旨,认为以“天以斯民付之吾君,吾君又以斯民付之守宰,故凡张官置吏者,为民设也。无以厚民之生,而反以病之是失朝廷所以张官置吏之本意矣”的思想为官治民,自然会产生“治化孚洽,久而益著”的效果。

教育思想

陆象山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作用。主张学以致用,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因材施教。

在教育方法上,陆象山认为必须坚持向内不向外,为已不为人的反省内求的教育方向。反省内求就必须以尊德性驾御道问学,并以此为诸种教育方法的根本宗旨,以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具体的教育方法大致包括:辨志立志、改过迁善、学当知本、优游读书等。其中,辨志立志是首要工夫。

此外,他认为理想的教育人格是“完人和超人”。完人即是完全符合和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自觉维护封建社会制度的圣贤君子这是“道”“理”对人的呼唤,人性对人的必然要求,是明理、立心、做人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学习和修养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超人即是体现宇宙之理的主宰者,既然人通过教育、学习和修养活动使人之本心得以发明,自然天道、地道、人道贯通周流,已之本心自然即是宇宙之理,这自然即是能驾驭万物之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能体现作为世界本体之“心”。

政治举措

加强武备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象山任荆门军知军。陆象山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境。荆门因位置问题,为自古战争之场,金人南侵必经之地,但当时荆门没有城垣。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以固边防,亲自劝督工役,并开挖了护城河渠。

荆门地理位置

当时荆门地方军,形同虚设,兵士多逃亡,视官府如旅舍,不可禁止;其残留者平时又无训练。陆象山上任后,陆象山鼓励民众武装,加重对逃窜者的刑罚,且准给捕获者以赏金;又时常会集较射,射中的受赏;每派兵做工役,必加给工钱,因此士兵无饥寒之忧。较射时,不仅士兵参加,人民群众也可参加,民众射中者与士兵一样受赏。

改革吏治

陆象山到任荆门后还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实施减免捐税的政策。按旧例,太守见客受诉,分日限时,悬牌揭示,但陆象山一到任荆门,便把这种规定废除,使僚属可随时入见,民众可随时入诉,僚属和民众觉得他易于亲近。他待僚属如朋友,推心置腹,论事惟理是从,不用威压。此外,他还组织过烟火队配合义勇,整顿地主武装,镇压农民起义。

重视教化

陆象山重视民众教化,意在“正人心”,为此,他在荆门修郡县学,讲学授徒。每朔望及暇日,陆象山会到郡学里给学生训诲。旧例正月十五日太守在郡衙里建酿设斋为民众祈福,但他一到任,便把这迷信革除了。在这天,他会集吏民,讲《尚书·洪范》一章,借此宣传他的心学思想,听众有吏卒、士人、百姓达五、六百人之多。除了兴修郡学外,陆象山还修了贡院、客馆、官舍等等。

学术著作

诗作

据《象山全集》和邓丽芳2005年2月刊发于《滁州学院学报》的《陆象山诗作补辑》统计,陆象山的诗歌应为35首。其中直接表达自己“生民”“忧民”意识的诗作5首,涉及到的有2首。

1175年在“鹅湖之会”上,陆象山当时作了一首诗:“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陆象山在与门人讲学,讲到“心即理”的哲理时,以“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说明自己的哲学理念。

著作

陆象山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1205年)汇编成《象山先生集》,共计36卷,并由其学生于嘉定五年(1212年)刊行。[3]明代嘉靖四十年(1562年),王宗沐将袁刻本重行校订,刊刻于江西。1980年1月中华书局以上海涵芬楼影印嘉靖本为底本,整理成《陆象山集》出版发行。

此外,还有《文集》二十八卷、《语录》二卷;后加《程文》三卷、拾遗》一卷,并附录《行状》《谥议》《年谱》等二卷,共为三十六卷。

本文标签: 陆象山哲学人物

上一篇: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

下一篇:拉康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陆象山》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71653.html

陆象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