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简介
亚历山大,(Samuel Alexander),英国哲学家、新实在论者。
亚历山大1859年1月6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悉尼,犹太血统。
受教于墨尔本的威斯莱学院,1877年以公费生资格考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攻读数学、古典文献和哲学。
1882年被选为牛津林肯学院的评议员,后放弃该职去德国弗赖堡从事心理学研究。
1893年应聘为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的哲学教授,直至1924年退休。
1938年9月13日去世。
主要著作有:《道德秩序和进步》(1889)、《洛克》(1908)、《空间、时间和神》(2卷,1920)、《美和其他价值形式》(1933)等。
亚历山大把抽象的“空间-时间”看作宇宙的基础和经验的源泉,并据此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体系。
他认为,空间 -时间是不可分的连续统一体,是相互关联的纯粹运动的复合体,两者好比肉体与心灵,时间是空间的心灵,空间是时间的肉体,它们连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实在,万物由此而生,新质由此而出现。
亚历山大认为,空间 -时间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它按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展开,其中不仅有连续的变化、增加和减少,而且有新质突然或偶然出现。
亚历山大把这个发展过程称为“倏忽的进化”。
在他看来,新质的突现是由于时间的活动,所以时间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本原,是实在的本质属性。
在时间的每一阶段上都有一种新的突现的质,而且各种新质互不相同。
实在世界正是由于“倏忽的进化”而形成一个质的等级体系。
亚历山大还把这种质的等级体系分为若干层次,最基层的是空间-时间,然后是无机物、有机物,更高级的是生命、心灵,最高级的是神。
但他所谓的神并非产生或创造宇宙的上帝,而是包孕各种突现的质的空间-时间的宇宙,亦即宇宙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最高的质。
他认为,神显示出一种趋向于产生新质的创造倾向或冲动,人的宗教感情便是这种冲动的表现,因为宗教感情指向更高级的质的发展层次,使人向往神。
亚历山大还把认识看作是心灵与其对象的“同在”关系,认为心灵是一种领会或体验,对象是独立于心灵的实在,在认识过程中心灵选择实在世界的某一方面为其对象,对象则作为一种观念进入心灵,成为意识或思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