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富永仲基

富永仲基

(日本德川时代中期的思想家、无神论者)
最后更新于:2024-03-26 11:10:20

富永仲基简介

富永仲基,(Nakamoto Tominaga ;1715~1746),日本德川时代中期的思想家、无神论者。

富永仲基初名德基,后改为仲基,字子仲或仲子,号南关或蓝关,后改为谦斋。

他生于大阪一个商人的家庭,自幼好学,10岁入大阪朱子学派的中心怀德堂,拜三宅石庵为师。

少年时期就认为儒家经典有谬误,写出批判儒学的书《说蔽》(已失传),因此被老师开除。

后受雇校订《大藏经》,趁机研究佛教约10年,因而精通佛典并且熟悉佛教思想发展史。

最后开设私塾,从事教学和著述。

去世时年仅32岁。

富永仲基富于批判精神,在短暂的一生中批驳了儒学、佛教和神道的基本思想。

他对佛教的批判不同于儒家从道学角度出发,而使用历史方法。

这在当时的日本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出定后语》(1745)一书中,他指出:佛教由小乘到大乘各派,是按照“加上的法则”发展的,即后起的思想扬弃以前的思想,并且加上一些新的内容,于是形成新的宗派;大乘佛教是后来的佛教徒臆造出来的,不是佛陀所说。

他说“言有三物(人、世、类)”,认识到思想、言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并且把这种认识作为方法论运用于对日本思想史的研究。

在《翁之文》(1746)这本蒙书中,他对儒学、佛教、神道作了综合的批判。

他宣称,“道”与各国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有关,“言有物,道因此而分;国有俗,道因此而异”。

在他看来,佛教是印度的“道”,儒学是中国的“道”,对日本都不适用,神道虽然一直是日本的“道”,但是因为时代不同,也不能成为日本当时的“道”,日本当时应该实行“诚之道”或“道之道”。

富永仲基的无神论思想影响深远。

他写的《出定后语》成了排佛的重要著作,因而遭到佛教徒的猛烈攻击。

本文标签: 富永仲基哲学人物

上一篇:崔汉绮

下一篇:蒙台涅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富永仲基》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71581.html

富永仲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