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原简介
戴东原(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慎修,又名戴震,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是清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和经学家。
戴东原早年跟随同郡学者江永学习,并在家中撰写了《筹算》(后改名《策算》)《考工记图注》等多部著作。戴东原在约1748至1750年间撰写了《尔雅文字考》十卷,但书稿未能刻印。1754年,戴东原因撰写《族支谱序》激怒了豪族,离开家乡到北京避难,期间参与了秦蕙田幕编撰《五礼通考》的工作。在1756年,戴东原在吏部尚书王安国家中教授其子王念孙。戴东原在1762年的乡试中成功中举,但多次参加会试却未能成功。1769年,戴东原被聘为《汾州府志》的修撰,后于1773年被任命为四库馆纂修。在四库馆主持经部校勘期间,戴东原校勘和校成了16种典籍,并撰写了200多篇提要。戴东原对《水经注》进行了详细的校订,其校订本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评价。由于在学术上的成就显著,戴东原在1775年被准许参加殿试,赐予同进士出身,并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1777年5月27日,戴东原在北京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戴东原的主要思想主要涵盖哲学、理学、自然人性论三个方面。他的作品包括《筹算》《六书论》《转语》《尔雅文字考》《考工记图注》《勾股割圆记》和《声类表》等。他的著作《孟子字义疏证》对后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戴东原的思想和理论深受其师江永的影响,并培养出了段玉裁、洪榜、孔广森等著名清代中后期的徽派朴学家。他在朴学、音韵学、训诂学、史地学、校勘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和影响。梁启超评价他为:“前清学者第一人。”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戴东原,字慎修,又名东原,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历1724年1月19日)出生于安徽休宁隆阜一个有着显赫家世的家族,他的曾祖父是戴景良,曾祖母邵氏,后来续娶了王氏。戴东原的祖父戴宁仁被追赠文林郎,祖母是程氏。父亲戴弁也被追赠文林郎。戴东原的妻子朱氏被追赠孺人。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生前都未曾担任官职。
戴东原在十岁才开口说话,他热衷于学习,学习阅读各种书籍,能够每天背诵多篇文章。他研读了包括《大戴东原与不疏园——从不疏园首称大弟子到四库全书馆首席经学大师学》《孝经》在内的多部儒家作品,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戴东原在学习过程中,对孔子和曾子的教义产生了深刻的疑问,特别是关于它们的原旨和解释。他询问老师如何能确定这些教义真的出自孔子和曾子。戴东原在少年时期对字义的透彻理解,特别是通过《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他对汉字学和经学的兴趣。他的方法是将语言文字学与经学相结合的解释学途径,这在当时的学术界中是一种创新。戴东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全面掌握《十三经注疏》的内容,并对自己所学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名师授业
戴东原十岁到十七岁期间完成了私塾的学习。十八岁时,他随父亲戴弁客居南丰,在邵武课学。大约在1742、1743年,戴弁带着戴东原去江宁拜访同族人戴瀚,但戴瀚并非戴东原心目中的理想老师。戴东原二十岁那年(1742年),戴东原开始拜徽州府婺源的江永为师。江永,字慎修,与戴东原早年的字相同,为表敬意,戴东原改字为东原。江永当时已六十三岁,他与戴东原因共同的志趣和理想而成为忘年之交。
戴东原曾与江永就天文历算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解决了多年的疑难问题。他在引用江永的学说时,通常称江永为“同郡老儒江慎修”。戴东原在学术上与江永有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特别是在文字学中的转注问题上。他区分了字义引申和“六书”的界限,并对江永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江永的指导下,戴东原的学问得到了很大进展,他开始考虑贯通群经的内在逻辑,从而开启了他的学术发轫期。戴东原首先吸取了江永自然科学与经学相结合的精神,并创作了他的第一部著作《筹算》一卷,这是一部关于古代计算方法的基础数学著作。他后来对原书进行了增改,并改名为《策算》。1746年,戴东原完成了《考工记图注》。江永去世后,戴东原撰写了《江慎修先生事略状》,对江永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成为后来研究江永的重要文献。
二十六岁那年(1748年),戴东原娶妻朱氏。朱氏不仅理解并支持戴东原的学术事业,还在家庭生活中与戴东原互敬互爱,共同维护家庭。在戴东原的早期交游中,他与郑牧、汪肇龙、程瑶田、方矩、金榜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人都与戴东原同为江永的门生。二十八岁时,戴东原曾去参加童子试但落第,并通过程瑶田结识了汪梧凤。戴东原在约1748至1750年间撰写了《尔雅文字考》十卷,但书稿未能刻印。又在1750年左右开始撰写《诗补传》。到了1752年,他完成了《屈原赋注》。
避难入京
1754年,戴东原三十二岁时,为了避免豪族的迫害,他单身离开家乡进入北京寻求避难。这个决定可能与他之前撰写的《族支谱序》有关,因为他在该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激怒了掌握族权的人。到达北京后,戴东原生活困难,暂时住在歙县会馆。在这期间,他首先与著名学者钱大昕结识,并通过钱大昕的推荐,得以参与秦蕙田编纂的《五礼通考》的工作。戴东原在北京的学术交流活跃起来,与包括王昶和纪昀在内的多位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逐渐在学术界获得了认可和尊重。
1755年,戴东原开始寄居在纪昀的家中,这一时期对他后来的学术生涯尤为重要。他在这时酝酿了《方言疏证》的初步构想,并开始了对扬雄《方言》与《说文解字》之间的比较研究。他将《方言》中的内容分抄在宋李焘的《许氏说文五音韵谱》上,为他后来撰写《方言疏证》做好了准备。后来,他应秦蕙田的邀请,每天都和他一起深入研究《五礼通考》中的“观象授时”这一领域。在1756年,戴东原在吏部尚书王安国家中教授其子王念孙。王念孙和后来的段玉裁都成为了戴东原最著名的学生之一。1757年,25岁的戴东原在扬州结识了清代汉学吴派的开创者惠栋。尽管戴东原和惠栋分别代表着皖派和吴派,这两个派别在治学方法上有所差异,但他们在学术见解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次会面使戴东原受到惠栋学术观点的启发,从而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道路。
科举不顺
戴东原最初在1759年参加乡试时未能成功,但在1762年的乡试中成功中举。1766年,戴东原在惠栋去世后于苏州拜访惠栋的遗像,同时与惠栋的儿子惠秉高及其门弟子进行了学术交流。同年撰写了《声韵考》《呆溪诗经补注》及《原善》上、中、下三篇。1769年,戴东原被聘为《汾州府志》的修撰,并撰写《古经解钩沉序》,开始对宋学进行批判,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学术立场,这是他学术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之后,他连续六次参加会试,试图获得进士学位,都未成功。1771年,他修撰了《汾阳县志》。次年,戴东原担任了浙东金华书院的主讲教师。1773年,戴东原被任命为四库馆纂修,同年与章学诚在宁波相识。此后,他继续深入研究《方言疏证》,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语言学和历史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著学以终
在四库馆主持经部校勘期间,戴东原校勘和校成了16种典籍,并撰写了200多篇提要。戴东原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宋代张淳的《仪礼识误》三卷,并对宋代李如圭的《仪礼集释》进行了精细的修订,将其厘订为三十卷。并编辑出了《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和《夏侯阳算经》等重要数学著作。在校勘《水经注》时,戴东原采用了严谨的方法,分别经、注,并制定了三种原则来订正经、注之间的矛盾。他对《永乐大典》本《水经注》进行了详细的校订,补充缺漏、删减妄增内容、更正错误,其校订本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评价。在1775年的会试中,尽管戴东原未能中举,但他后来因恩准与同年会试中录取的贡士一起参加殿试,最终被赐同进士出身,并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5月27日,戴东原殁于北京,终年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