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贤简介
戒贤( Śīlabhadra ;约528~651),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
音译尸罗跋陀罗。
出身东印度三摩呾吒国王族,属婆罗门种姓。
少好学,曾历游寻师访道。
后至摩揭陀国那烂陀寺谒护法,从之出家,学有成就。
曾代其师护法与佛教以外的教派辩论获胜,享有盛誉。
当时那烂陀寺常住僧人四千多,加上临时来往僧俗,常逾万人。
戒贤曾长期为住持,讲授《瑜伽师地论》,弘传唯识教义。
玄奘访印时,戒贤年事最高,为那烂陀寺大长老,受人崇敬。
玄奘拜他为师,从学多年。
戒贤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把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谓“三时教”。
第一时教,即“四阿含”等经。
指佛成道最初在鹿野苑所说的小乘法,虽说人我空,犹未说法空;第二时教,即诸部《般若经》等。
虽依偏计所执自性说诸法性空,然犹未说依他起、圆成实唯识道理等;第三时教,即《解深密经》等。
方就大乘正理,说三性、三无性等唯识二谛。
认为只有第三时的唯识大乘才是真正了义之教。
又主张 五种姓说,认为众生先天具有的本性有五种,其中有一种“无性有情”,永远达不到解脱。
这些理论,均被玄奘传来中国,后又传入日本。
传说其著作有十余部,但中国传译的,只有藏译《圣佛地(经)释》一种,内容约当玄奘译《佛地经论》之半,文句大同。
弟子多人,著名的除玄奘外,有亲光、胜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