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汉语拼音:Putidamo;英语:Bodhidharma;梵文:बोधिधर्म Bodhidharma,?-536),南北朝时来华印度僧人。
又译为“菩提达磨”、“菩提达摩多罗”、“达摩多罗”、“菩提多罗”,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道法。
南天竺人,婆罗门(一说刹帝利)种姓,香至王第三子。
梁武帝普通年中(一说南朝宋末),达摩泛海来到中国南海(今广东广州),广州刺史具礼迎接,梁武帝遣使请其至建康(今江苏南京),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北魏,在嵩山少林寺,连续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世称“壁观婆罗门”。
达摩的禅法,主要是“二入四行说”。
所谓“二入”,即“理入”和“行入”。
“理入”是教理,“行入”是实践。
“理入”就是“壁观”,其主要内容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
”这种大乘禅法,核心在于教人心住一境,不起他念,从而达到寂静无为的境界。
所谓“行入”,是指万行同摄的“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四行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修行中,应按照佛法的教导,远离一切爱憎怨恚,无欲无求,无所执着。
达摩后来被尊为西天(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和东土(中国)禅宗初祖。
唐代宗赐谥圆觉禅师。
著作有《少室六门集》等,弟子相传有慧可、道育、僧副(一作道副)和昙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