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李泽厚

李泽厚

(著名哲学家)
最后更新于:2024-03-11 11:20:27

李泽厚简介

李泽厚

李泽厚(1930年6月-2021年11月2日),男,汉族,湖南宁乡人,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李泽厚主要经历

李泽厚教育经历:

1930年6月-1945年6月,就读于宁乡四中和湖南省第一师范。

1945年9月,就读于省立第一师范。

1950年-195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李泽厚工作经历:

1955年,就职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1988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92年,就职于美国大学任教授。

1992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职位。

李泽厚主要成果

1、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

2、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

3、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4、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5、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

6、中国美学史(此书1、2卷皆为刘纲纪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7、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8、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9、走我自己的路(三联书店1986年出版)

10、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与刘纲纪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11、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出版)

12、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

13、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14、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15、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16、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出版)

17、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三联书店2014年出版)

18、李泽厚对话集·八十年代(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19、李泽厚对话集·九十年代(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20、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一)(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21、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二)(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22、李泽厚对话集·浮生论学(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23、李泽厚对话集·与刘再复对谈(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24、李泽厚对话集·中国哲学登场(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25、1955年发表文章《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的人民性问题》

李泽厚主要社会活动

1999年11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

2005年9月,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

2009年12月,在北京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的采访。

2011年,接受刘绪源采访,并将采访内容编写成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

2013年,接受资深媒体人马国川采访,并将采访内容编写成书《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

李泽厚社会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

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

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李泽厚主要荣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

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式层与原始积淀”。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创立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建构,使哲学家的宏观视野在美学学科建构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界十余年来对主体性的执着考量和诉求,成为了哲学界重要的思想资源。

李泽厚国学随笔

我希望大家愿意来看我的作品,因为我的一些东西一直遭到误解,希望多些人看,了解得更多一些。但我不抱这种奢望,愿意看的就看,这不是我能左右的。特别是现代社会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很多人根本不会看,很难强求。不过,不可能也不必要到80年代那种盛况。每个时代都有局限性。理想的人生我是看不到了,生活还是要有一些责任感为好,享受并不最快乐。

有些人一心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搞专业;有些人就是要做公共的代言人,都可以。有些人一方面搞学问专业化,一方面也发表普遍的意见,做公共知识分子,也可以。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允许多元知识分子存在。

我没有那么多故事,一生简单平凡,“书就是人,人就是书”,上次说了。我还说过,我有四个静悄悄:静悄悄地写——一生从没报过什么计划、项目、课题,出书或发表文章之前从不对人说。静悄悄地读——我有一群静悄悄的认真的读者,这是我最高兴的。

至于未来人类走向,这不是我所能回答的大问题。说两点期待吧:第一、我希望未来脑科学有突破性的进展,使人们更清楚了解人性和自己;第二、怎样走自己的路,如何“知命”和“立命”,这问题今天相当突出,关乎人类、民族和个体的前景,我期待中国当代哲学对此作出贡献,登场世界。

有人说我已在美学上远超朱光潜,哲学上远超冯友兰。我心里倾向接受,口头却连说不敢,我还没想清这到底是我的谦虚还是虚伪。

李泽厚参考资料

1.逝者李泽厚:我一直是孤独的
2.李泽厚:我非狂者,狷者而已
3.“精神导师”李泽厚寂寞中独行被指不懂人情世故
4.李泽厚:穿越美与不美<美的历程>忆50年学术路
5.李泽厚百度百科
6.李泽厚:西方真正了解中国,还要100年
7.《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
8.李泽厚:我支持抹“文化口红”

 

本文标签: 李泽厚

上一篇:张载

下一篇:胡适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李泽厚》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70720.html

李泽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