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弘治帝

弘治帝

(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最后更新于:2024-02-17 15:23:08

弘治帝简介

明孝宗朱祐(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翌年改元弘治,弘治十八年(1505年)。

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18年,享年36岁,葬泰陵,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言路大开,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出现了的“治世”,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生平

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

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管理皇帝私房钱。

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

事后,纪氏怀孕。

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

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

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

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

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

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

”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

”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

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

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

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

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

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

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

皇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

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

然而宪宗留给18岁太子朱佑樘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

在这个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疮百孔的舞台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让明朝得到了中兴。

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

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

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朱祐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

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

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由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

因此一些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

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深得孝宗的宠信。

后来李广畏罪自杀,孝宗以为李广家中有天书,命人搜寻,却搜出了李广贪污、受贿的账本,孝宗这才醒悟。

李广事件唤醒了那个沉睡多年的励精图治的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勤政时期。

朱祐樘开始不断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重新远佞臣而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大力整顿朝纲,可是过大的工作强度也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

公元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得年仅36岁。

他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

”最后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

评价

朱祐樘此人人品极佳,提倡一夫一妻制。

一生无大作为,但是很稳定,不胡来,比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为民的善政。

这样的皇帝虽然不能名声远扬,但是能够让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安了。

是明代中叶励精图治的明君。

朱祐樘的政绩诚然卓越,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宽厚仁慈,不管对谁,他都是宽厚对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

《明史》: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

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骄奢。

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这在《明史》多用史笔贬低明朝皇帝中是比较少见的。

李维桢:体貌大臣, 开广言路, 节用爱人,休息乎无为。

近者歌讴而乐之, 远者竭蹶而趋之。

德泽上昭天, 下漏泉。

至于今父老称弘治之盛, 虽汉文、 宋仁, 何以加焉 !

查继佐:“帝业几于光昌矣。

群贤辐辏,任用得宜,暖阁商量,尤堪口法。

斥妖淫,辟冗异,停采献,罢传升,革仓差,正抽分,种种明断外,尤莫难于孝穆、 孝肃之别祀,万贵妃之免议,于肃愍之旌功。

所谓情而安之于义,又列辟之所不能忘也。

升遐之日,万姓哀号,岂偶然哉 ! 若夫待外戚过厚,赐予颇滥,冗员尚多,中贵太盛,囗或移心斋醮,纷费囗, 盖积渐者久,未能遽革也。

夫果深有得于《太极》、《 西铭 》诸图书,即何难骑而上仙哉 !”。

朱国桢:“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谷应泰:“人主在襁褓,则有阿姆之臣;稍长,则有戏弄之臣;成人,则有嬖幸之臣;即位,则有面谀之臣。

千金之子,性习骄佚,万乘之尊,求适意快志,恶闻己过,宜也。

谈迁: “虽寿宁之戚,天下艳之,然宠如窦宪, 尚难泌水之园; 骄即武安,未请考工之宅。

则帝心之端可知矣。

邓元锡:“闻诸父老言, 敬皇帝之世,太平有象也。

君臣恭和、 海内雍安。

兆氓益殷炽阜裕,学士争游情于三代两汉之文。

洋洋巍巍,斯为盛。

语曰:日中必礟,即欲为国家建治平无疆之统, 斯千载一时矣。

曾国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

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

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本文标签: 弘治帝中国君主

上一篇:李琰

下一篇:汉桓帝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弘治帝》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68820.html

弘治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