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同治帝

同治帝

(清穆宗载淳,清军入关以后第八位皇帝)
最后更新于:2024-02-19 15:10:46

同治帝简介

清穆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满族,爱新觉罗氏。

清军入关以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故称同治帝

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慈禧太后。

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

同治十二年(1873年)亲政,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

庙号穆宗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清东陵之惠陵。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病逝于热河行宫,由6岁的载淳即位。

咸丰帝遗诏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

定明年为祺祥。

幼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企图揽权,要求“垂帘听政”。

载垣等人以“本朝向无垂帘故事”予以拒绝,故彼此发生权力冲突。

慈禧与恭亲王奕訢在回銮北京时发动政变,由慈安和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

从此朝廷大权掌握在慈禧手中。

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

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生平

咸丰六年(1856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载淳生于储秀宫。

咸丰八年(1858年),载淳的弟弟悯郡王早夭,其后载淳一直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也是慈禧皇太后的亲生儿子。

咸丰十一年(1861年),载淳开始上学,由编修李鸿藻授读。

七月,咸丰帝病危,召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代写珠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上述大臣赞襄政务,咸丰帝去世后,6岁的载淳即位,拟定年号“祺祥”,载淳嫡母钮祜禄氏和生母叶赫那拉氏并尊为皇太后。

咸丰死后,慈禧太后勾结奕訢发动北京政变。

当时,朝廷主要分为三股政治势力:其一是顾命大臣势力,其二是帝胤势力,其三是帝后势力。

三股政治势力的核心是载淳,哪股政治势力能够同帝后势力相结合,它就会增加胜利的可能性。

慈禧太后鼓动东宫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夺权力,暗中联络在京的恭亲王奕訢为援。

御史董元醇奏清皇太后进行垂帘听政,并派恭亲王辅政。

八大臣以清朝无此先例,令军机处拟旨斥驳。

慈禧串通慈安拒绝盖印,将折旨留中不发。

八大臣以“搁车”示威,迫使两宫太后让步,颁发驳斥董折谕旨。

事后八大臣以小胜而疏于防范,其对手则加紧暗中策划。

在取得外国势力支持后,奕訢不顾八大臣梗阻,于九月中旬奔丧热河,与两宫密谋政变之策,召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密拟拿问各旨,旋即返京布置。

奕訢争取到朝中大学士贾祯、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的支持,握有兵权的僧格林沁、胜保等人也表示效忠于两宫太后。

在两宫太后催促下,八大臣同意回銮北京。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二十六日两宫太后和幼帝载淳程回京,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后行。

十一月一日两宫太后抵京,即召见奕訢等王大臣,安排政变事宜。

次日,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罢景寿等军机大臣职。

三日命奕訢为议政王,入军机处,并以桂良等五人为军机大臣。

七日改年号“祺祥”为“同治”。

八日诏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斩,景寿、匡源、杜瀚、焦祐瀛褫职,穆荫遣戍军台。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下谕命曾国藩、左宗棠保住衢州并且进而解徽州之围。

命曾国藩调兵遣将保卫上海不受太平军的侵扰。

调蒋益澧部赴左宗棠军。

不久太平军进逼上海,薛焕上书英、法各国将派兵协同清军围剿太平军,同治帝嘉奖了他。

捻军侵扰沭阳,载淳下谕僧格林沁要南北兼顾进行驻防,清军克复莘县。

不久李世忠的军队攻克了江浦、浦口。

鲍超被提升为浙江提督,冯子材被提升为广西提督。

二月,奉慈禧皇太后的懿旨,载淳在弘德殿入学读书,祁寯藻、翁心存等人授读。

三月,编纂的关于帝王政治和前朝垂帘听政的书籍完成,命名为《治平宝鉴》。

六月,京师同文馆设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培养翻译人才以利于开展洋务运动。

闰八月,庆端军克复缙云,多隆阿军克复了荆紫关。

各地军队也势如破竹,鄂军克复了竹山、竹谿、黔军克复了天柱、邛水、太平军逃窜到了老河口。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左宗棠率军克复浙江的金华、汤溪、游、兰谿等地。

川军在四川大渡河围剿太平军的石达开,将其击破。

七月,懿旨命惠亲王绵愉专门负责弘德殿皇帝读书的事,并命绵愉之子奕详、奕询给载淳做伴读。

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太后懿旨要为载淳进讲《治平宝鉴》。

六月,清朝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

七月,平定太平天国后进行封赏,晋封议政王恭亲王之子载澂为贝勒,载濬不入八分辅国公,载滢不入八分镇国公,加军机大臣文祥太子太保衔,宝鋆、李棠阶太子少保衔。

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四川酉阳县人民不堪教会欺凌,数百人奋起捣毁教堂,即酉阳教案。

英国汇丰银行在上海开设分行,外国银行开始操纵中国金融市场。

中亚细亚浩罕国阿古柏乘新疆回民起义之机入侵新疆。

三月,太后命醇亲王奕譞到弘德殿督促皇帝读书。

并且罢免了恭亲王的军机和议政职务,命文祥等办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宜。

四月,赖文光等指挥捻军在山东歼灭僧格林沁统率的清军主力,僧格林沁突围时被杀。

五月,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洋务派创办新式军事工业的开始。

闰五月,起用沈葆桢督办江西防剿的事务。

七月,御史蔡寿祺以妄言夺职。

八月,英国在上海租界设按察使署(即最高法院)。

九月,送咸丰帝的灵柩至遵化定陵安葬。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率“中国使团”出访美国、英国、俄国、法国、普鲁士等国,是为中国使团首次出访国外。

八月,以奏请修理园庭,夺御史德泰职。

同治九年(1870年)正月,滇军克复禄丰,甘陕的回匪攻陷定边。

同月,紫禁城神武门的木库失火,同治帝下诏进行修缮。

二月,刘松山督剿金积堡的回匪时中炮身亡,载淳赏道员刘锦棠为三品卿衔,接管刘松山的部众。

并且派遣与俄国谈判商界的使臣前往齐齐哈尔、吉林进行会谈,命富明阿、德英据约率军防守,不能对俄国让步。

五月,命崇实前往贵州会同曾璧光查办教案。

六月,命彭玉麟赴江南,会同沿江督抚整顿长江水师。

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刘锦棠等率军攻克金积堡,甘陕回乱的匪首马化龙等被杀,清廷加左宗棠一骑都尉之职,赏刘锦棠云骑尉、黄马褂。

同治帝调江苏按察使应宝时到天津,筹办与日本通商的事务。

并且命瑞常为大学士,文祥为协办大学士。

三月,金顺等军占领宁夏,匪首马万选被杀,滇军攻克澂江,攻入江那土城,匪首马和等被杀。

同治帝以倭仁为文华殿大学士,瑞常为文渊阁大学士。

自从初春开始到三月,同治帝连连祈雨。

五月,发生天津教案。

六月,益阳等处的民间会社的起事被平。

陕回白彦虎纠结西宁的回族民众袭扰河州。

载淳命叶赫那拉·瑞麟为大学士,仍留任两广总督。

由于慈禧太后贪恋权力,她以载淳“典学未成”为由,拖延载淳亲政时间。

直到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才为自己十七岁的儿子载淳举行了大婚典礼。

载淳婚姻是个大问题。

找谁做皇后,两宫皇太后意见不一。

慈安太后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太后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

载淳本人喜欢前者,载淳便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

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滇军攻克大理,云南回乱的首领杜文秀、杨荣、蔡廷栋等被杀。

载淳论功进行赏罚。

同月,两宫皇太后因为载淳将要亲政,下懿旨要求同治帝“祇承家法,讲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学”。

下旨要内外臣工“公忠尽职,宏济艰难”。

载淳正式亲政,下诏“恪遵慈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六月,载淳到瀛台,日本大使副岛种臣、俄国大使倭良嘎哩、美国大使镂斐迪等在中南海紫光阁觐见载淳,并且呈递国书。

九月,载淳以方便太后颐养为名,实为自便,降旨兴修颐和园。

修颐和园需银1000万两,木材一项,径七寸至四尺多,长一丈五到四丈八的楠柏陈黄松木要3000根。

钱,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各省款项支绌,当时西北左宗棠又正镇压回民起义,捐输和厘金全用在上面了,清政府的财力根本不允许再拿出这么多钱来修园。

木材需从四川采集,但道光初年以来已经砍伐得差不多了,无从购觅,况且运输艰难万分。

十月二日,御史沈淮上疏请求缓修,师傅李鸿藻与翰林院侍讲学士李文田也都上疏劝谏。

载淳不听。

回乱首领马文禄被清军所杀。

载淳论功命左宗棠以陕甘总督协办大学士,其他各有封赏。

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十九日,重修圆明园的工程正式开工。

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日本以中国台湾高山族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出兵中国台湾。

三月,日军侵略中国台湾。

五月,以慈禧皇太后万寿节,予在京旗官年60以上者恩赏。

六月,命翁同龢直弘德殿。

十一月,命内外奏牍呈两宫披览。

晋慧妃为皇贵妃,珣嫔为珣妃。

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载淳逝于养心殿,享年19岁。

两宫太后召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赐奕譞以亲王世袭罔替,并免朝会行礼。

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太平湖醇亲王邸,与慈安太后居钟粹宫;慈禧太后居住在长春宫;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诏停三海工程。

以第二年为光绪元年。

上大行皇帝谥为“毅”,庙号穆宗,封皇后为嘉顺皇后,皇贵妃为敦宜皇贵妃。

评价

载淳十三年皇帝,十九年的人生,是有幸还是不幸。

说同治他有幸的,是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尊荣,过着锦衣玉食,钟鸣鼎盛的生活,没有兄弟跟他竞争,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是同治也是不幸的,第一大不幸,幼年丧父,六岁父亲就死了,第二大不幸,童年就被放到宝座上,不能享受童真之乐。

第三大不幸,跟他母后关系不好,经常受到训斥。

第四大不幸婚姻不如意。

第五大不幸,才十九岁就一命呜呼了。

纵观清朝十二帝,载淳确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

世人皆叹载淳可悲可怜,短暂一生无所作为。

其实载淳并不真是无所作为,在其在位期间,出现了同治新政。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奕主持政务,互相配合,推行新政。

《清史稿》:穆宗冲龄即阼,母后垂帘。

国运中兴,十年之间,盗贼划平,中外乂安。

非夫宫府一体,将相协和,何以臻兹?泊帝亲裁大政,不自暇逸。

遇变修省,至勤也。

闻灾蠲恤,至仁也。

不言符瑞,至明也。

藉使蕲至中寿,日新而光大之,庸讵不与前古媲隆。

顾乃奄弃臣民,未竟所施,惜哉!

本文标签: 同治帝中国君主

上一篇:完颜跋海

下一篇:完颜乌雅束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同治帝》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6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