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坡简介
贾兰坡(汉语拼音:Jiɑ Lɑnpo;1908-11-25~2001-07-08),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
河北省玉田县人。
卒于北京。
1931年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参加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兼任过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标本室主任和周口店工作站站长等职,同时还是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及冰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
贾兰坡早年参加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对该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1935年,他接替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
1936年11月接连发现3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在周口店具体领导和多次主持新的发掘。
他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于50年代和60年代发表多篇论文,对北京人文化的性质、时代和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他认为,北京人在体质特征和石器制作上有许多进步性质,又具有使用和管理火的能力,因而不代表最古老的人类和最原始的文化。
并指出,在中国属于早更新世的泥河湾期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
他还分析了北京人遗址各层出土的动物化石的不同性质,提出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几十万年中,华北在气候上出现过冷暖交替的变化。
从50年代起,贾兰坡的工作更多地转向周口店以外地区,足迹遍及全国。
其中,对华北地区的研究用力最勤,收获最多。
他主持和参加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有:1954年主持发掘丁村遗址,1959年主持匼河遗址的发掘,60年代和70年代主持西侯度文化、峙峪文化和许家窑人遗址的研究工作。
上述研究成果奠定了华北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基础。
1964年,他是陕西蓝田地区新生界地层综合考察的组织者和领导人。
70年代初,他提出华北旧石器存在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传统的学说,以及中国、东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华北的论点。
这些学术见解,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主要论文或专著有《鲁南考古队在人类学上的特别发见》(1933)、《中国猿人》(1950)、《旧石器时代文化》(1957)、《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中、日、英等文版,1978)以及《中国的旧石器时代》(1982)等共3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