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夏鼐

夏鼐

(中国考古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最后更新于:2024-01-10 15:10:36

夏鼐简介

夏鼐

夏鼐(汉语拼音:Xia Nai,1910~1985),中国考古学家。

字作铭。

浙江温州人。

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

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先后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的编委会主任。

1974~1985年先后被英、德、瑞典、美 、意等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或通讯院士。

参加和主持的田野调查发掘有:殷墟,英梅登堡山城遗址,埃及的艾尔曼特,巴勒斯坦的杜布尔,四川彭山汉代崖墓,甘肃敦煌、武威、民勤等地一些古遗址、古墓葬,河南辉县、郑州、成皋、巩义、洛阳、渑池等地新石器、商代、汉唐遗址,以及湖南长沙战国墓和汉墓。

1956~1958年主持北京市明定陵的发掘。

主要学术活动和成就有:确认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J.G.安特生关于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撰《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对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系统的研究;1950年在辉县发掘,第一次发现了早于殷墟的商文化遗迹;1951年在郑州调查,确认二里冈遗址为又一处早于殷墟的重要商代遗迹;湖南长沙的发掘,搞清了当地战国楚墓的演变过程;发表一系列关于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古代丝织品的研究文章,对中西交通史研究有贡献;发表一系列关于星图、蚕桑丝绸及晋周处墓黄金带饰的论文,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著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日文)等。

主编并参加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主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本文标签: 夏鼐考古学家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夏鼐》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66343.html

夏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