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舍勒简介
M.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现象学者。
1874年8月22日舍勒出生于慕尼黑。
他早年受教于R.C.奥伊肯(1846~1926),后来在E.胡塞尔的思想影响下成为现象学运动的重要代表。
1902年在耶拿大学讲授哲学,1907~1910年任教于慕尼黑大学,1919~1928年先后被聘为科隆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
1928年5月19日卒于法兰克福。
主要著作有:《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实质价值伦理学》(2卷,1913~1916)、《论人类中永恒的东西》(1921)、《论价值的崩溃》(1923)、《知识的诸形式与社会》(1926)、《人在宇宙中的地位》(1928)等。
舍勒从胡塞尔那里接受了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并把它广泛地运用于伦理学、宗教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
但是他拒绝胡塞尔的“纯粹意识”的绝对性,承认独立于意识的实在。
他按照生命哲学的方式,把实在看作是受本能冲动驱使的人对于抵抗的体验,与唯物主义所说的客观实在根本不同。
舍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有强烈感受,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的研究上,并企图通过重建伦理道德恢复基督教的价值,以维护资本主义的“永恒秩序”。
他反对I.康德的伦理学说,主张有独立存在的价值领域,认为对价值的认识比其他一切理论上的认识都更为优先、更为根本。
他强调,“价值感情”是一切认识的基础,“爱”是伦理学中最本质的现象,只有“爱”才能达到人的最高价值。
舍勒在其宗教现象学中反对托马斯主义(见托马斯·阿奎那),力图复活A.奥古斯丁的单纯直观态度,并通过对宗教行为的分析引申出关于神的证明。
他在晚年提出的哲学人类学中,主张一种二元论观点,认为在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者中存在着强有力的本能冲动与软弱无力的精神。
他还否认有人格的神,认为人的生成同时也是神的生成。
舍勒把现象学方法运用于具体学科的研究;在德国以外,尤其是法语和西班牙语国家传播现象学;他关于个体精神人格的论述,使他成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在奠定哲学人类学和知识社会学方面,他也做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