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拉脱维亚裔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毕业。1755年起在母校任教,这一时期是他思想上的“前批判期”。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讲授多门学科,同时发表了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1770年被聘为教授,他的思想转入“后批判期”。从1781年开始。他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3部著作。这标志着他的批判哲学体系的诞生,并带来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1793年他因一些观点,被告蔑视基督教教义,遇到一些麻烦。但他仍不断探索和写作,直到1804年2月12日病逝。
伊曼努尔·康德资料
外文名:Immanuel Kant(德语原名)
出生日期:1724年4月22日
去世日期:1804年2月12日
国籍德国信仰:基督教,古典主义
人物生平
481次播放
11:16
对自己最“狠”的人,大神康德靠什么拯救哲学?
伊曼努尔·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
1746年,《论活力的正确评价》一书付印。该书于1749年出版。
1747年,康德在安德施牧师家当教师(在古姆比年附近的犹德早村)。
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1750年,在休里增少校家当教师(在奥斯德罗附近的阿尔恩斯多尔夫村)。1753年,在凯瑟琳伯爵家当教师(在劳登堡吉尔西德区)。
1754年,回到柯尼斯堡,6月发表《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地球是否由于绕轴旋转时发生过变化》;8月发表《关于从物理学观点考察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的问题》。
1755年3月,《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发表;4月17日,提出学位论文;5月13日,博士学位考试;6月12日,得到博士学位。
1756年1~4月,写作论述里斯本地震的两篇文章和一本书;4月10日,为取得教授职位进行文化答辩。
1766年2月,康德被任命为工家阱书馆副馆长,发表《视灵者的幻想》。
1769年,受埃尔兰根大学聘请担任教授职务。1770年1月,受耶拿大学聘请;3月3日,被任命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编内正教授职务。8月21日,学位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答辩。
1771年,评论莫斯卡提的作品。1772年2月21日,致函赫茨,谈到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构思。
1772年5月,康德辞去图书馆副馆长一职。1778年,策特里菝大臣劝说康德,要他转到哈勒大学丁作。
1780年,康德成为柯尼斯堡大学评议委员会成员。1781年5月,《纯粹理性批判》问世。1783年,写作《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评舒尔茨所著《道德学入门》一书。
1784年,康德购置一所私人住宅,写作《世界通史的想法》;12月,写作《问答: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6年夏,康德被推选为大学校长;12月7日,康德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1787年6月,《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12月31日,致函莱园霍尔德,说明哲学体系的三元结构。
1788年1月春,《实践理性批判》出版;夏,康德第二次参加校务会议。
1789年,卡拉姆金拜访康德。1790年,《批判力批判》出版;《纯粹理性批判》第三版出版。
1791年8月,费希特为了与康德认识,来到柯尼斯堡。1794年5月,写作《论月球对气候的影响》;6月,《论万物的终结》,7月28日,康德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0月12日,康德目为就宗教问题发表意见受到国王申斥。
1795年,《永久和评论》发表。1796年,写作《论灵魂的器官》;6月23日,康德最后一次讲课。
1797年,《道德形而上学》发表;6月14日,柯尼斯堡的大学生们纪念康德学术活动五十周年;7月,关于迅速签订哲学上永久和平条约的通告》;9月,《论出于利他动机而说谎的虚妄权力》。
1798年4月4日,康德被选为西恩(意大利)科学院院士。1799年8月,《关于费希特所著〈知识学〉的声明》发表。
1800年,最后一篇单独发表的著作——德语立陶宛语词典的跋;9月,耶舍出版康德的《逻辑》。
1801年11月14日,康德请求解除他科学院评议委员会成员的职务。1802年,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1803年,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论》;12月15日,写最后一篇日记。
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2月28日,安葬。
伊曼努尔·康德
个人生活
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的学者生活。至1804年去世,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因此诗人海涅说,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校对自己的钟表时间。
和许多伟大的德国学者一样,康德家境也很贫寒,以至于在金钱观念方面给后人留下笑料。据说这位大学者经常声称,他最大的优点是不欠任何人的一文钱。他曾说:“当任何人敲我的门时,我可以永远怀着平静愉快的心情说:‘请进。’因为我肯定,门外站着的不是我的债主。”
康德的生活从表面上看平静无波,并且一成不变。这与康德生来身体羸弱有关,他个子矮小,体弱多病,身材有点畸形,一边的肩膀比另一边高,由于他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他持之以恒地恪守自己制定的生活规则,给自己设定了明确的人生目标。通过这种努力,他能够健康地活到高龄,并最终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康德严格地过着极其有规律的生活,关于此,同时代人的书信和报道中都有记载。他总是五点起床,然后立即投入工作。从七点至九点,他在大学里讲课。九点至下午一点,这是他用于个人研究的主要工作时间段,他的科学著作大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接着是午餐时间,进餐时康德几乎总是有客人陪伴,他更喜欢接待的客人都是普通市民而非学者。午餐是用来放松自己的,往往要持续好几个小时,席间会谈论各种各样的话题。接着是散步,同样是按照精确的时间进行,而且也非常具有规律性。散步之后,他又开始工作,晚上十点准时上床睡觉。
个人作品
中文名 |
德语名 |
出版年 |
《论活力的正确评价》 |
GedankenvonderwahrenSchdtzungderlebendogenKraft |
1749 |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
AllgemeineNaturgeschichteundTheoriedesHimmebs |
1755 |
《四个三段论格的错误烦琐》 |
DiefalscheSpitsfindigkeitderviersyllogistischenFiguren |
1762 |
《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 |
DereinzigmoglicheBeweisgnandaueinerDemonstrationdesDaseinsGottes |
1763 |
《将负值概念引入世俗智慧的尝试》 |
Versuch,denBegriffdernegativenGriissenindieWelreisheiteinaufiihren |
1763 |
伊曼努尔·康德作品
主要成就
哲学
1282次播放
08:20
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康德哲学是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开始的,不同的是他并不怀疑普遍必然性原则存在,他认为自己要做的是为已有的科学知识寻求其可能性条件,并划定科学知识的范围,从而为科学重新奠定牢固的基础。为了说明这一点,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他一方面赞同经验论的观点,即世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离开经验世人没有任何知识;另一方面,也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他的问题是:来源于经验的知识是如何获得普遍必然性的。康德分析了世人现有的知识的结构。他认为,按时间先后说,先于经验世人没有知识,世人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并不能说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因为在经验中就已经有先天知识的成分了,否则经验本身也不能形成。显然,康德认为,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是由世人的经验和世人的认识能力共同构成的。
批判哲学的认识论
对人类认识能力本身的这种分析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分析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在他看来,一切知识都基于判断,因为单个的表象或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只有把两个表象或概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才有真假问题,才构成知识。判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判断,一类是综合判断。所谓“分析判断”是指这样一类判断,判断的宾词原本就蕴含于主词之中,实际上是把早已蕴含在主词之内的东西解释出来而已,如“三角形有三个角”。显然,这类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但由于宾词只是对主词的解释,并没有增添知识的内容,因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所谓“综合判断”是指这样的判断,宾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之中,是后来世人通过经验加在主词上的,如“物体是有重量的”。显然,这类判断能够扩展世人知识的内容,帮助世人认识世界,因而只有综合判断才是真正的知识。综合判断虽然是知识,却不一定是科学知识。“综合判断”还可以划分为“后天综合判断”与“先天综合判断”。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够扩展世人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终使世人能够不断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
先验感性论
康德把研究感性先天形式的理论称为“先验感性论”。所谓“感性”,指人的认识的一种被动的接受性,也就是“直观能力”。康德认为,当外在的对象刺激世人的感官时,在主体方面接受刺激印象的感受能力便开始活动,一切对象只有通过感性才能被主体接受,对象与主体感受能力处于一种直接的关系中。因此,康德称这种认识是“感性直观”。
先验分析论
康德把知性看作认识的第二阶段,认识从感性进到知性是必然的。在知性阶段,知性把感性提供的分散而无联系的材料综合统一起来,使之获得知识的意义,成为有意义的思想,从而产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先验辩证论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从感性开始,经过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由于知性以感性为基础,它就不可避免地受感性限制,它获得的知识,一方面只涉及现象,不是事物自身的知识:另一方面又是不完整的,没有达到最高最后的统一。理性是人类认识的最高能力,它要求知识的“彻底性”一一不仅要追求关于现象的经验知识,而且要超越经验界限,去追求“终极”、“完备”、“绝对”等等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东西。理性的目的是从现象向物自身前进,从不完整的经验知识向全部经验知识的大统一前进,所要达到的最高统一体就是理性的理念。
实践理性的公设
按照康德的观点,幸福与道德的区别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前提,因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幸福或快乐属于假言命令,我讲诚实的目的是为了幸福或快乐而不是为了诚实本身,所以是他律的:而德性则属于绝对命令,我出于道德而遵守道德准则,没有别的目的,因而是自律的。世人不能想象道德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之上,因为那样的话,世人都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所以,幸福和德性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最早出现于19世纪50至六十年代的德国,是一场针对在古典哲学浪潮消退后科学领域泛滥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反对运动。其发源地为德国,是多个不同学术中心流派的总称。
1865年,奥托·李普曼在《康德及其模仿者》一书的每一章都以“回到康德去”为结论,这部书使得当时德国哲学家对康德哲学的热情再度高涨,标志着新康德主义的开始。新康德主义是学院哲学,在世纪之交,德国几乎所有的大学教授都被新康德主义占有。
宗教
康德把宗教附属于实践理性,从道德的角度建立起宗教和神学,他的宗教问题是从道德问题,是从至善概念引申出来的。这是基于理性本质的信仰,从道德的立场上确定信仰的必然性,道德的义务也就是神的命令。到批判时期,康德的宗教思想已经基本完善。他的实践理性本质上也是归宿于纯粹理性体系的,而信仰问题则是纯粹理性额外留下的地盘。合目的性的思维,使道德和信仰得到了统一,也使宗教和审美得到了统一。康德宗教观的成熟,是他审美判断力研究的有机延伸,也使他的美学思想和宗教思想前后关联,一脉相承。在前批判时期的《通灵者之梦》中,康德将唯理论者与通灵论者相提并论,加以讽刺和否定。康德把通灵现象看成是一种因疾病而导致的神经错乱,是一种想象的“幻觉”;而唯理论也是疯子的呓语。其中反对过分强调理性,重视情感和感性包括经验的作用。他还根据实践理性的兴趣提出了他关于形而上学的一套构想,强调要在人的内在动机中寻求“共同意志规则”,并把个体符合这一规则的感受称为“道德情感”,把它看成个人意志服从于共同意志的桥梁,为日后对他思想体系中将宗教归属于实践理性作出了初步的探索。康德在批判时期批判了理性神学,在神秘主义和唯理主义之外确立宗教的位置,主张限制知识,防止知识僭越知性之外,为信仰保留地盘,在纯粹理性领域否定的上帝又在实领域发挥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实践理性中公设的自由、灵魂不朽和神的存在的观念,是人人都需要的。他把道德与宗教看成在内容上是相互依存的。后期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把神秘主义因素看成是宗教道德本质的外在饰物,反对繁琐、牵强的宗教仪式。他反对旧宗教对人性的扼杀,特别是对人的主动性的压抑和对人的奴役,把宗教看成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种形式。康德宗教思想的成熟,正是从审美判断力问题的研究贯穿下来的。这种宗教思想反映了康德对于宗教既是道德的、又是诗意的体验。
天文学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政治构想
康德明确声称,他所考察的政治不是现实的政治制度,所考察的国家不是现实历史中特定的、具体的国家,而是某种与法的纯粹原则相符合的理想国家,因而所探讨的政治原则也是一种法的纯粹原则,康德认为,如同认识的各种形式是主体先天具有的一样,人的自由本性、人的各种权利也是人先天具有的。人生来就具有自由、平等的特性,而且天生具有自己决定自己、自己根据既定目的采取各种行动的能力。这种德国化的天赋人权论是康德整个政治思想的体系和支柱。康德所谓“法的纯粹原则”是根据其“道德法则”而提出来的,康德伦理学的“道德法则”即是指:你应该这样做,以便使你行为准则成为普遍的立法原则,这是人们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列,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绝对命令”・康德认为,政治法律与道德一样,也必须受“绝对命令”的指示,必须符合它的要求政治上的“法的纯粹原则”也是一种“绝对命令”,是“道德法则”在政治上的延伸和体现。但二者又有不同。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原则协调一致,它依靠国家强制力量使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其发展完善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康德把法国革命看作是法的观念的胜利。
影响
康德是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以他的批判性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完成古典法哲学向现代法哲学转变和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同时,康德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以及私法和公法等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法哲学思想,对于后代法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伊曼努尔·康德作品
伊曼努尔·康德作品
人物评价
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