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简介
伊秉绶(汉语拼音:Yi Bingshou;1754年-1815年), 清代政治人物、书法家。
福建古汀洲(今之福建宁化)人。
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
人称“伊汀州”。
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
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1802年(嘉庆七年),伊秉绶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
病逝(逝年62岁)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
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
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
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
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
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
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
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蒋宝龄《墨林今话》称其:"以篆隶名当代,劲秀古媚独创一家"。
赵光《退庵随笔》称"墨卿遥接汉隶真传,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
"著有《留春草堂集》。
传世书迹甚富。
《隶书五言联》,书于嘉庆二十年(1815),纸本墨迹。
隶书。
凡上下联正文10字,款16字,共26字。
纵178厘米,横33.3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伊氏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强烈的装饰美术之意趣,没有晚期汉隶的"蚕头燕尾"的习气。
此隶书联,严格的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其笔画粗细大致均等。
圆润率直,分明是地道的篆、籀笔意。
结体左右平均匀称。
他的隶书,善用浓墨,墨色柔润,乌亮如漆,笔划光洁精到,此五言联,其笔力雄健,中画沉厚挺拔,融合了《郙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汉隶名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严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夸张而合情理的隶书风格。
伊秉绶的书法成就早有定论,且流传甚广,民国至今,常有出版社推出他的书帖。
爱好者不妨来宁化走一走,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能那在寻常人家、阡陌乡野发现伊秉绶的真迹。
要知道,这里是他的故乡。
从其诸联中可以看到,古今评者所谓其善写隶书大字“愈大愈壮,气势恢宏”的特点比较明显,评其诸隶书作品多有“方严、奇肆、宽博、恣纵”的特点。
伊秉绶生前善书,兼喜绘画、篆刻,亦工诗文。
伊氏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强烈的装饰美术之意趣,没有晚期汉隶的“蚕头燕尾”的习气。
此隶书联,严格的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其笔画粗细大致均等。
圆润率直,分明是地道的篆、籀笔意。
结体左右平均匀称。
他的隶书,善用浓墨,墨色柔润,乌亮如漆,笔划光洁精到,此五言联,其笔力雄健,中画沉厚挺拔,融合了《郙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汉隶名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严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夸张而合情理的隶书风格。
伊秉绶生前曾临写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人的小楷,颜真卿的大楷,及《兰亭序》等,打下了其行楷基础。
在嘉庆三年所书的行书作品“绝无人到处”已始见其独特风貌。
到嘉庆十年所书的行楷对联“立脚怕随流水转,居心学到古人难”已形成他“古拙逸宕,姿态横生”的书风。
评者谓其行楷亦能“兼收博取,自抒新意”、“行笔以隶法为之”、“篆籀金石气溢于字里行间”、“遒劲妍美,收纵自如,极具个性”、“多得鲁公遗韵,骨力内含”。
评者谓其行书“笔笔中锋,不露圭角,蕴含凝重,行笔无不如意。
”是与他平日苦苦练笔分不开的。
据谢章铤《睹棋山庄词话》载:“墨卿每朝起学笔画数十百圈,自小累大,至匀圆为度。
盖谓能是,则作书腕自健。
”评其《节临唐宋人书屏》四条中第一屏(行楷)“工稳齐整、端庄大方”,“凝敛宽博”,“沉稳中见洒脱,断而不离、和而不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评其《临柳公权尺牍轴》:“既有雄厚刚健的笔调,又有灵动朴茂之趣。
”评者又认为:“从整体看来,其行书神貌颜体居多,又有杨凝式、林和靖、董香光的遗风,不愧为清中期书坛的大家。
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五言》联,纸本,隶书,纵109.3cm,横25.3cm。
释文:“为文以载道,论诗将通禅。
书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
嘉庆丁卯花朝。
愚弟伊秉绶。
”书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伊秉绶时年55岁,已是晚期作品。
此联结字方正,舍隶书之波磔,突破了传统隶书的结构和笔法,凝重整肃,气势宏大,显示出伊秉绶晚年对隶书艺术不断开拓变革的境界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