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如简介
吴友如(?~约1893),中国清代画家。
名嘉猷,字友如。
元和(今江苏吴县)人。
作品丰富,创作勤奋,富有创新精神的新闻、风俗画家。
幼家贫,早孤,喜爱绘画,后在苏州山塘画店观摩学习改琦、费丹旭、任熊等人的作品。
曾为桃花坞年画店铺绘制画稿,并以卖画为生。
光绪十年(1884)应上海点石斋书局之聘,主编《点石斋画报》,曾应诏北上为宫廷作画,后自办《飞影阁画报》。
其画取材市井风俗、时事新闻,以线条描绘物象,黑白分明,形象鲜明,主题突出,画风工整,构图繁复,部分作品吸取了西洋画的透视方法。
代表作品:《金陵功臣战绩图》、《法人求和》、《刘军门大败法军》等。
幼年贫困,喜欢绘画,自学勤练,早年在苏州阊门云蓝阁裱画店当学徒,吸取了钱杜、改琦、任熊等人画法,遂工人物、肖像,以卖画为生。
曾应徵至北京,为宫廷作画。
曾应召至江宁(今南京),绘《金陵功臣战绩图》。
并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绘制画稿(一说按石印稿翻刻),有《法人求和》、《刘军门大败法军》。
他继承了明清版画风致,同时融会西洋透视法,写真社会世相,尤擅人物肖像及界画,构图精巧,风味独特,喜其画的士人称他为当世仇十洲。
清光绪十年(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由吴友如主绘。
该画报连史纸石印,随《申报》附送。
内容以时事画为主,笔姿细腻,名噪一时。
对清廷的腐朽统治、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及人民的疾苦和反抗,都有所反映。
光绪十六年(1890年)独资创办《飞影阁画报》,该刊形式与《点石斋画报》类似,但内容着意于仕女人物,新闻则偏于闾巷传闻。
光绪十九年(1893年)春月,《飞影阁画报》出至百期后易主。
同年秋改出《飞影阁画册》,每逢朔望出版,多画历史人物、翎毛花卉。
随着他年事愈高,笔法愈洗练冲淡。
出至第十期时,因病去世。
他主持的这两种画报,均为新闻性画刊,是研究风俗民情的重要参考资料。
吴友如逝世后,上海璧园会社以巨资自吴友如哲嗣处购得画作1200幅,编成《吴友如画宝》传世。
吴友如的绘画以描绘市井风俗、时事新闻为主,大则如中法战争、中日中国台湾 之战,小则有邻里斗殴、怪闻趣事,还有不少反映西方科技新事物的画幅。
每幅画旁配一段妙趣横生的文字,交代来龙去脉。
既以营利为目的,故常以搜罗刺激、惊悚为乐事,还真吸引了市民阶层的眼球。
有些内容来自道听途说,多有不合事实、过于夸张处。
但无论如何,他为了解近代上海乃至中国风俗民情留下了宝贵资料。
为适合石印制版,所画均以线条描绘,黑白分明,画风工整,构图繁复。
仕女形象消瘦柔弱,面部画法受同时代画家沙馥影响,称为“沙相”;建筑物、舟车的描画吸收了欧洲焦点透视的方法。
吴友如的作品无论是技法还是题材,都大大超越了传统绘画的旧框框,他那富有创造力与感染力的画幅充满了时代气息。
是一位将传统民间艺术与新的石印技术结合的画家,也是近代著名的新闻、风俗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