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简介
董希文(汉语拼音:Dong xi wen;1914~1973),中国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14年6月27日生于浙江绍兴,1973年1月8日卒于北京。
1933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翌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8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抗日战争中随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辗转湖南、贵阳、云南,曾一度到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即回国,到苗族地区写生,搜集素材。
1943年在敦煌石窟临摹 、研究古代壁画。
1946年在兰州举办“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同年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49年后三赴西藏,深入生活,写生创作。
他的油画在写实的基础上,吸取借鉴民族绘画及民间艺术的某些手法,注重油画的民族性。
1952-1953年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起稿组组长。
逝后在中国美术馆及拉萨举办遗作展。
作品以人物为主,大都反映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时代感。
代表作有《苗女赶场》、《祁连放牧》、《哈萨克牧羊女》、《开国大典》、《春到西藏》及《千年土地翻了身》等。
出版有《长征路线写生集》、《董希文画辑》、《董希文作品选集》等。
董希文是中国杰出的油画家。
他独具美学特征,明确提出油画中国风的理论,并进行了大胆而多样的探索。
在表现对象的主客现关系上,他吸收了“中国绘画不停留在表而现象的描写,注重表现对象的本质”这一基本因素。
他几次进藏写生,几乎每一件作品都表现了他捕捉形象能力的高超。
但董希文的作品并没有因为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产生生硬说教的毛病。
这是由于他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接近、观察、认识并反映生活。
有人形容董希文的造型功夫是“准”和“狠”。
“准”是说他对生活有热情、有感受,笔下塑造的形象总是精神饱满、富有生气。
虽然运笔纵横,气势磅礴,但造型十分准确。
“狠”是形容他落笔果断,笔笔生动,以有力的笔将复杂的自然现象概括取舍,创造出鲜明、洗练、真实、动人的形象。
无论董希文的“准”和“狠”,都和中国绘画特点分不开。
因为中国画家描写对象,不论写生或记忆,都是经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再通过理解分析,然后运用笔墨突出地去表现。
这种一笔下去,要求形象、质感、生命力三个因素相结合的传神方法,被董希文巧妙地运用到油画中去。
董希文吸收了中国绘画表现单纯的特点。
为了追求造型的单纯,除了光和质的表现外,他更注重量感和结构。
在色彩处理上,他提出“不重色彩的光化作用(条件色)而重本色(固有色)”,强调大色块的运用。
董希文在创作中,大胆舍去色彩的细微变化,用对比鲜明的大块色彩组成画面基本色调,发挥了色彩的感情作用。
董希文在运用大色块时,注重在原色的强烈对比中,取得调和;在原色的平涂中,产生节奏;在原色的交错中发出光辉。
这是从敦煌晋唐壁画及唐宋金碧山水中吸取营养的结果。
董希文还吸收了中国绘画中重规律、重法则的特点。
由于董希文在油画中注意了法则和规律的运用,在造型上除了“准和狠”之外,还做到了“稳”。
虽然他强调用感情作画,但奔放的热情总是蕴含在冷静之中,显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大家风度。
与重规律重法则相联系,董希文特别注意到中国绘画的重意境、重情调和人物画中的重精神气度,重神采风韵。
写意,可以说是董希文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追求的最高理想。
愈到后期,他的这一艺术特点愈加强烈、愈加成熟。
通过西藏写生作品,体现得非常明显。
董希文不仅是我国杰出的画家,而且也是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的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
主张民族化和民族化基础上的百花齐放。
他的艺术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反学院派。
反对生搬硬套外国美术学院学院派的一套。
他认为要解决我国油画的民族化和百花齐放,必须从艺术教育入手,从教学中具体贯彻。
多年来,董希文在教学中为坚持不懈地贯彻油画民族化,作了很多可贵的尝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