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焦菊隐

焦菊隐

(原名承志,中国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
最后更新于:2023-11-29 08:10:37

焦菊隐简介

焦菊隐

焦菊隐(1905–12–11~1975–02–28),中国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

原名承志。

生于天津,卒于北京。

少年时家境贫穷,常以半工半读维持学业。

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任北平市立二中校长、国立研究院出版部秘书等职。

1931年任北平戏曲专科学校(后改名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长,对戏曲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培养了一批京剧表演人才,自己也从中学到了传统戏剧艺术的精华。

1935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3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回国。

先到桂林任广西大学教授,同时参加进步演剧活动,导演了《雷雨》、《明末遗恨》等剧。

1942年初去四川江安,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话剧科教授兼主任,首次将W.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搬上中国舞台。

同年底离校到重庆。

在渝近两年时间里基本处于失业状态,后曾在重庆中央大学等校任教。

此间主要精力放在翻译方面,重要译著有V.I.聂米罗维奇–丹钦科的《文艺·戏剧·生活》、É.左拉的长篇小说《娜娜》、A.P.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还撰写了《论戏剧批评》等理论文章。

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

1947年创办北平艺术馆,第二年艺术馆被迫解散后又筹建校友剧团。

先后导演了话剧《夜店》、《上海屋檐下》,京剧《桃花扇》,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为京剧《铸情记》,都获得很大的成功。

1948年冬进入解放区石家庄,不久又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北京,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兼西语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兼艺术委员会主任。

他的戏剧思想和导演艺术也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

1950年,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老舍的话剧《须沟》,以完美的舞台艺术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展示了现实主义舞台艺术的魅力。

1952年调任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艺术委员会主任。

此后相继导演了《明朗的天》、《考验》、《耶戈尔·布雷乔夫》、《智取威虎山》、《三块钱国币》、《胆剑篇》、《武则天》、《关汉卿》等剧。

他强调以导演为核心的共同创造思想,主张演出集体必须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二度创造”,表演创作中不能忽视“心象”孕育过程,并以深入开掘和鲜明体现人物性格形象为创作目标。

1956年他通过《虎符》的排练,进一步探索话剧向戏曲学习的课题。

在这些剧目的排演中,他把K.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思想与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原则融会于导演创造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导演学派。

作为这一学派的代表性剧目是《茶馆》(1958)和《蔡文姬》(1959)。

在史诗式的剧作《茶馆》中,他有条不紊地处理了几十个人物和片断碎散的场面,以简洁有力的手法刻画人物的个性,运用音响效果渲染时代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情感。

这部作品长期来历演不衰,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并多次出国演出,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蔡文姬》的导演更是在借鉴传统戏曲美学精神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他以精美的舞台艺术形象,充分发挥了剧作的文采诗情、磅礴气势和浪漫主义特色。

 

20世纪50~60年代写了《导演的艺术创造》、《〈武则天〉导演杂记》、《中国戏曲艺术特征的探索》、《守格·破格·创格》、《略论话剧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论民族化(提纲)》等重要文章,集中体现了他创造“中国演剧学派”的理想和追求。

戏剧论著已出版的有:《焦菊隐戏剧论文集》、《焦菊隐戏剧散论》、《焦菊隐文集》(1~7卷)等。

本文标签: 焦菊隐戏剧艺术家

上一篇:陈颙

下一篇:朱琳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焦菊隐》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60582.html

焦菊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