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汪桂芬

汪桂芬

(梨园世家出身,演员)
最后更新于:2023-11-24 10:24:36

汪桂芬简介

汪桂芬(1860-1906年),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小名惠成。

北汉川城关人,梨园世家出身。

其父汪连宝是清道光咸丰年间春台班有名的武生。

桂芬七八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为了糊口到京城春茂堂做了私坊弟子,工老生,兼习老旦。

因其前额较突出,便有了“汪大头”的绰号。

汪桂芬学戏天分极高,到十一二岁就能上台,且能演几出老生、老旦的重头戏。

他十分刻苦地勤学苦练,几年后,他的一副嗓子极为美妙。

其嗓音高亢浑厚,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

其唱腔激昂雄,善于表达激愤慷慨的情绪,演唱悲剧性故事或悲剧性任务时,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而不止是单纯强调其悲苦凄凉的感情,如《文昭关》里的伍子胥和《骂曹》里的祢衡

汪桂芬习用的唱腔和板式有别于其他派别,如《武家坡》中“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一段,各派均用西皮原板,汪桂芬则用西皮散板,来表现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边随机应答的情景。

汪桂芬在宗程的基础上,形成雄劲沉郁自成一格的“汪派”风格,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为老生“后三杰”。

汪桂芬一生演出的剧目很多,代表作有《长亭会》、《文昭关》、《战长沙》、《让成都》、《华容道》、《捉放曹》、《群英会》等。

还有部分老旦戏。

正当汪桂芬在京剧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一次他突然因用嗓过度而“倒嗓”,但他不甘心放弃对京剧的执著追求。

在琴师景泰先生的帮助下,他改习操琴,从此多年为程长庚伴奏。

其间他受程长庚先生耳濡目染,默习其唱腔特点,竟学得一口逼真的程派唱腔。

汪桂芬虽然倒嗓,但他一直没有放弃重新上台的努力,他总是一人悄悄在上海寓所外面吊嗓,不料有热心戏迷发现,大家也偷偷听他吊嗓,但他性情奇特,要在没有人的时候才肯练嗓。

一次,一位躲藏在隐秘地点的戏迷听他唱戏出了神,忍不住叫了一声好,汪桂芬发现有人偷听即停止练嗓,其他的戏迷很恼火,打了那个不小心叫好的戏迷一掌。

此人急忙辩解说:“你们打我自然有理,但我听他唱得实在太好了,不叫出来也会把我憋死!”从这里可见汪桂芬的唱功非凡。

由于他坚持练嗓子,他的唱功又恢复到极佳的状态。

一次,程长庚演《天水关》,上台之前突然病倒。

前后台观众都是冲着大老板程长庚才来看戏的,出现这种情况,如有人出来,既是救场如救火,敢上台的也说明他须有过人的胆识和水平才行。

汪桂芬决定从容上场,只一句“代理山河掌丝纶,运筹帷幄”的引子,就把台下观众镇住了,等到开口正式一唱,活脱脱就是大老板程长庚的声音。

不用说观众甚为满意,就是整个后台也是人人称奇。

观众惊呼:真乃长庚第二也!据说程长庚临死时向汪桂芬面授机宜,告诉他如何让人们像欢迎自己一样欢迎汪桂芬,汪桂芬谨记在心。

程长庚死后,汪桂芬对程长庚的唱腔既有继承又有革新,人们在惊叹他是“长庚再世”的同时,更把对汪派的喜爱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汪桂芬由于生活窘困,身体每况愈下,年仅四十余岁就英年早逝了。

汪桂芬之后,最有成就的是王凤卿、郭仲衡和汪笑侬等人,他们能较全面地继承汪派的艺术。

其他如老旦谢宝云、花脸刘永奎也曾学汪派,也有一定成就。

上一篇:丁是娥

下一篇:小香水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汪桂芬》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60431.html

汪桂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