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名人 > 现代名人 > 曹诚英

曹诚英

(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
最后更新于:2022-10-26 10:20:45

生平简介

1902年出生安徽绩溪县旺川。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

农科,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并留校任教。1934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1937年获得遗传育种学的硕士学位归国,同年回国后,在安徽大学农学院任教授,是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1943年到复旦大学农学院,成为专职教授。1952年,因院系调整,随复旦大学农学院的一部分来到新组建的沈阳农学院任教授。1956年她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1969年回故乡绩溪,1973年因肺癌逝世于上海。

人物小传

曹诚英是中国最早的作物遗传育种的女教授,以前,她只是在她的业务领域中被人所知,后来,随着此间胡适研究的不断加温,胡适与曹诚英的恋情逐渐浮出水面,这才被世人关注。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小胡适11岁。1917年胡适回乡成亲,佩声是婚礼上的伴娘之一,两人初识。佩声喜欢种花草,胡适夫妇到北京后,常写信给胡适,要他寄花籽给她,也不时作些小诗请胡适评阅,两人通信往返,互有好感。

1923年,胡适到杭州休养,曹佩声也在杭州读书。久别重逢,佩声正在心境万分凄凉的当口。却原来,胡冠英。在佩声自己争取下,成婚后不久她就离开了丈夫,就读“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她的婆婆对她十分不满,借口佩声结婚3年未有生孕,让胡冠英续了小妾。曹佩声作出了大胆的反抗——她毅然于1923年春天,与胡冠英离了婚。

曹佩声

曹佩声于192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很巧的是,胡适早年进康奈尔大学,选读的是农学院。佩声师范毕业以后,也步胡适后尘,进了东南大学读农科,直至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然后赴美深造。胡适特意写信给他的女友韦莲司,托她照顾佩声:“她得节俭过日子,还得学英文口语,你能在这两方面给她一些帮助和引导吗?”1937年佩声学成回国,接着抗战爆发,胡适出使美国,佩声远避四川,海天万里,情牵一线。据说佩声曾有长信给胡适,胡适也曾托人带钱物给佩声。

此后曹佩声终身未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佩声任教于沈阳农学院,1958年退休。她曾经委托好友汪静之,将她一直珍藏着的一大包与胡适来往资料,在她死后焚化。这段刻骨铭心的相思,她珍藏了一辈子,死后也随她带去了天堂。

据说曹佩声死后,嘱咐葬在绩溪旺川的公路旁。这是一条通过胡适故居所在的上庄村的必经之路——她是还寄望于在路边与胡适生死相逢吗?斯人已逝,只留下一段持续半个世纪的似断非断的恋情,引人长长叹息。

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她与胡适相互倾慕着,胡适称曹诚英为表妹,曹诚英称胡适为麇哥(胡适小名叫嗣麇)。这对有情人在长大后却未成眷属,有过短暂的浪漫与幸福,更多的是不幸与悲怆。

胡适

胡适屈遵母命于1917年与旌德县江村的小脚闺秀江冬秀结为夫妻,胡适在结婚时曹诚英是四个伴娘中最出众者,就在这次婚礼上相互更为爱慕。胡适与江冬秀之间的结合纯粹是一桩封建式的包办婚姻,因而婚后并不幸福。1919年曹诚英也由其父做主嫁了一个没有爱情基础的丈夫胡冠英。对于这桩婚姻,她留学美国的兄长曹诚克极力予以反对,并劝她继续完成学业,不久离家去杭州就读女子师范学校。其婆婆借口她三年未有身孕,给胡冠英纳了个小妾,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新女性曹诚英怒从心起,于是,在其兄曹诚克的支持下同胡冠英解除了婚约。

1923年4月,胡适因病到杭州烟霞洞休养,曹诚英随之而来。在这里,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是“驱不走的情魔”,是“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胡适诗《秘魔崖月夜》),也是他们一生中最为缠绵热烈的一段恋情,以致有了结晶。

其时,胡适也打算与江冬秀离婚,每当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便大吵大闹,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的脸部,未中。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吓得胡适立刻偃旗息鼓,落荒而逃。同时也受到超等舆论的压力,胡适只有抱憾终生。胡适在《如梦令》中写道:“月明星稀水浅,到处满藏笑脸。露透枝上花,风吹残叶一片。绵延,绵延,割不断的情缘。”胡适是一个获得过三十多个博士头衔的风云人物,却败在了封建礼教之下。在他死后,蒋介石赠送了他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实在是入木三分的写照。

曹诚英的不幸远远超过胡适,正如胡适在《尝试》一诗中所言:“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哪一个,孤身怪可怜。”在曹诚英堕胎后,由胡适推荐于1934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1937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安徽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是我国第一位农学界女教授。1939年,曹诚英结识了一位归国留学生,俩人产生了恋情,岂料江冬秀在男方亲戚中败坏曹诚英的名声,致使男方单独解除婚约,直气得曹诚英要上峨嵋山当尼姑。在其兄曹诚克力劝之下方改变了主意,又兼在美国做大使的胡适来信安慰,还捎来300美金资助生活,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曹诚英对胡适,一直是痴情不改,一往情深,鸿雁不断,相互都品尝着苦涩的婚外恋情。

1949年,胡适不听曹诚英的劝阻流亡到美国,从此两人鸿雁断绝,留下的是无尽的怀念。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曹诚英调到沈阳农学院任教,成为了我国著名的马铃薯专家。事业上的成就改变不了精神上的孤寂,1958年退休后于1969年落户绩溪山城,原想找一处房前屋后能够耕作的住所,自筹资金建一个养猪场、气象台,但这些设想都一一落空。生活上十分清苦孑寂,她写有一首《临江仙》:“老病孤身难寄,南迁北驻迟疑,安排谁为决难题?哥哥长病废,质仰死无知。徒夸平生多友好,算来终日痴迷。于今除却党支持,亲朋休望靠,音信且疏稀。”南返家乡后,难以忘怀的是杨林桥上的美好回忆,然而,于今是物是人非,空留惆怅,一派凄凉晚景。

曹诚英一生的积蓄,都用于家乡的修桥补路上。1969年杨林桥被洪水冲垮一墩,全桥岌岌可危,曹诚英出于对杨林桥特殊的感情,捐资修复,绩溪的乡亲们将她乐善好施的事迹刻记在桥上,更把他们那种刻骨铭心的情缘留存于后世。

创作

1930年:《满庭芳·念西湖游伴》、《少年游·钱塘门外草蓠蓠》

1935年:《踏莎行·绮色佳的秋色》

1940年:《点绛唇·平水轻舟》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卜算子·镇日闲柴扉》

1942年:《好事近·随喜说归依》

1943年:《美人·答汝华》、《女冠子·唤娟娟》、《临江仙·昔娟娟》、《临江仙·瓦薄橼稀墙短》、《西江月·昨日阴寒水涨》

抗战时期:《七绝·梦里西湖纸山看》

1951年:《定风波·送复旦大学学生参军参干》

1952年:《祖国爱我,我爱祖国!》

1959年:《减字木兰花·革命家庭乐不胜》

1961年:《西江月·几日东风呼啸》

1970年:《临江仙·老病孤身何所寄》

1930年:《满庭芳·念西湖游伴》:

湖畔闲行,

湖堤携手,

湖中划艇先争。

歌声相应,

惊起鹭鸥鸣。

饮罢枕岩卧,

分餐后,

慵倚危亭。

联诗句,

称雄抢韵,

个个要先赢。

韶华飞似电,

良辰美景,

过眼流萤。

念当年欢笑,踪迹难凭。

落得销魂回忆,

无人处,

独自思寻。

朱颜改,

衣宽带剩,

谁解此凄凉情?

1930年:《少年游·钱塘门外草蓠蓠》

钱塘门外草蓠蓠,

兢走过湖堤,

孤山顶上,

初阳台下,

同坐听莺啼。

当年春去无踪迹,

空问取黄鹂。

屈指同游飘零星散,

回首不胜悲。

1935年:《踏莎行·绮色佳的秋色》

飒飒西风,

吹将秋老:

溪清瀑浅溅声小;

绿阴渐解瘦枝头,

屏林换上银红袄。

一抹斜阳临湖照;

远山近涧都含笑,

争前问我比西湖,

是谁输却三分俏?

1940年:《点绛唇·平水轻舟》

平水轻舟,

浪花微起翻双桨,

缓吟低唱,

逃出红尘网。

热闹由他,

自在由吾享。

宁孤赏,

懒和人讲:

那些荣枯帐。

约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卜算子·镇日闲柴扉》

镇日闲柴扉,

不许闲人到,

跣足蓬头任自由,

……

(列缺)

1942年:《好事近·随喜说归依》

随喜说归依,

试问此心归来?

烦恼无边难断?

负千般宏誓。

从生冤苦不如侬,

佛不为儿说你教众生难度?

我如何忘已。

1943年:《虞美人·答汝华》

鱼沉雁断经久时,

未悉平安否?

万千心事寄无门,

此去若能相见说他听。

朱颜青鬓都消改,

惟剩痴情在。

廿年孤苦月华知,

一似栖霞楼外数星时。

(见吴万和《我的老师曹诚英》《文汇报》2008年4月27日)

1943年:《女冠子·唤娟娟》

三天两夜,

梦里曾经相见。

似当年,

风趣毫无损,

心情亦旧然。

不知离别久,

甘苦不相连。

犹向天边月,

唤娟娟。

1943年:《临江仙·昔娟娟》

阔别重洋天样远,

音书断绝三年。

梦魂无赖苦缠绵。

芳踪何处是?

羞探问人前。

身体康健否?

起居谁解相怜?

归期何事久迟延。

也知人已老,

无复昔娟娟。

抗战时期:《七绝》

梦里西湖纸山看,一丝杨柳一魂还。

莫道巴山蜀水好,忍看中原发腥谭。

(1988年11月18日沈阳农业大学校长顾慰连教授记起曹诚英教授的诗句,称后两句为于尔任所写。)

1943年《临江仙·瓦薄橼稀墙短》

瓦薄橼稀墙短,

尽多孔隙留全,

恰宜群雀筑巢居。

不妨多结伴,

来去且休拘。

但有一言相约,

从今须切遵之,

莫遣粪草污衣书,

只为人病发,

艰苦费清除。

《西江月·昨日阴寒水涨》

昨日阴寒水涨,今朝下打江风。天低云暗浪腾空,树吼墙摇瓦动。

检点冬衣欲试,残襟破袖须缝。渠知怜室客由穷,剪纸补窓医冻。

1951年:《定风波·送复旦大学学生参军参干》

放下锄头拍拍灰,昂首走上建军台。热血金汤固国土,不负家庭学校

好栽培。众志成城今势定,何愁丑虏跳梁来!指日管教侵略者瓦解,全民同饮合欢杯。

(见《团结战斗的集体——复旦大学“金日成班”班史》第22页,2002年5月内部资料)

1959年:《减字木兰花·革命家庭乐不胜》

老来可喜,

往日穷愁入梦里。

历尽凄凉,

回首当年泪夺眶。

翻天覆地,

党爱人民无巨细。

忘却孤零,

革命家庭乐不胜!

1961年:《西江月·几日东风呼啸》

几日东风呼啸,

催春杨柳千条。

闲花数树白枝摇,

报道春光来到。

渐渐已寒冰解冻,

土层松软如糕。

及时播种莫相饶,

博个丰收可靠。

1970年:《临江仙·老病孤身难寄》:

老病孤身难寄,

南迁北驻迟疑,

安排谁为解难题?

哥哥长病废,

质仰死无知。

徒夸平生多友好,

算来终日痴迷。

于今除却党支持,

亲朋休望靠,

音信且疏稀。” 

江南才女

曹诚英天生丽质,聪敏好学,但生未逢其时,所学到的知识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当年国内学术受政治影响,生物界都以米丘林-李森科的细胞遗传学为宗,魏斯曼-摩尔根主义遗传学被斥为唯心主义,反达尔文学说。曹诚英在美国所学的遗传学是属于后者,遂改研究马铃薯及高粱 。她在马铃薯细胞遗传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培育出为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高产马铃薯。曹诚英天性近文学,在杭州读书时,汪静之、冯雪峰、魏金枝、柔石等在杭州组织晨光社,曹诚英也参加了这个团体,并得到胡适的支持和帮助。她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曾有小部分在《妇女月刊》上发表。

姑侄之情

著名湖畔诗人汪静之与胡适的红颜知己曹诚英都是安徽绩溪人,也都出生于1902年。

汪静之出生于茶商家庭,家境殷实,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富户。当年流行爱好做亲的风俗,汪家与乡里富户曹家,关系不错,常有往来,而且家境实力相当,门当户对。双方家长就相约指腹为婚:若汪家生了儿子,曹家生了女儿,或者相反,就结为亲家,以便延续两家的友谊。结果,汪家生了儿子汪静之,曹家生了女儿曹秋艳(又名初菊)。这就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定下了终身。由于汪曹两家往来较多,汪静之与曹秋艳也经常有在一起玩的机会,他们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料曹秋艳自幼身体不好,经常患病,虽然她的父母到处求医,为女儿治病,但也没有挽救了女儿的生命,在她12岁时,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人间的美好和未婚夫的温馨,就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在曹家,与曹秋艳同龄的还有一位与她祖父同父异母生的小姑母,这就是曹诚英。每逢汪静之到曹家时,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中,除了曹秋艳之外,还有曹诚英,因此汪静之与曹诚英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伙伴,不过长大后,他们则以姑母相称。

1918年汪静之到屯溪安徽茶务学校读书,开始接触新文学。或许是青春的躁动,他写了首情诗寄给曹诚英,表达了他对曹诚英的爱慕之情。虽说曹诚英对这个小伙伴的印象不错,但在当年,她也是被指腹为婚者,不敢超越雷池一步,就以辈分不同而婉辞拒绝了。在这一年,16岁的曹诚英与指腹为婚的乡里富户之子胡冠英举行了婚礼。婚后进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读书。

1919年夏天,汪静之考取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虽然不能与心上人曹诚英结为伴侣,哪怕是常与她会面,也是精神上的最大的安慰。敏感的曹诚英意识到了汪静之的思想动机,就想为他介绍个女朋友,来分散他的纠缠。于是,每逢汪静之与曹诚英约会时,她都带一位女同学一起来,以便给他们搭搭桥。不料汪静之个头矮小,几个女同学都看不上他。

这时的汪静之经常发表诗歌,在1922年还与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组成湖畔诗社,成为诗坛上享有盛名的“湖畔诗人”。他们以创作爱情诗为主,在现代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得到过鲁迅、胡适等新文化先驱者的赞许。这顶诗人的桂冠,终于使他赢得了爱情。曹诚英经过几次为他搭桥失败后,她仍然关心着这位小侄子,又为他物色了一位叫符竹因的同学。本来符竹因也是嫌汪静之个头矮小的,但是她很欣赏他的创作才华,很喜欢他的诗歌,就答应交往。符竹因貌美异常,端庄贤淑,汪静之为之倾倒,全身心地追求她,这对情侣终于在1924年结为伉俪。

1922年曹诚英与胡冠英离婚后,在一次汪静之请她聚餐时,她情绪亢奋,饮酒过多,终于向汪静之吐露心声:“离婚后,真想答应你的求爱,一想到你和竹因,我不能夺人所爱。”这句酒后吐的真言,道出了曹诚英的心声。不过,曹诚英的心,半年后就被胡适所截获,在杭州烟霞洞与胡适坠入情网。她与汪静之的关系仍然是长辈与幼辈的关系。1930年曹诚英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汪静之途经南京去看望她,她的屋里只有一张床,曹诚英以长辈的口吻说:“你睡这头,我睡那头,你给我暖脚吧!”他们丝毫没有产生杂念,汪静之对这位姑母一直是很尊敬的。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院校调整时,曹诚英被分配到沈阳农学院任教。1958年退休后,回到安徽绩溪定居。“文革”开始后,她的身体日渐衰弱,她到杭州的汪静之处,将自己的日记、书信等资料集成一包交给汪静之保管,并且嘱咐汪静之在她死后焚毁。后来有人向汪静之问起这包资料,汪老说:“1973年我得到曹诚英的噩耗后,就按着她的嘱托,烧毁了。”曾有人怀疑这包资料没有烧毁,完全是出于杜撰。试想,在那个大革文化命的年代,谁会有勇气保存这些资料呢!汪静之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更不会有远见舍命保留的,除非那些八代赤贫的无产者才会有这样的勇气!

后人缅怀

2012年9月沈阳农业大学60年校庆前夕,安徽绩溪县旺川村委会给沈阳农业大学寄来画册—《旺川骄子曹诚英》,并向沈阳农业大学建校60周年表示祝贺。文化大革命中,曹诚英回到家乡绩溪,把自己的工资和一生的积蓄都捐给了旺川,资助办学和用于修建桥梁、建设磨米房等。1973年,曹诚英教授在上海病逝后,旺川人始终精心维护着曹诚英的墓地,并将在2012年的10月20日举办纪念曹诚英诞辰110周年活动,届时开放曹诚英故居。当他们知道沈农建校60周年的消息后,赶印了画册,并邮寄到学校。村委会主任曹根生说:旺川人对沈农有一颗感恩的心! 2012年10月20日,曹诚英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在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隆重举行。中国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滁州市副市长刘艳,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吕杰,绩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建斌、柯宁宁等领导出席大会。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吕杰教授向曹诚英教授的故乡赠送《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诚英》等书籍和画册。吕杰校长在讲话中说,曹诚英教授既是旺川的骄子、安徽的骄傲,也是沈阳农业大学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曹诚英教授和他们那一代人为东北地区的农业教育和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永远留在了东北黑土地上。 

本文标签:

上一篇:曾南生

下一篇:曾融生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曹诚英》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5274.html

曹诚英资料

曹诚英画像
  • 中文名曹诚英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安徽绩溪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73年
  • 职业教授
  •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康奈尔大学
  • 主要成就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
  • 代表作品满庭芳·念西湖游伴、少年游·钱塘门外草蓠蓠、踏莎行·绮色佳的秋色

曹诚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