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简介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又译马可·孛罗、马哥·波罗、马哥孛罗,威尼斯共和国商人和探险家。
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大元,担任大蒙古国扬州地方长官三年。
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 之间的海战中被俘掳,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
他的游记让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对东西方的交流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背景
1241年,正值蒙古第二次西征高潮,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帝国军队入侵匈牙利,攻陷首都布达佩斯,于蒂萨河之战大败匈牙利军队,国王贝拉四世逃亡维也纳却被奥地利大公软禁,又劫掠了波兰王国,于列格尼卡战役杀了波兰西里西亚公爵亨利二世后,继而转向攻击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奥地利公国,惊动了正集中在意大利半岛征战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并开始大规模调兵备战。
教宗依诺增爵四世派遣柏郎嘉宾(1180年-1252年)携教宗勅令前往蒙古帝国,以说服蒙古统治者皈依 并停止对基督徒的杀戮。
柏郎嘉宾在哈拉和林见到大汗贵由,向其进谏,贵由于1246年用波斯语回信要求教宗和其他欧洲君主向蒙古臣服。
这封信至今还保存在梵蒂冈。
1247年柏郎嘉宾返回欧洲。
1248年贵由死后,其堂弟蒙哥继位。
1252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失败之后,派遣方济各会修士罗伯鲁(又译鲁不鲁乞或鲁布鲁克)出使蒙古,1254年1月3日罗伯鲁到达和林晋见蒙哥。
1255年返回欧洲。
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进行蒙古第三次西征。
1258年,西征军攻陷首都巴格达,灭阿拉伯阿拔斯王朝。
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但是因旭烈兀因蒙哥死亡而返回蒙古,留下的小部队于1260年9月在巴勒斯坦境内阿音札鲁特战役遭遇埃及 兵团 ,至此蒙古第三次西征到此为止。
除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以外,西亚、中亚、以及中国北部,均已处于蒙古人控制之下。
1259年蒙哥在征南宋时阵亡,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选立为大汗,而忽必烈则在中原开平在精兵拥立下自立为大汗。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为争夺汗位发动战争,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作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早年
马可·波罗具体的出生日期和地点并不是很清楚,当前的说法都只是推测。
大多数历史学家接受的可能的出生地是威尼斯共和国首都威尼斯。
有些传记作家认为,马可·波罗出生在科尔丘拉岛(现属克罗地亚),但没有证据支持。
使用最多的马可·波罗的出生时间是“大约公元1254年”。
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费奥在其出生前就已经出发去做生意了。
马可·波罗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由姑妈和叔叔带大。
曾受过很好的地理教育,学习了许多商业科目(如外国货币、估价、管理货船),但是对拉丁语所知不多。
第一次远航
其父亲和叔叔都是有名的远东贸易商人,同时也是 徒。
两人于1255年出发向东,开始时并非想去中国。
但是一路战事纷发,在1264年碰到元朝派往西方的使者,决定到中国。
1266年,兄弟两人到达元大都,见到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写了一封信给教宗,托波罗兄弟带回罗马,请教宗派人到元朝,告诉元朝人关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第二次远航
兄弟两人回到意大利,此时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刚刚结束,第九次东征正在筹划中。
他们拿到教宗额我略十世给忽必烈的回信,于1271年动身返回中国。
这一次Niccolò带了他的儿子马可。
他们从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陆,然后从陆路辗转于1275年抵达元上都(开平),随后又抵达大都(北京)。
马可的聪明一直非常讨忽必烈喜欢,封他许多官,也派他到各地为元朝皇帝的使者。
马可·波罗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和见到许多比欧洲先进的文化成就。
据他自己说在马可波罗动身回欧洲之前,方济各会神父孟高维诺受教宗尼各老四世派遣,于1291年经海路抵达中国泉州。
1292年,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委托,从泉州出发经海路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伊儿汗国成婚。
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波罗一家人回到欧洲。
马可·波罗一家人回到欧洲后,定居威尼斯。
当地人很喜欢来听他们讲述在东方的经历,但是大多并不相信他们说的奇人怪事。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与 之间的海战。
战败被俘,在监狱里花了几个月讲他在中国的经历给狱友听。
鲁斯蒂谦写出的书是普罗旺斯语,出版之后很快翻译到其他欧洲语言。
由于马可·波罗在给狱友描述自己在中国等地的见闻时,老是说“百万这个,百万那个”,故他被人称作“百万先生”,而这本游记也因此被称作Il Milione(百万)。
在中国、日本等地则被称为《马可·波罗行记》、《东方见闻录》等。
到访大元帝国的真实性
马可·波罗是否到过元帝国,一直惹来重大争议。
大多现代历史学家相信马可·波罗确实到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因为他描述了远东生活的很多细节,如 、大运河、蒙古军、煤炭、白酒、石棉、虎,皇家邮政系统的结构。
他提到蒙元对日本古称,是日本在西方文学里第一次出现;他描述的大都附近的一座桥也较像卢沟桥。
也有学者认为是马可·波罗只在中东黑海遇上多名伊儿汗国商人,从其口中听说华夏、蒙古帝国、日本等地的故事,实际上从未到过距离黑海数千公里之遥的远东多国。
大英图书馆的中国文献部门主管弗朗西丝·伍德曾在1995年出版《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Did Marco Polo go to China ?)》,指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从未提及过缠脚、筷子及万里长城等中国事物,中国官方文献亦 可·波罗家族与中陆有直接联系的纪录,其家族财产中甚至没有任何来自中国的物件,因此推测他根本未到过中国。
2011年8月,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彼得雷拉(Daniele Petrella)教授提出新证据,指出马可·波罗的游记有多个不合理的地方。
例如对1274年及1281年忽必烈两度进攻日本的描述,多次出现了自相矛盾及错误,并且混淆了两次进攻的细节:马可·波罗称,第一次进攻的舰队离开朝鲜半岛后,在抵达日本海岸前受到台风吹袭,但是实际上舰队是在第二次进攻时遇上台风的。
彼得雷拉质疑马可·波罗若亲身目击事件,不可能混淆相隔七年的两件事。
彼得雷拉亦指出马可·波罗对蒙古舰队的描述,与考古团队在日本发现的船舰残骸不符:马可·波罗称蒙古人使用五桅帆船,但是实际上船舰只有三桅帆船。
襄阳献炮是明显有违史实的捏造,他自称献回回炮帮助攻打襄阳,献回回炮的是波斯的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元史和其他资料都有他们的传记引以为证。
此外马可·波罗多次以波斯语描述地名和物件名称,而非使用当地所使用的语言:例如他指蒙古人用称为“chunam”的沥青使船身防水,但“chunam”其实是波斯语的“沥青”,汉语和蒙古语中并无此词。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汉学教授傅汉思在其著作《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货币、食盐、税收方面的新证据》一书中说明:马可·波罗传记中很多对中国的描述是独一无二并且十分准确的,足以证明其真实性。
例如对他为何从未提及长城的质疑,中西方历史学界早有共识,认为元朝以前的古长城那时已经完全残破而不再受人关注,而现今举世闻名的明长城自然尚未出现。
又如对现存的中国文献中为何找不到关于马可·波罗记载的质疑,傅汉思认为是对中国古代文献性质与密度的严重误判,因为即使是同一时期教宗本笃十二世派往中国的特使团,也从未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
傅汉思认为,马可·波罗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详细描述,这在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根本找不到类似的准确而详尽的描述,说明这些独家描述确实来自于他本人的经历。
南开大学史学家杨志玖教授曾在永乐大典残片《站赤》中找到一条记载——“兀鲁得、阿必失和火者,取道马八儿,往阿鲁浑大王位下”,伊儿汗国的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载合赞迎娶阔阔真时,也提到火者等使者,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护送阔阔真的使者名字一致,成为证明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有力证据。
是否懂蒙古帝国语言
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说,他在中国时懂得四种语言,包括它们的字母和写法,但没有明说是哪四种语言,因此,引起后人的揣测。
近代法国人颇节(G. Pauthier)认为,马可·波罗懂得的是汉文、回鹘文、八思巴蒙古文和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波斯文。
但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注释家英国人玉耳(H. Yule)、法国人戈耳迭(H. Cordier),却对马可·波罗懂汉语一说持否定态度。
他们认为马可·波罗懂得的四种语言,应是蒙古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与突厥语(维吾尔语),而没有汉语。
影响
由于教宗特使柏郎嘉宾曾在1246年到达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马可·波罗并非第一个到中国的欧洲人,但是因为其游记而著名,其游记也是当时欧洲人最详细的亚洲旅行记录。
他的经历激发了哥伦布和其他不少旅行家,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基于马可·波罗的游记,还影响了欧洲的地图制作,导致了弗拉·毛罗地图的出现。
传说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欧洲很多东西,如冰淇淋、披萨、意大利面、奶酪火锅、口琴、风筝、恶魔棍。
纪念
威尼斯的机场现命名马可·波罗国际机场。
国泰航空的常旅客计划叫做马可孛罗会。
中国杭州西湖边建有马可·波罗雕像。
扬州建有马可波罗纪念馆。
相关影视作品
他的生平,曾在1979年被日本制成动画“动画纪行 马可波罗的冒险”《アニメーション纪行 マルコ・ポーロの冒険》,中国香港 无线电视台亦有播放,名为《马可孛罗》,故事内容主要以马可波罗17岁到42岁为主线,并以动画和纪录片综合播出的形式呈现,此外其故事旁白会口述马可波罗到过哪个景点的传奇的一生。
1982年,美国与意大利曾经合作的一部电视剧《马可波罗》,日本译作《マルコ・ポーロ シルクロードの冒険(马可波罗 丝绸之路的冒险)》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专属摄影师麦可·山下 (Michael Yamashita),也通过马可波罗的经历, 出版了马可波罗摄影集,和制作了三辑电视节目.
Netflix电视网新剧《马可·波罗》于2014年12月12日周五的下午12:01首播。
故事根据著名冒险家马可·波罗13世纪在中国的经历为原型,展现了一个充满贪婪、背叛、阴谋和竞争的世界。
意大利籍新人罗伦佐·里切米饰演男主角马可·波罗,而中国籍演员朱珠则饰演马可·波罗的心上人阔阔真。
北京出生的演员朱珠因出演沃卓斯基姐弟的影片《云图》而小有名气。
著名演员陈冲和本尼迪特·王也将出演《马可波罗》,分别饰演察必皇后和忽必烈。
主创约翰·福斯克曾担任《功夫之王》《龙威虎将》和《大漠雄风》等片的编剧。
哈维·韦恩斯坦担任制片人。
《权力的游戏》《真爱如血》的导演Daniel Minahan执导《马可波罗》第一季中的两集。
有消息称第一季投资约9000万美元,远超投资5000-6000万美元的《权力的游戏》(第一季),更有传言Starz电视台曾在2012年想在中国拍摄此剧,但因电视尺度问题最终搁浅。
此外,1975年中国香港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也以马可波罗来华的经历改编成武侠片《马哥波罗》,并特意从荷里活邀请李察·哈里逊出演主角“马可波罗”。
此片由张彻导演,并有傅声、戚冠军、施思、郭追、梁家仁、刘家辉、王龙威等联袂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