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儒简介
周廷儒(汉语拼音:Zhou Tingru,1909~1989),中国地貌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9年2月15日生于浙江新登(今富阳市),1989年7月18日卒于北京。
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
1946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48年获硕士学位。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报》副主编等职。
30年代初,曾独自冒险到大理苍山洱海及宾川鸡足山一带进行野外工作。
以后还参加嘉陵江考察队,沿江步行400千米,绘制了嘉陵江曲流分布图;参加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团工作,由兰州沿湟水谷地过青海到柴达木,越祁连山,穿河西走廊到敦煌等地;参加铁道部组织的内蒙古铁路线考察;参加华南地貌考察区划工作。
他与施雅风、陈述彭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划分的思想。
在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工作中任中方地貌组组长,与人合作编写了《新疆地貌》一书。
运用景观分带学说和专门方法研究了中国新生代时期自然地带分异的规律,重建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
写出《中国第三纪与第四纪以来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分化》等多篇论文,同时撰写了《古地理学》(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和《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新生代部分)(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专著。
他与黄秉维等一起参加的“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项目,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他主持研究的“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及其影响评价研究”获1992年国家教委自然科学奖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