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张维

张维

(两院院士、固体力学家、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
最后更新于:2023-06-06 15:11:57

张维简介

张维

张维(1913.05.22 - 2001.10.04),北京市人,固体力学家、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张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获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博士学位,同年在国际首次求得环壳在旋转对称载荷下的应力状态的渐近解。1956年张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张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1955年张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维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中国培养力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三次参加中国科技长远发展规划并任土木建筑水利组组长和力学组副组长,推动了中国某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研究板壳静、动理论。张维主编了《壳体文献汇编》、《力学丛书》和《世界力学名著译丛》等。

张维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维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3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2001年10月4日

职业:固体力学家

毕业院校: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柏林高等工业学校

代表作品:《壳体文献汇编》、《力学丛书》和《世界力学名著译丛》

张维人物生平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5月22日,张维出生于北京市一个税务职员家庭。父亲张图是旧京师译学馆的学员,清末民国初年供职河南安阳县税务局,并兼任家庭教师。张维出生后两年,其父便溘然长逝,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家境清寒。

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张维出生后2年,其父便溘然长逝,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家境清寒。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他5岁入北京小学,11岁考入北京四中,15岁转考至天津北洋大学预科。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16岁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当时学校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张维醉心于数学与物理学,而数学尤为突出。大学期间学业卓尔不群。

1933年,20岁弱冠之际,便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结构工程),获工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张维被分配到当时仍在向西延伸的、贯通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实习,辗转于潼关至西安的潼西段工地,在华阴、坝桥协理铁路施工。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4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学,任结构力学与结构工程助教。在这期间,他开始与力学结下不解之缘。

1933至1934年,美国公布了新版的铁路桥梁规范,张维查阅了大量力学著作和文献,撰写了对该规范内容力学理论根据的探讨论文。该篇论文以其独特的见地在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的报考与录取过程中,受到主审教授的高度评价。

1937年9月中旬抵达伦敦,在当时颇有声望的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皮帕德教授指导下学习,一年后即获帝国理工学院文凭。寒假他到德国进行考察,对柏林高等工业学校特尔克教授的壳体理论研究很感兴趣,并见到壳体理论将会在固体力学和结构工程研究中大放异彩,决定赴德国学习。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学教研室,在特尔克教授指导下进行壳体理论的研究。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张维与陆士嘉在德国正式结婚。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力学教研室助教,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应力分析与弹性波石油勘探等项研究。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0月,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张维在论文中利用特尔克导出的方程,采用渐近方法与贝塞尔函数,在国际上最先解决了圆环壳受任意旋转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求解问题。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9月获准移居瑞士,在当时很有名的埃舍尔-维斯机械厂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师,从事旋转机械中的叉管、圆盘叶片的研究工作,同时等待回国的时机。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之后,张维毅然中止了合同,携妻女从法国马赛港坐船,途经西贡、中国香港 ,历经艰辛,回到祖国上海。

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之后,张维商得厂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不等银行解冻,带着身边仅有的一点钱,在中国驻巴黎使馆的帮助下,全家三人从马赛港坐船,途经西贡、中国香港 ,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上海。他回国后,先后受聘于同济大学、北洋大学,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又受聘于清华大学,与已在清华执教的钱伟长分担全校的力学课程教学。他先后讲授过材料力学、高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以及板壳理论等课程。

1951年起,由于高校院系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张维开始担任行政、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

1952年,他担任三校(清华、北大、燕京)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负责人。

1954年任清华大学建设委员会主任,为三校和清华的基本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2年到1956年,他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

1956年,张维参加制定了中国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并任土水建组组长。

1958年,他筹建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1957年以后,张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先后分工主管教学与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62年,他又参加制定了十年科学发展规划,担任科学发展规划的力学组副组长,与郭永怀、刘恢先等专家一起倡议,并第一次把抗爆抗震问题列入国家规划。

1957年以后,张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先后分工主管教学与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77年,张维重回工作岗位。

1978年,他又参加了八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任理论和应用力学组常务副组长,为中国工程力学学科的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1987-1990年,又担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83年,他受国家教委的任命,出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他率先对学生实行勤工助学制度,对教职工聘任、系科设置、教学计划等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建成深圳大学做出了贡献。

1980年到1987年,他连任两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组长。1987-1990年又担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中国工程院建立,他又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10月4日,逝世。

张维主要成就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5月22日,张维出生于北京市一个税务职员家庭。父亲张图是旧京师译学馆的学员,清末民国初年供职河南安阳县税务局,并兼任家庭教师。张维出生后两年,其父便溘然长逝,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家境清寒。

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张维出生后2年,其父便溘然长逝,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家境清寒。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他5岁入北京小学,11岁考入北京四中,15岁转考至天津北洋大学预科。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16岁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当时学校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张维醉心于数学与物理学,而数学尤为突出。大学期间学业卓尔不群。

1933年,20岁弱冠之际,便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结构工程),获工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张维被分配到当时仍在向西延伸的、贯通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实习,辗转于潼关至西安的潼西段工地,在华阴、坝桥协理铁路施工。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4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学,任结构力学与结构工程助教。在这期间,他开始与力学结下不解之缘。

1933至1934年,美国公布了新版的铁路桥梁规范,张维查阅了大量力学著作和文献,撰写了对该规范内容力学理论根据的探讨论文。该篇论文以其独特的见地在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的报考与录取过程中,受到主审教授的高度评价。

1937年9月中旬抵达伦敦,在当时颇有声望的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皮帕德教授指导下学习,一年后即获帝国理工学院文凭。寒假他到德国进行考察,对柏林高等工业学校特尔克教授的壳体理论研究很感兴趣,并见到壳体理论将会在固体力学和结构工程研究中大放异彩,决定赴德国学习。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学教研室,在特尔克教授指导下进行壳体理论的研究。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张维与陆士嘉在德国正式结婚。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力学教研室助教,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应力分析与弹性波石油勘探等项研究。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0月,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张维在论文中利用特尔克导出的方程,采用渐近方法与贝塞尔函数,在国际上最先解决了圆环壳受任意旋转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求解问题。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9月获准移居瑞士,在当时很有名的埃舍尔-维斯机械厂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师,从事旋转机械中的叉管、圆盘叶片的研究工作,同时等待回国的时机。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之后,张维毅然中止了合同,携妻女从法国马赛港坐船,途经西贡、中国香港 ,历经艰辛,回到祖国上海。

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之后,张维商得厂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不等银行解冻,带着身边仅有的一点钱,在中国驻巴黎使馆的帮助下,全家三人从马赛港坐船,途经西贡、中国香港 ,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上海。他回国后,先后受聘于同济大学、北洋大学,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又受聘于清华大学,与已在清华执教的钱伟长分担全校的力学课程教学。他先后讲授过材料力学、高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以及板壳理论等课程。

1951年起,由于高校院系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张维开始担任行政、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

1952年,他担任三校(清华、北大、燕京)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负责人。

1954年任清华大学建设委员会主任,为三校和清华的基本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2年到1956年,他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

1956年,张维参加制定了中国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并任土水建组组长。

1958年,他筹建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1957年以后,张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先后分工主管教学与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62年,他又参加制定了十年科学发展规划,担任科学发展规划的力学组副组长,与郭永怀、刘恢先等专家一起倡议,并第一次把抗爆抗震问题列入国家规划。

1957年以后,张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先后分工主管教学与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77年,张维重回工作岗位。

1978年,他又参加了八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任理论和应用力学组常务副组长,为中国工程力学学科的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1987-1990年,又担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83年,他受国家教委的任命,出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他率先对学生实行勤工助学制度,对教职工聘任、系科设置、教学计划等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建成深圳大学做出了贡献。

1980年到1987年,他连任两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组长。1987-1990年又担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中国工程院建立,他又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10月4日,逝世。

张维社会任职

1962至1984年期间,他担任教育部工科大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组长。

1980年到1987年,他连任两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组长。

1983至1987年,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主席。

1956至1984年,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957至1982年,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

1979年以前,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之后连续两届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在国际活动中,任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德国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工程教育》杂志编委、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法国里昂中法学院通信委员、德国应用数学与力学学会会员、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

1980至1987年,连任两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组长。

张维获奖记录

1987年,荣获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奖章。

1988年,荣获德国大十字勋章。

1992年10月,当选为教科文组织“思考论坛”成员。

1993年,列入美国《五百世界各界杰出领袖》名人传。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奖等。

张维人物评价

张维院士为人与为学的优秀品质是留给大家的宝贵财富。(清华大学副校长岑章志评)

母校为表达对张维院士的深深怀念之情,特别树立雕像,激励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努力以张维院士为楷模,发扬爱国至上、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秉持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顾利亚评)

师生们都将学习张维学长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爱国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先生的高尚品格为榜样,继承发扬我校土木先辈的光荣传统,抓住土木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一流的土木工程学院而奋斗。(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钱永久评)

不卑不亢、实事求是、量力而为、知足常乐”。(张克澄评)

表示,张维具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献身教育的执著追求,以及宽厚仁爱的大师风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评)

张维后世纪念

2013年12月18日上午,张维诞辰100周年之际,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1号教学楼侧,张维院士纪念雕塑正式揭幕落成。

本文标签: 张维

上一篇:张维迎

下一篇:筠子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张维》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5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