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萧伯纳

萧伯纳

(英国剧作家,评论家)
最后更新于:2023-04-03 09:49:42

萧伯纳简介

萧伯纳

萧伯纳(汉语拼音:Xiao Bo Na;英语:Shaw,George Bernard,1856~1950),英国剧作家,评论家。1856年7月26日萧伯纳生于都柏林一基督教家庭,1950年11月2日卒于英格兰东部海瑞福德郡一小村镇。其母是优秀女中音歌手。萧伯纳中学毕业后在地产公司当小职员。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在《明星报》、《星期六评论》上写了很多关于音乐和戏剧的评论文章。萧伯纳在易卜生影响下,一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并于1891年发表了评论文集《易卜生主义的精髓》。

萧伯纳的第一部剧作,是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如何靠经营贫民窟房产重利盘剥的《鳏夫的房产 》 。2 年后写出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则是对资本主义另一条生财之道的鞭挞和剖析。剧中的华伦夫人出身贫苦,靠开妓院发家后,供养女儿受高等教育,指望 女儿 能 凭身分和教养找个“有钱的男人”,从而跻身上流社会。但却对女儿隐瞒了身世,女儿在洞悉原委后尽管谅解了母亲,却不再接受其供养和教训而自去独立谋生。以上两剧是典型的易卜生式社会问题剧,也是萧伯纳早期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包括这两出戏在内,萧伯纳 1892~1939年共写了51部戏 ,其中除《圣女贞德》是描写法国青年女爱国者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领导农民反抗英军被俘牺牲的唯一一部悲剧外,大都是喜剧或带有喜剧意味的笑剧、闹剧、狂剧以及历史剧、哲理剧、政治幻想剧等,题材、手法虽有变化,讽刺、暴露的精神则始终如一。其他作品有《武器与人》、《康蒂妲》、《风云人物》、《魔鬼的门徒》、《凯撒与克莉奥佩特拉》、《人与超人》、《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医生的困境》、《安德洛克勒斯与狮子》、《皮格马利翁》、《伤心之家》、《回到玛土撒拉》、《苹果车》等。

萧伯纳的世界观较为复杂。作为主张以渐变方式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费边社创始人之一,萧伯纳标榜社会主义,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但又受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唯心哲学影响,相信并鼓吹人类和世界进化是由某种生命力推动的,因而也写过一些像《人与超人》那样不成功的作品。然而,萧伯纳的那些能够反映生活真实、深入探讨人类内心世界的剧作,特别是萧伯纳独特的机智幽默和杰出的语言才能,以及他对欧洲现代戏剧的象征表现、荒诞手法的尝试,都能引人入胜,给人以迪。

萧伯纳于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访问苏联,1933年访问中国和美国。

本文标签: 萧伯纳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萧伯纳》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4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