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简介
格奥尔基·米哈伊洛夫·季米特洛夫(保加利亚语:Георги Михайлов Димитров;1882年6月18日-1949年7月2日),也被称为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季米特洛夫(俄语:Георг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имитров),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
生平简介
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三国际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领导人。1882年6月18日出生,卒于1949年7月2日。12岁辍学当排字工人。1901年当选为索非亚排字工人协会领导人。次年加入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1909年被选为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紧密派社会主义者)中央委员和全国工会同盟司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坚持国际主义立场,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领袖们的叛卖政策以及本国政府对外掠夺的企图。1915年领导保加利亚议会的社会民主党议员投票反对国家战争拨款。1919年5月参与创建保加利亚共产党。1921年率领保共代表团参加第三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同年参加红色工会国际的筹备工作,并任中央理事会执行局成员。1923年同V.科拉罗夫一起组织了反对萨科夫政权的九月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达22年之久,长期担任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国外局委员,继续领导国内革命运动,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作为第三国际和红色工会国际的领导人之一以及巴尔干共产主义联盟的书记,他为各国共产党人的团结及欧洲革命运动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33年3月9日因国会纵火案在柏林被德国警察逮捕。在各国人民声援下,他被宣布无罪释放。
1934年2月去莫斯科,此后一直是保共主要领导人。同年4月被选为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书记,5月进入执行委员会主席团。1935年7~8月,第三国际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他作了题为《法西斯主义的进攻和第三国际为工人阶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的任务》的报告。在这次大会上,当选为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直至1943年第三国际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号召被占领国家的共产党人站到反对侵略者、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第一线,为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作出贡献。他倡议成立保加利亚祖国阵线,领导保共于1944年9月9日举行全民武装起义,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1945年11月6日季米特洛夫回国。次年被选为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1947年12月主持通过新宪法。1948年12月在保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论述了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和作用,提出保加利亚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路线。在这次大会上当选为保共中央总书记。
早年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于1882年6月18日诞生在保加利亚拉多米尔县科瓦切夫齐村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有八个兄弟姐妹,12岁就被迫离开学校到索非亚一家很小的印刷厂当学徒工。1902年他加入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次年该党分裂,他参加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紧密派社会主义者)。
政治生涯
1909年当选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1913年,季米特洛夫被选为保加利亚国民议会议员。1919年5月,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紧密派社会主义者)改组为保加利亚共产党,季米特洛夫继续担任党的领导工作。1923年领导九月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
莱比锡审判
1933年2月27日,震惊世界的“国会纵火案”发生。3月9日,纳粹警察局以“参与纵火”的罪名逮捕了当时正在柏林的季米特洛夫。9月21日,德国在莱比锡开庭审讯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宣称纵火案是纳粹的策划。最终,法院宣判季米特洛夫无罪释放。
共产国际领袖
1934年2月27日到达苏联,受到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接见,经斯大林提议,由季米特洛夫领导共产国际的工作,从1935年至1943年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1943年12月至1945年12月转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际部。
保加利亚领袖
1944年9月9日,保加利亚君主制被推翻,保加利亚工人党和祖国阵线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1945年11月4日,季米特洛夫结束流亡返国。1946年9月,保加利亚举行全民投票,废除了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11月,季米特洛夫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理。1948年12月,保加利亚工人党改名为保加利亚共产党,季米特洛夫当选为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成为保加利亚的最高领导人。
1949年7月2日,季米特洛夫因病医治不愈,在莫斯科逝世,终年67岁。遗体经防腐处理置于索菲亚的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陵寝的水晶棺内供人参观。保加利亚共产党政权瓦解后,陵寝被撤除,遗体下葬普通公墓。
纪念
东欧国家多地以季米特洛夫命名,如季米特洛夫格勒 (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格勒 (塞尔维亚)、季米特洛夫格勒 (俄罗斯)。乌克兰的米尔诺格勒2016年前也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以他命名的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勋章,是保加利亚最高级别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