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曾点

曾点

(“宗圣”曾参之父)
最后更新于:2023-02-10 16:44:31

<a href=/renwu/385.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219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曾点</a></a>

曾点介绍

曾点:字晳,故又称曾皙。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位于今山东省嘉祥县) 人,系儒家一代传人“宗圣”曾参之父,比孔子小6岁,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与其子曾参同师孔子,曾自言其志,孔子颇叹赏。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曾皙被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莱芜侯”,明世宗时尊称为“先贤曾子”。

人物简介

曾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其名为“茂”,被列为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故后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轲之父孟孙激等人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史籍对曾点的记述极少,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与举止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并有“鲁之狂士"之称。

相关记载

《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山村)。

人物生平

曾点先祖是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代,曲烈封于鄫,公元前557年莒灭鄫。鄫世子巫奔至鲁国,去邑为曾。三传至曾点。曾点喜欢弹琴唱歌。信奉儒学。崇拜孔子,父子同师孔子,学习儒家学说,并付诸实践,但未与孔子周游列国。他痛恨当世礼教不行,立志改变现状,孔子认为他是有进取心的狂放之士。

汉明帝永平五年(72)受到祭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为“莱芜侯”;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莱芜侯”从祀孔子。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进为公爵。

对子女教育

曾点夫妇对子女教育之严堪称第一。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曾参说:“参罪大矣!”据《孟子·尽心章》载:“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以上史实被当地人总结、后形成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说。

曾点夫妇教子有方,成效显著,有人告诉他妻子说他儿子曾参在外边杀了人,他妻子仍然织布,不理会报信的人,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干此事。曾参学有成就和他的教育有密切关系。被后人称为教子有方的典型。

死后葬礼

曾点死后,以孝著称的曾参为其举行了简单的丧礼,被历代奉为厚养薄葬的典范。汉代三符在《论侈丧》中说:“南城之家,曾子非不孝。"“南城之家’即指在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曾子县南武山村) 的曾点墓。

性格特征

曾点在谈论志向时,将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据《论语·先进篇》载,他和子路(仲由,字子路)、冉有(冉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坐侍于孔子旁谈论各自的志趣,当孔子问曾点时,正在弹瑟且近尾声的曾点铿的一声将瑟放下,站起来答道:“亦乎二三子者之撰。”孔子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点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叹曰:“吾与点也。”对曾点的想法大加赞赏。等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点向孔子请教这三个人志向的长短时,孔子指出了子路的不谦、冉有的不实、公西华的过谦。

与孔子对话

孔子问:“曾点,你怎么样呢?”

(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和其他三位同学讨论的时候,曾点在旁边悠闲地鼓瑟。孔子听了子路他们三人的报告以后,转过头来问正在鼓瑟的曾点说,曾点,你怎么样呢?说说看。曾点听到老师在问他,瑟音渐稀,接着,弹瑟的手指在弦上一拢,瑟弦发出铿然的响声,然后曾点离开了弹瑟的位置,站起来对孔子说,老师你问我啊!我和他们三个人刚才所讲的不同,我的思想和他们是两样的。这里有一个问题,从这一段描写,我们看到曾点的恬淡、宁静。大家在讨论问题,而他在搞他的音乐,应该是没有听到子路他们的讨论。可是孔子问到他的时候,他又说自己的想法、作法和子路他们三个人不同。可见刚才别人的话他都听到了,这是很高的修养。

本文标签: 春秋战国曾点

上一篇:东施

下一篇:刘卫辰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曾点》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42192.html

曾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