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公亶父

公亶父

(上古周氏族的领袖)
最后更新于:2023-02-10 16:39:20

<a href=/renwu/4170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公亶父</a>

公亶父介绍

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又称周太王。上古周氏族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出土文物武王征商簋中的铭文称其为“檀公”。

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6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bīn)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逐渐强盛,加之周太公“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他住过的地方叫“太王城”,他的墓叫“太王墓”。

公亶父人物生平

公亶父,一名古公亶父,古代周人首领,传为后稷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祖父。公亶父是使周人兴盛的一位重要人物,后武王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周太王,太吴姓族谱中,尊古公为先祖。《诗经·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迁周于岐山之阳的周原和开始翦商的事业,是公亶父两项最大的功绩。

古公亶父执政时,正是商武乙时代,他继承了周祖遗风,继续致力于豳地的开发。他勤于农业,所种田地收成丰美。每年春天,他和妻子太姜亲自下地,不怕劳苦,辛勤耕作。夏日暴雨倾作,他与青壮年一起,加固堤堰,疏浚河道。秋日黄叶飘零,他带领大家收割、打碾、贮藏粮食。冬季大雪纷飞,他忙着走家串户,访疾问苦。

当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屡犯豳地(今陕西彬州市和旬邑县一带)。“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为此,“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周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皆来归附。”

公亶父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竹书纪年》载:“(商王)武乙六年,豳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定国号为周,粗具国家雏形。”

公亶父使周人逐渐强盛起来,奠定了周人灭商的基础。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王季的儿子昌,即周文王。古公亶父是公刘的第九世孙,殷商后期,率部迁到渭河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适宜农作物生长,于是这支氏族逐渐强大起来,灭商建立了周朝。

公亶父主要功绩

公亶父迁周于岐

周人迁移路线

先周从公亶父迁岐到文王建丰,是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先周姬姓氏族与姜姓氏族联姻,并向东发展,为武王灭商准备了条件。其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社会形态则已由居豳时的酋邦模式而进入了早期国家时期。有关这次迁移,其它史书也都有载。据《竹书纪年》记载:“(殷)武乙元年,豳迁于岐周。”陈逢衡谓:“当云那侯亶父自豳迁于岐周。”“武乙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自公亶父迁岐之后,先周历史便发生了巨大变化。

公亶父首先采取了一系列创建国家文明的措施。《周本纪》说公亶父率氏族居于岐下之后。就使国家的存在形式带有亲族关系和地域关系的双重内涵。而公职官员的任命,也开始脱离血缘关系,渐次形成一复杂的官僚统治集团。行政机构的充实和健全,正不断加强着周国家权力的运作。同样,在意识形态领域,亦紧紧适应着这种社会构成和政治秩序的演进,出现了宗庙之祀和家社之祭并重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一套发于家族或宗族、涵盖社会、上达国家的祭祀系统。

公亶父实始翦商

周太王迁岐建国后,“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标志为:周人打破戎狄的包围,获得了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但是,这时戎狄的危胁依然存在,周人的力量也不足以与强殷抗衡。于是太王根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以及自身安全的需要,制定了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即加强与附近各部落的友好交往,东联强殷,西抗诸戎,为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了实现这个联殷图存的目的,太王采取了臣属于商王朝的政策。

公亶父一方面强化着统治阶级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也有效地调整着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公亶父的功业在于使先周部落内部实力得到了充实与发展,而至其儿子王季、孙子文王时,先周部落便开始向外扩展,到武王时,终于推翻了东方强国商朝

公亶父人物评价

司马迁:“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公亶父家族成员

父亲:公叔祖类。

母亲:公亶母。

妻子:太姜。

长子:太伯(亦称泰伯、吴太伯)。

次子:仲(亦称仲雍、吴仲雍)。

三子:季历(亦称公季、王季、周王季)。

孙子:周文王、虢仲虢叔、季简(仲雍之子,吴国君)。

公亶父历史争议

《崔东壁先生遗书》已指出《史记·周本纪》之误,认为“古公亶父”之“古”是“昔”之义。孙作云先生考证:“公亶父”不能称为“古公亶父”,或“古公”。《诗经》四字一句,故在公亶父,前加一“古”字,以足其文。司马迁不察,在《史记·周本纪》中一再曰“古公亶父”或“古公”,这是不对的。

顾颉刚先生《上古史讲义·周人的崛起》中注释曰:“古”,与《尚书》的“旧者稽古”相同,是说远古的意思,不是人名,人名只有三个字,即“公亶父”是周人开国始祖,所以诗才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决不会从中间的太王讲起,公亶父与周太王为二人。谭戒甫先生亦认为古公亶父、太王亶父是二人,一前一后。

王玉哲先生说:“关于古公亶父的史料太贫乏,截止到现在这个问题还难以定论,上面这些说法可以并存,以待博闻。

杨宽先生论日:“公亶父如同公刘、公非、公叔祖类一样,以“公”为尊称。《史记》称为“古公亶父”是不对的,《诗经》四字一句,前加“古’字,是“昔”的意思。崔述《丰镐考信录》称他为太王,是出于文王称主以后的追述。”此论与孙作云先生之说相对应,以“公亶父”之说为确。

至于“公亶父”、“周太王”或“太王亶父”为一前一后的二人之说,显然不妥,应是亶父的不同称谓,无可怀疑。

公亶父人物陵墓

周太王陵是周王朝奠基人,周人先祖古公亶父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镇岐阳村。周太王陵始建年代不详,误传为周幽王墓,万历岐山知县于邦栋始辨正之。现周太王陵墓丘高3.5米,围大约50米。前有清乾隆四十八年邑令平世增立的墓碑一座,高3米,上刻清陕西巡抚毕沅题字“周太王陵”,碑楼、碑座已残,2000年岐阳村重修墓碑。

公亶父史籍记载

《史记·周本纪》。

本文标签: 上古人物公亶父

上一篇:于休烈

下一篇:周元王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公亶父》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41702.html

公亶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