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蔓子介绍
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约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发生内乱,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巴国将军蔓子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裂,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蔓子告曰“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传颂。
巴蔓子人物简介
巴蔓子
巴民族之魂——巴蔓子将军。周武王讨殷商,伐纣王时,“实得巴蜀之师”(《尚书》);“巴师勇锐,歌舞(战阵)以凌(压倒)殷人”。周天子立国,建周朝,封姬姓子弟为巴国君王,统巴人之地,建都江州(今重庆),为当时“南土诸侯王国之首”。
经春秋、战国,巴国出现了一位代表一方的英雄——巴蔓子将军。巴蔓子时期巴国内乱,国君遭受胁迫。蔓子将军曾向楚国国君求援,并许巴国三座城池为酬。内乱平息,楚国使臣来求践约。他委婉、慷慨作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然,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言毕,自刎,满座大惊。
使臣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归。楚王唏嘘:“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礼葬其头颅;巴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
常璩对巴蔓子的壮烈行为深为敬佩,评价说:“若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风淳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汉之含灵,山岳之精爽乎!”。
巴蔓子时代背景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对巴与楚的关系也有较多的记述。从春秋时期开始,巴与楚虽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相邻的两个大国,而在中原各诸侯国的眼中,仍视为蛮夷之国,所以巴与楚常常结成同盟,以维持各自的地位和利益。譬如楚与巴曾联合讨伐位于河南南阳一带的申国,在鲁文公十六年又联手灭掉了位于鄂西(今湖北竹山一带)的庸国。联盟带来的好处,是使双方都获得了壮大。
但巴与楚又经常发生矛盾,甚至相互打仗。譬如双方出兵伐申时,楚文王使巴军惊骇,而导致了巴与楚关系的破裂。《左传》与《华阳国志》都记载了此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则没有详说,总之巴人非常生气,转而出兵伐楚,在津地(今湖北江陵一带)将楚军打得大败,楚文王也因此而病死了。这是鲁庄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发生的事件,到了鲁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77年),巴人又再次伐楚,包围了楚国的鄾邑(今湖北襄阳附近),这次巴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楚国派出了三位能干的将领,击败了巴军。这是巴、楚之间两次比较大的战役,其他各种小型摩擦可能就更多了,《华阳国志·巴志》说“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扞关、阳关及沔关”,就如实地反映了这种状况。又说“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巴国多次迁徙都城并建立了陪都,很可能也与巴楚战争而引起的形势强弱变化有关。
打仗要消耗国力,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最明智的做法仍是以和为贵。战国时期巴与楚曾采用联姻的方式,来改善两国的关系。《华阳国志·巴志》说“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从史料上推测当时巴国可能发生了动乱,或遭到了蜀国的攻伐(当时巴国与蜀国常为争夺盐井而相互征战),巴国将军巴蔓子不得已才向楚国求救。因为两国王室通婚,加上有获得三城的巨大诱惑,所以楚王立即派兵援助,很快就平息了巴国的动乱。接下来楚王便要求巴蔓子兑现诺言,割让三城。巴蔓子是巴国的忠勇之臣,当然不会将巴国的领土拱手送给楚王,于是自刎以谢楚使。
巴蔓子的故事在后世曾广为流传。《宋本方舆胜览》卷六一就转载了《华阳国志》中关于巴蔓子事迹的记述,说施州(今湖北恩施)迄今仍有巴蔓子庙,又说巴人“士颇尚气”,便显示了“有巴蔓子代节死义之遗风”的缘故。《大明一统志》卷六九也转引了巴蔓子的事迹,卷六六说楚“葬其头于荆门山之阳”,巴国葬其身于施州清江县都亭山。《蜀中名胜志》卷十九也记述说,忠州附近有蔓子冢,又说“巴王庙在州东一里,神即蔓子将军也”。此外,传说重庆通远门内亦有巴蔓子墓。这些都说明了常璩《华阳国志》记述的巴蔓子故事,所产生的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巴蔓子相传事迹
巴将军雕像
相传战国中期,巴国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平乱,但他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巴蔓子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在楚国郢都,巴蔓子向楚王说明了来意,恳请楚王出兵。楚王答应出兵,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楚王说:“他什么时候来,你什么时候把军队带走。你看怎么样?”以人质作抵押,在战国时代也是一种外交惯例,目的是取得诚信。但那样一来,时间被耽搁了,巴国的内乱恐怕已经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义。巴蔓子一下急了,对楚王说:“不行!楚王如果怀疑我的诚信,这个兵不借也罢!你如果还相信我,今天就让我把军队带回去。到时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算话!”楚王见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立即出兵。
巴蔓子带着楚军赶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过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楚国。巴蔓子对楚使说:“不错,当初我的确答应过,但那是楚王乘我国遭遇危机强加给我的条件,我作为将军本来就守土有责,岂能私下将三座城池割让给外国呢。尽管如此,当初我答应了楚王,也一定要信守承诺,决不让你这个使臣为难。城不能割,但我的头可以割。用我之头,充我之城,以谢楚王,这样总可以吧?”巴蔓子边说边抽出佩剑,一下将自己的头割下来。奇迹在这时发生了,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史籍记载的情节是,“蔓子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楚国使臣没有完成接收巴国三城的任务,只得将巴将军的头颅带回国去复命。楚王听罢不禁深受感动,说:“假使我们楚国能得到巴蔓子这样忠勇义气的将军,又何必在乎那几座城池呢!”于是下令以上卿之礼埋葬了巴将军的头颅。巴国也为将军举行了国葬,其无头之躯埋葬在国都江州,任后人缅怀凭吊。
民间传说中的巴蔓子将军,既是忠勇爱国精神的化身,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人民重义气,讲诚信,护国爱民,舍生取义传统道德风尚的人格代表。相传三国时代,巴郡守将严颜被蜀将张飞打败,张飞要他投降,严颜就说:“巴国自古以来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将军。”这让张飞深受感动,于是义释严颜。严颜所说的砍头将军就是巴蔓子。此后,巴将军传说一直在巴地经久不衰,其传承脉络如下:最早起源于战国时代,最初以民间口头文学方式流传。公元4世纪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将巴将军传说收入正史,成为该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
明代曹学全所撰《蜀中名胜记》记载“郡学后莲花坝(今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街),有石麟石虎,相传为古时巴君冢。” 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间,巴郡官民多次“修立墓表”、“砌以石”、“行春秋至祭”,明确祭祀巴蔓子将军。清代《巴县志》及民国《巴县志》均记载莲花池为巴蔓子将军墓地。
民国十一年(1922年)川军第一军军长兼川东边防督办但懋辛主持修成墓园并立碑“东周巴将军蔓子墓”,此墓保留至今,渝中区民间称为将军坟。以此为据的巴将军传说也成为重庆民间故事的精华段落。
巴蔓子史料记载
一、据晋朝的常璩《华阳国志》记载:
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籍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二、据清朝道光《忠州直隶州志·卷一·沿革》记载:
周为巴国地。(《华阳国志》: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以子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丰都,后治阆中。战国时,与楚婚。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按周末巴国内乱,将军蔓子求救于楚,许以三城,楚救巴。遣使索城,蔓子刎首存城。相传忠州乃三城之一。又为蔓子故里,故祀名宦并祀乡贤。)……唐贞观八年,以蔓子严颜故,改名忠州。《忠州直隶州志·卷七·武备》亦有记载。
巴蔓子诗人赞曰
穹窿哉,蔓子墓,渝城颠,石封固。
多少王侯将相陵寝穴樵儿,独此屹立两江虹势迥盘护。
头断头不断,万古须眉宛然见。
城许城还存,年年春草青墓门。
君不见背弱主,降强主,断主之头献其土。
又不见明奉君,暗通邻,求和割地荣其身。
惜哉不识蔓子坟。
(清 王尔鉴《巴蔓子墓》)
巴蔓子巴蔓子墓
墓碑上题刻“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
巴蔓子墓位于重庆七星岗莲花池渝海大厦(上海一百商场旁家具商店负一楼)。现存墓碑为民国初荣县但懋辛题,曰“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历代皆有所修葺。现存巴蔓子墓重建于1922年。
巴蔓子生于东周末年的临江城(今忠县)。巴蔓子为保城池而自刎,后人念其忠勇,改临江为忠州。巴蔓子刎首留城处的古城墙位于县城东门。
现重庆巴南区有双忠祠上对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双国士:即指巴蔓子将军和秦良玉。巴蔓子,战国时代中后期人,巴国将军。秦良玉,明朝四川忠县人,明朝末期著名的抗清女将军。
巴蔓子探访古墓
巴蔓子墓,在封闭十余年后,将重新开放。
墓园清明开放
从重庆七星岗的民生路299号附2号一个挂着“利中家具”的门口进去,下行了40步台阶,记者便来到了位于相邻的渝海大厦下的巴蔓子墓所在地。几个工人正在装修天棚,负责现场施工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去年底进场施工的,现在工程已完成了80%,按照渝中区文管所的要求,他们将在3月底完工并接受验收,以保证修葺一新的巴蔓子墓在清明节前对市民与游人开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巴蔓子墓的前面,已拓展出200多平方米的空间,修建为墓园的展示厅和管理用房及游客的卫生间,整个墙面装饰采用灰绿色的文化石,以与原墓室的青石卷拱相协调。展示厅的顶部采用厚重的木质结构,将室内照明与巴渝传统建筑的穿斗风格融为一体。展示厅靠右的墙面,是整面的落地玻璃,既增强了室内的采光又拓展了视觉空间。
充当精神载体
巴蔓子墓呈六边形,其墓前的石碑上刻有“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的字样。墓碑的上款是“中华民国十一年二月吉旦初”落款为“荣县但懋辛题”,但懋辛为辛亥革命名将,曾任熊克武部师长、川军第二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司法部部长。
据史料记载,巴蔓子当年的行为,使楚王深为感动,于是礼其头与楚。而其躯体的埋葬地有重庆渝中区七星岗、忠县城西北、湖北恩施市西三说。关于七星岗的墓园里,是否埋葬着巴蔓子的“真身”,也有人提出过质疑,但更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此墓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具有精神载体的作用。
相传巴蔓子墓始建于战国,后历代皆有所修葺。从王尔鉴(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任巴县———即今重庆———知县)的诗中看,在240年前,巴蔓子墓还处于“渝城颠……年年春草青墓门”的自然环境之中。而近代最大规模的修建就在但懋辛题碑文的1922年,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墓园规模颇大,四周有围墙,里面刻有许多诗文与对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乡闲赵朗云所撰的“霸业久销沉,楚子何曾留寸土;荒坟犹耸峙,将军依旧镇三巴。”
1929年重庆建市以后,拆除城墙,修建马路,巴蔓子墓一段的低谷填高,墓园遂被置于马路的堡坎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返修七星岗一段马路,“加宽再削平”,从此巴蔓子就被掩埋在民生路之下的石拱洞内。
上世纪60年代,由当时的渝中区基层街道文化员提供相关资料,巴蔓子墓被列为文物进行保护。1992年,市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在上世纪末轰轰烈烈的城市开发与建设高潮中,地处特殊位置的巴蔓子墓被林立的高楼所“掩藏”。
还将继续改造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都对改善巴蔓子墓的状况进行不懈呼吁,各级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也多次提交建议,要求保护和修缮。2003年前后,重庆市文物局有关专家在评审通远门城墙修复设计方案时提出,从通远门修建一条展现巴文化的“时空隧道”通向巴蔓子墓,充分展示巴蔓子的史迹,延续历史文脉。这一方案得到了当时渝中区一位区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不少专家的肯定。但基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得到实施。
在渝中区文管所,副所长徐晓渝向记者出示了一本由“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于2009年3月定稿完成的《巴蔓子将军雕塑设计及墓园环境改造工程方案》,徐晓渝对记者说,现在实施的,就是这个方案的一部分。在墓园“环境改造”完成的同时,他们还将在展示厅里布置巴蔓子将军的生平与历代吟诵巴蔓子将军的诗词碑刻,并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布置有关巴蔓子将军的主题书画展览。
英名传遍巴渝
千百年来,巴蔓子将军以身殉国的英雄壮举,在巴渝大地上广为传颂。唐贞观八年,太宗皇帝感念巴将军的忠勇,改其故里“临州”为“忠州”(即现在的忠县)。宋时,人们在忠州城内为巴将军建了一座祠庙,以供后世人瞻仰,该祠早称永贞祠,后称巴王庙。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巴蔓子忌日),忠州城内都要举行盛大的“三月会”以纪念其功绩。据明代史籍记载:“每值会期,旗帜塞巷,金鼓鸣街,彩亭锦棚,相望盈道”。如今,在忠县境内,还有许多以巴蔓子将军命名的历史遗迹与地名。
东汉末年,巴郡临州(即忠县)名将严颜的一句“我州只有断头将军,而没有投降将军!”成为弘扬巴蔓子英雄气概的千古名言,以至抗战时期,面对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的重庆名流在聚会演讲中多次引申———“中国自古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
如今,在朝天门的“重庆历史名人馆”里,巴蔓子将军的塑像被安置在《第一乐章:千古英雄谱》显眼位置。在重庆的许多大型景观雕塑中,凡是涉及到巴渝文化主题的作品,都将巴蔓子的形象摆在重要的位置。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