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名人 > 晋朝名人 > 王珣

王珣

()
最后更新于:2022-10-26 10:20:45

人物生平

步入仕途

王珣出身琅玡王氏,为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最初担任桓温的掾属,与同僚谢玄都被桓温敬重,后转任主簿。当时桓温正进行北伐,军中机要事务都交由王珣处理,军中文武数万人都认识他。 

太和四年(369年),豫州刺史袁真不甘心被桓温指责,被逼承担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的责任,又因朝廷不处理其诉,便叛归前燕。当时王珣亦参与讨伐,于太和六年(371年)平定叛乱,王珣因功封东亭侯。其后转任大司马参军、琅邪王友。宁康元年(373年)桓温死后,王珣调任中军将军桓冲的长史、给事黄门侍郎。 

王谢交恶

当时,王珣娶了谢万的女儿,其弟王珉亦娶了谢安的女儿。虽然与谢氏结成姻亲,却互相猜嫌,后谢安更让二人离婚,王谢两家于是成了仇敌。当时谢安当国主政,在其意愿下王珣被任命为豫章太守,王珣不欲外出远地,便不去上任。后又被任命为散骑常侍,王珣未接受任命,又调任秘书监。 

孝武所倚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其后,王珣调任侍中,很受孝武帝司马曜的倚重。后转任辅国将军、吴国内史,任内深得当地士庶之心。 

太元十五年(390年)九月,王珣被征召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事务。 

太元十六年(391年)九月,王珣转任尚书左仆射,加征虏将军,领太子詹事。 

孝武帝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及郗恢等人就以才学和文章而深受孝武帝亲待,被引为心腹。但王国宝等人此时依附辅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而司马道子与孝武帝关系一度剑拔弩张。孝武帝担心自己一旦去世,朝中必生事端,便分别命王恭和郗恢出任兖州刺史及雍州刺史,殷仲堪司牧荆州,作为外援,而留王珣在朝任宰辅重臣。 

一似胡广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孝武帝为宠妃张贵人所杀,礼仪中的哀册和谥号议定都由王珣所草拟。 当时,王恭入赴山陵,不满王国宝乱政,于是有意起兵杀死王国宝。但当时王珣阻止,称王国宝罪恶未彰,人心皆恶时才顺应人心诛杀他,这就无往不利。当时王恭亦顾虑作为王国宝党羽的豫州刺史庾楷,于是打消念头。王珣却劝王恭静观事变,暂时按兵不动。王恭便放弃除掉王国宝的准备。后来,王恭对王珣说:“最近以来,我看你太像胡广了。”王珣说:“王陵因为在惠帝面前争执,陈平经常在一旁谨慎小心,沉默不语,你只看结果如何罢了。” 

隆安元年(397年)正月,王珣任尚书令。 同年,王恭因获荆州刺史殷仲堪支持,上表陈列王国宝罪状,起兵讨伐他。当时王珣虽任尚书令,但因孝武帝突然被杀,未及写遗诏以王珣为顾命大臣,故王珣只是因偱行事,不发一言。当时司马道子问王珣是否知道王恭和殷仲堪起兵,王珣特意以未有参与朝政,故不会知道二人举兵之事为言。

而王国宝知道王恭讨伐自己,惊惶失措,王绪于是劝王国宝假称司马道子诏诛杀王珣及车胤,以诛除时望,并以司马道子之名起兵抵抗王恭及殷仲堪。但当王珣和车胤前来后,王国宝却不敢杀害二人,反向他们问计,王珣即劝诱他自动解除他军政的权力,从而令王恭休兵。

车胤亦陈说利害,分析一旦王国宝反抗王恭而逼王恭退守京口,若王国宝未能快速击败王恭而殷仲堪却已东下建康,就将受两军夹击。王国宝听后便很畏惧,于是上疏解职并致阙待罪,然而不久反悔,假称获诏官复原职。而当时司马道子亦想息事宁人,将所有罪责都推向王国宝,于是收捕王国宝并赐死他,更以自己有罪过向王恭道歉。王恭及后就罢军还镇京口。 

隆安二年(398年),司马道子畏惧王恭和殷仲堪等,于是听信谯王司马尚之树立外援之言,以王愉为江州刺史,并分豫州四郡由他都督。当时豫州刺史庾楷抗议但失败,于是怒而劝王恭讨伐司马尚之兄弟。王恭听后也想起兵,在得到殷仲堪及广州刺史桓玄的支持并被二人推为盟主后就正式起兵。

司马道子在世子司马元显建议之下决心讨伐王恭,命王珣为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假节。面对桓玄大败司马尚之军,王珣守建康北郊以防备桓玄。同年,王恭起事被平定。王珣便上还符节,获加授散骑常侍。 

病重去世

隆安四年(400年),王珣因病解职。同年五月丙寅 (6月24日),王珣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获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桓玄辅政时,改赠王珣为司徒。 

主要成就

书法

王珣工书法,传世书法作品有《伯远帖》等。《伯远帖》是问候亲友疾病的信札。《宣和书谱》载:“珣三世以能书称,家范世学。珣之草圣亦有传焉。” 此帖经北宋内府收藏,明代董其昌等都曾收藏,为乾隆三希之一。

董其昌称“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顾复在《平生壮观》中说《伯远帖》:“纸坚洁而笔飞扬,脱尽王氏习气。”安歧《墨缘汇观》评称:“有自然沉着之气。”《宣和书谱》称:“其家世学,草圣有传。今不见其草迹,即此真行,已足名家。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而无一笔诡于正,所谓纵任自喜,古雅有余者也。”《宣和书谱》还曾收有其草书《三月帖》,今不存。 

文学

王珣有文集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作十卷)。《全晋文》收录有《奏追崇郑太后》、《书》、《与范甯书论释慧持》、《重与范甯书》、《林法师墓下诗序》、《琴赞》、《虎丘山铭》、《孝武帝哀策文》、《祭徐聘士文》。 

历代评价

时人: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

桓温: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王恭:比来视君,一似胡广。 

桓玄: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虽逼嫌谤,才用不尽;然君子在朝,弘益自多。 

殷阐:君以圭璋,资以明要。少长风流,举契理调。事扰皇家,道在君子。亮诚外内,寄内万里。契同风云,义贯终始。自昔索居,荏苒于兹。五载不觌,何日不思。呜呼若人,奄随化迁。古之遗爱,犹或兴言。承凶怆痛,慨然留连。 

檀道鸾:珣学涉通敏,文高当世。

余知古:温在镇三十年,参佐习凿齿袁宏、谢安、王坦之、孙盛、孟嘉、王珣、罗友、郗超、伏滔、谢奕顾恺之、王子猷(王徽之)、谢玄、罗含、范汪、郝隆、车胤、韩康等,皆海内奇士,伏其知人。 

王夫之:孝武疑道子之专,而徐邈进汉文、淮南之邪说;国宝就王珣与谋,而珣犹有卿非曹爽之游词;在廷之臣胥若此矣。 

沈约:珣颇好积聚,财物布在民间。 

范成大:为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 

董其昌: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轶事典故

短主簿

王珣和郗超都有奇才,受到大司马桓温的器重和提拔;王珣任主簿,郗超任记室参军。郗超的胡子很多,王珣身材矮小。当时荆州人给他们编了几句歌谣说:“大胡子的参军,矮个子的主簿;能叫桓公欢喜,能叫桓公发怒。” 

大手笔

王珣曾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很大的笔,那支笔的笔杆就有屋椽那么粗。醒后,很觉惊异。他对人说:“从这件事看来,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不久,孝武帝逝世,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文采很好。 

不可无年

王珣病重时,一次问王谧:“当世议论家父会以他比拟谁?”王谧答:“比拟王坦之。”王珣于是转身面向墙壁,说:“人真的不能短命呀。” 

哭吊谢安

王珣因与其妻谢氏离婚而与谢安交恶,至谢安去世后,他出京向王献之说:“我想去哭吊谢公。”王献之惊讶地说:“我就是希望你这样做。”王珣被去了谢安的丧礼。他到后,督帅刁约阻止王珣:“大人活着时,不会见你这个客人。”但王珣不理他,直接走进去哭吊,并且哭得十分伤心。 

奕奕悟捷

王珣曾与桓熙兄弟一同乘马出游郊野,同行的人都紧随着桓熙兄弟,唯独王珣独个儿在数十步后跟着,众人都不明白其动机。出游过后,桓熙等人都已经十分疲倦,回程时原先走在前的人都像属官,唯独王珣精神抖擞的在前,时人都赞他的机智敏悟。 

本文标签:

上一篇:王洽

下一篇:王劭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王珣》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2789.html

王珣资料

王珣画像
  • 本名王珣
  • 别称法护、王东亭
  • 字号字元琳
  • 所处时代东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时间349年
  • 去世时间400年6月24日
  • 主要作品《伯远帖》
  • 主要成就书法,为政
  • 籍贯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
  • 官职尚书令、散骑常侍
  • 封爵东亭侯
  • 追赠车骑将军、开府→司徒
  • 谥号献穆
  • 典故大手笔
  • 家族琅玡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