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事件 > 三受降城

三受降城

更新于:2022-10-26 10:20:45

三受降城位于河套北岸,自796年分隶属于天德军和振武军两个军镇。三受降城虽冠以“受降”之名,但却不是为了接受突厥贵族投降而建的,而是外驻防城群体,与周边军镇、州形成中晚唐时期河套内外的防御体系,带有突出的军事驻防性质,同时兼具多种其他功能,如军政中心,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唐朝在三受降城及其周围地区组织垦田,部分地解决了当地驻军的军粮供应和经费开支。自筑成后,又先后为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天德军、振武军等重要军事机构的治所。唐朝立国之初主张不修筑长城,因此大规模构筑长城的活动并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实为罕见。相对而言,三受降城的规模要小得多,且所费人物财力不可同与秦、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西夏和明长城相比,又对悬远人烟稀少的边僵防御起到了积极作用。

681年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温傅起兵叛唐不利遭镇压,唐朝遂斩以二人为首的54名叛唐要员于京师。682年其余部退保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继续复国活动,并频繁袭扰河东和河北等地区,至687年才开始撤出漠南向北延伸,随着后突厥汗国的巩固,自694年起开始南下犯边。时武氏与李氏旧党之争踊跃,唐朝采取先安内攘外政策,奉行退让放任的应对方针,加之不久后契丹和突骑施的起事,及和吐蕃争夺安西四镇,陷入四面作战的困境。685年同罗及仆固等铁勒诸部于漠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起兵响应阿史那氏,唐朝遗刘敬同发骑兵出居延海前往平叛,并于688年将安北都护府自漠北向南迁至同城守捉(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

三受降城皆筑有壅门,708年唐朝乘默啜可汗西征突骑施时遗张仁愿于河套北岸筑三受降城,耗时2个月,并于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以北置烽候1.8千所,711年解琬又奏请裁减三受降城戍兵10万人。营建三受降城之提议初遭唐休璟反对;683年唐休璟也反对放弃丰州(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南),但在张仁愿的反复坚持下,唐朝乃在此筑三受降城。716年默啜遭邻于靺鞨的拔曳固部众所杀,毗伽可汗继位,并开始对唐朝改善关系,此后频繁的战事才停止。加上至840年回鹘汗国亡时,一直未能对唐朝造成较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河套地区基本无战事。

西受降城

西受降城,简称西城,位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内,796年后分隶属于天德军。西城坐落在今内蒙古石兰计狼山山口南,黄河北岸渡口,控扼南北交通要冲,在三受降城中军事地位至为重要。建城伊始,安北都护府就自河西走廊的西安城(今甘肃民乐西北)迁入此城至721年为止,安史之乱之时,又随天德军都防御使被迁移至西城。727年起唐朝在西城设有互市之所,唐朝与突厥在此进行绢马交易。713年因西城南临乌加河,长期受河水冲刷而损坏;722年张说遂弃旧城,在其东侧另筑新城,张说督造的新西城,沿用至813年,后其西南城边再度遭黄河侧蚀而崩毁,唐朝将天德军治所迁移至天德军旧城。此后,西受降城的大城虽毁,小城仍好,留有驻军并未废弃。驻有兵7千马1.7千,安史之乱后有所略减。

中受降城

中受降城,简称中城,位于今内蒙古包头市内,796年后分隶属于振武军,814年转隶于天德军。中城筑城之前,此地原有一座拂云堆神祠,南为黄河渡口金津,默啜可汗时突厥将领入寇,必先诣祠祭醉求福,牧马料兵后渡黄河。张仁愿筑三受降城时,以拂云堆神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4百余里,遥相应接。从722年至749年为止,中城为安北都护府的治所。驻有兵6千马2千,安史之乱后有所略减。

东受降城

东受降城,简称东城,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796年后分隶属于振武军。东受降城构建告竣后,张仁愿便于此置振武军,至745年振武军被王忠嗣迁离。719年唐朝将单于都护府转隶于东城,次年又复置单于都护府。812年东城为黄河所毁,振武军节度使李光进上表修城兼理河防。825年振武军节度使张惟清将东城城址向北迁移,离开黄河,在绥远烽南侧构建新东城。841年至846年间在新东受降城西侧,增建一道月城,以保护饮用水源。驻有兵7千马1.7千,安史之乱后有所略减。

本文标签:

上一篇:冯盎归唐

下一篇:旭烈兀西征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事件《三受降城》的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lswenhua/8513.html

三受降城资料

三受降城图像

历史事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