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晚清时期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说到太平天国的运动就不得不说到它们的战争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太平天国杀进南京有60万大军,北伐却只有2万人?是什么让他们执意北伐,又为何最终失败?
1853年3月,杀到南京城的太平军总数有60万不假,战船近一万艘也有,这在许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的著作中都持此观点。不过,这60万大军并不全是战斗力量,而且是将随军家属(老者、妇女、小孩)全部计算在内;青壮年估计有十来万,但精锐士兵估计6万左右。战船1万艘也不假,毕竟太平天国水营力量基本上都是由民船改造而来,将长江渔船安上两门火炮就是战船,其数量规模不大才怪,但战斗力就堪忧了。
那么,为何能确定这60万大军是包括随军家属呢?在此,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太平天国的两项特殊制度,即是“团营制度”和“圣库制度”。
洪秀全闹革命与陈胜、吴广、刘邦、朱元璋、李自成不同,他几乎是完全无视中国传统之儒家思想;洪秀全既不用其做斗争武器,也没想过要遵守。在洪秀全看来,中国传统宗教与神灵、偶像都是“妖”,都是必须给予消灭之对象;宇宙之内唯一“真神”就是上帝耶和华。
为此,他自创“拜上帝教”,自称上帝二儿子、耶稣基督亲弟弟,代表上帝来到人间“斩妖除魔”,为大伙创建人人平等、生活美满的“人间天国”;天国的一切子民,均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那么,如何才能体现“人人平等”与“按需分配”呢?即是推行“团营制度”和“圣库制度”,大搞平均主义和公有制。
团营首先在金田组建,这既是一个生活组织,也是一个军事组织。但凡参加拜上帝教的群众(基本上是全家、全族参加),根据性别、年龄,组建“男营”、“女营”、“男馆”、“女馆”、“牌尾馆”,各司其职,人尽其力。
既然全部教徒已经分别进入各“营”、各“馆”,参加革命前家中田产及值钱东西均已贩卖充当起义“资金”,那就得建立一个专门管理大伙钱财的机构,即是“圣库”。当然,参加革命了,钱财就不是自己了,而是一律充公;平时所需之粮、油、盐等则一律由“圣库”按照实际拨给。
可以说,太平天国起义,是全家、全族闹革命的典范,这是其他农民起义所不具备的特点。
1853年1月,罗大纲、林凤祥等从岳州出洞庭湖,攻克武昌,这是太平军兴起以来攻占的第一座省会城市。武昌是华中重镇,有“九省通衢”之称,是长江流域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南京。太平天国在武昌继续推行“团营制度”,城中居民一律编入各“营”,太平军数量顿时涨到百万级别。
太平军是1853年1月攻克武昌,2月离开,3月攻入南京,4月北伐。所以,这就是所谓的60万大军之由来,将战斗力量、老者、妇女、儿童等一律算上了。按照五口之家计算,可投入战斗之力量,估计就是10万左右。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军事上实际负责人,可以节制西王以下诸王。杨秀清不是一般人,烧炭出身的他却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善于谋划,更善于治军。与石达开、李秀成等将领随意扩充军队,大量招募天地会、散兵游勇用,甚至是地痞、流氓不同。杨秀清搞“精兵路线”,军队在精不在多,这也就是为何杨秀清时代太平军一两万人就敢西征,且攻到武昌之原因。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如果将武昌、南京两地的青壮年都编入军队,估计也就20万人。不过,真正具有战斗力量的不多,算是精锐的满打满算就6万。为何如此说呢?要知道,太平军蓑衣渡惨败后,广西老兵不过四千人,湘南招收天地会五六万,总计约7万。但是,从湘南一路杀向长沙、岳州、武昌、南京,太平军也损失不少,尤其是长沙一战,萧朝贵都阵亡了。所以,定都南京后堪称精锐的就是广西那几千老兵,以及湘南入伙的五六万人;其他新加入或者被裹挟而来的新兵,需要训练,更需要“思想改造”,不能立刻投入战斗。
可以说,杨秀清能派出2万精锐北伐,已经是所能出动战斗力量之极限了。要知道,太平天国的重头戏——西征,也就是四万左右。
所以,太平军杀入南京有60万(全体成员),北伐时只出动2万,其原因就是兵力缺乏,实际可用之战斗力量太少。那么,既然可用之兵如此稀少,为何太平天国还要执意北伐呢?
太平军北伐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将清军的包围南京的兵力吸引走,减轻南京的压力;二是以精兵搏一把,万一成功了呢?至于西征的目地则很明确,第一也是吸引清军西调,减轻南京的压力,第二是扩张地盘,有地盘才有兵力和财政收入,才能缩小太平天国与清朝的实力差距。第三是为了控制长江中游,巩固长江下游。
因为自古以来,北方王朝想要灭掉建都在南京的政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顺长江东下,一举攻破金陵城。历史上的江南王朝里面,坚守最久的是南宋,其次是东晋。这两个南方政权的战略就是以襄阳为中脊,以江汉为缓冲,串联东吴和西蜀,形成一条完整的防线,让北方政权无处可击。
太平天国当时实力偏弱,虽然号称有五十万之众,但实际上能打的人,估计不超过十万。这些人如果不西征,傻不愣登的待着南京跟江南大营死磕,怕是死的快。而只要西征,纵然力量有限,可能打不到襄阳,但只要能打到武昌或者安庆,再收复淮南地区,先达到三国时期东吴或者南北朝时期南陈政权的程度,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北伐为何会失败?
从战争角度看,其北伐失败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洪秀全志不在远,北伐不过是剽掠之举。早在太平军克南京时,林凤祥等原天地会会众即引兵扬州,欲入河南,并向洪秀全建议,以为河南“进可窥幽燕,退可据武昌,入蜀滇”,建议控制、并建都河南。而洪秀全考虑到河南少水无粮,易为敌困,且顾忌与杨秀清的权力斗争(建都河南则南京一带则受制于杨),选择建都南京(改江宁为天京)。这时的洪秀全已“无志远出”,从他给林的诏书中即可见端倪,洪诏林“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略地,靡时日”。北伐军后来难获支援也与洪秀全的态度密切相关。
其二,太平军不得天时。太平军早期颇有斩获,直至攻克陈留进抵开封城下,太平军一直占据着战场主动。而在兵临开封城下时,本已势在必得,但接连遇暴雨天气,“风雨交注,城外壕水,深至数丈”,林凤祥不得已采纳吉文远的建议,撤围开封,转而奔袭朱仙镇。清军“万难支持”之开封城,竟赖天时得以保全。而这一役竟成了扭转战场形势的关键。林凤祥未攻克开封,只得另谋辗转渡河,却一路遭清军截击,林部渡河者仅二万余众,兵力已分。
其三是林凤祥的战略决策失误。在渡河之际,有将领建议林凤祥趁清军尚未集结完毕,奇袭天津,以获取战场主动,但林凤祥坚持认为应该先取怀庆,控制黄河。但林部因暴雨被迫渡河之际,就已疲惫不堪,且正如上文所述,大水阻碍了部队集结,林部围攻怀庆的部队仅仅两万余众。林凤祥在怀庆采取“长围久困”之法,然而清知府余炳焘率众据城死守,林军虽得以久围怀庆,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围困怀庆五十余日而未破城。相持之下,战争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等到清军主力胜保部援军赶到,太平军就陷入了被动,太平军将领吉文远就是在此役中中流箭战死。而与此同时,清军也在酝酿对林部的反包围。自从怀庆被反包围之后,太平军与清军就已攻守易势。虽然后来太平军战胜了胜宝,稍稍稳定了局势,但毕竟不能挽回大局,之后津沽的相持与直隶的困守都像是在做困兽之斗,最终难免败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