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汉语拼音:Yiling zhi Zhan;英语:Yiling, Battle of),三国时期蜀汉章武二年(222),吴军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地区挫败蜀军进攻的战役。
又称猇亭之战。
章武元年七月,刘备自统大军攻吴,为关羽报仇,企图夺回荆州。
孙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领兵5万拒蜀军。
陆逊见蜀军求胜心切,地形于己不利,采取先让一步、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令所部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长江东岸)一带,据守有利地形,疲惫蜀军。
二年二月,刘备率蜀军进至夷陵、夷道(今宜都)一带连营,坐镇猇亭指挥。
蜀军频繁挑战,吴将急欲迎击,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
刘备埋伏8,000蜀兵于山谷,派吴班在平地扎营,企图诱吴军出战。
陆逊识破其计,仍不与战。
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
蜀军远道出师,速决不成,且营地分散,天气暑热,兵疲意懈。
闰六月,陆逊鉴于时机成熟,决定转入反攻。
先以火攻破蜀军一营,继令水军封锁江面及夷陵道,分割蜀军于大江东西,火烧连营,克营40余处,蜀军死伤惨重。
刘备领余部趁夜突围退向秭归(今属湖北),并令人阻塞道路以断后。
陆逊为防曹魏袭吴,未派主力追击。
刘备退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次年四月病故。
夷陵之战是由防御转为反攻的一次成功战例。
蜀汉国力大损,孙吴也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又继续联合抗魏,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再持续4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