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内圣外王”的完人,后世无人能及。
但是,从相关史料看,事实未必是这样。
“百子”之说,应该源自《诗经·大雅·思齐》里的诗句:“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说,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他“积德行义”达到了哪一个境界呢?
薰育、戎狄前来攻打他,想得到他的财物,他二话不说,将自己的财物拱手相送。
薰育、戎狄得寸得尺,继续前来攻打,想得到他的土地和民众。
他的民众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想与之拼死决战。
他却息事宁人,甘心献出自己的土地和民众,非常高调地对民众讲了一通大道理,劝民众接受戎狄的奴役。
他说:“民众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能为他们谋利益。如今戎狄为了获得我的土地和民众发动了战争。但民众属于我和属于他们,又有什么区别?民众为了我去打仗,那我这个君主就等于是用民众的性命换来的,我怎么忍心?”
他阻止了民众的对戎狄的抗争,带领着自己的亲属,悄悄地离开了豳地,渡过漆水、沮水,越过梁山,到了岐山脚下定居。
豳地民众惊觉古公亶父逃离,赶紧扶老携弱,渡过漆水、沮水,越过梁山,追赶到了岐山脚下,重新成为他的民众。
豳地民众这种“穿越万水千山也要追随你”的壮举,惊动了其他国家的民众。
这些国家的民众都认定古公亶父是个了不起的仁君,也纷纷前来归附。
古公亶父的势力因此迅速壮大了起来。
古公亶父的正妃太姜是个非常有贤德的女人,她一共生了太伯、虞仲和季历三个儿子。她处处以身作则,严格教导儿子,让他们在品德行为上不犯一丁点儿过错。
太任也是个非常有贤德的女人,她在生儿子昌时,“有圣瑞”——出现了圣人降生的瑞兆。
古公亶父惊喜坏了,连连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一听这话,感觉父亲话里有话,这明明就是想要传位给昌的节奏啊。
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哥俩离家出走,逃到了荆蛮之地,和当地人融合在一起,纹身剪发,主动让位给季历,好让昌从季历那儿接位。
这样,古公亶父去世后,季历理所当然地继位,是为公季。
公季继承了父亲传下的仁德,专心推行仁义,遍服诸侯。
西伯遵循祖辈、父辈留下的成规,真诚地推行仁义,尊老慈幼,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投奔,这其中有闳夭、伯夷、叔齐、太颠、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等,真个是名士云集,济济一堂。
这个时候的商纣王神智昏乱,为政残虐,重刑辟,有砲格之法。
有崇氏(今陕西户县)国君崇侯虎偷偷向纣王告密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纣王不由分说,命人把西伯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北)。
闳夭等人急坏了,赶紧搜罗美女、良马、珠宝、财物,厚赂纣王。
纣王见到了美女,眉开眼笑,搓着手说:“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
他不但赦免了西伯,还赐以弓箭斧钺,让西伯拥有专征讨伐邻近诸侯的权力。
甚至,他还乐呵呵地把崇侯虎给卖了,说:“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重获自由后的西伯,想和纣王做一笔交易: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砲格之刑。
纣王想也不想,一拍大腿:成交。
西伯回到岐山,整顿兵马讨伐崇侯虎,但他闭口不谈私人恩怨,而是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发表宣言说:“余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余将来征之,唯为民。”
民众心悦诚服,兵卒士气高涨,一下子就灭掉了崇国。
诸侯有了争议,都不约而同地来找西伯作裁决。
虞、芮两国的人,有了争议不能解决,前来找西伯。
他们到了周境,看见到耕田者都互让田界,民众都尊重长辈,不由得自生惭愧,互相检讨说:“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他们握手言和,互相谦让而去。
诸侯听到这件事,奔走相告,兴高采烈地说:“西伯盖受命之君。”
西伯受此鼓励,信心大增,而且,实力也不允许他低调。他积极开疆拓土,攻伐犬戎、攻伐密须、攻耆国、攻邘国,连战连捷,国土面积大增,把国都从岐山下迁到丰邑。
殷朝的祖伊大感恐惧,提醒纣王要严加提防西伯。
纣王不以为然地说:“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
周武王九年,伐纣行动开始。
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
在横渡黄河时,有一条大白鱼跳入了武王的船中。
武王俯身拿起白鱼祭天。
晚上,有一团流火自上往下降,到达武王的营帐顶时,聚积成乌鸦状,颜色赤红,发出“魄魄”声响,摄人心魄。
有八百个诸侯不约而至,相聚于盟津。
群情振奋,众诸侯都攘臂高呼:“纣可伐矣。”
但是,武王却说:“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于是,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分头散去。
过了两年,太师疵、少师彊仓皇逃入周地求生,告诉武王,说纣王昏乱暴虐滋甚,杀比干,囚箕子。
伐纣战争,正式打响。
武王聚集了各路诸侯,在牧野一举击溃了纣王七十万大军。
纣王心死如灰,登上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武王挥军进城,亲自向纣王尸体射了三箭,然后下车,用轻吕剑击纣王的尸身,用黄色大斧斩下纣王的头颅,悬挂在大白旗上。
大功造成,武王分封功臣谋士,师尚父为首封。
然而,《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在记载“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时,特别提到“康叔封、厓季载皆少,未得封。”
这是一个让人觉得非常奇怪的现象。
可以想象,生长子伯邑考的时间就更早了。
这就很令人感到恐怖了。
九十岁的老妇人,还怎么生子?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记:武王准备兴兵伐纣,伯夷、叔齐叩马劝谏,说您“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武王之所“父死不葬”就急吼吼地兴兵伐纣,可不就是急于为父报仇吗?
《楚辞·天问》里因此而慨叹说:“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
还有一个细节要注意。
后来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皇帝苻坚被羌人姚苌杀害,他的族孙苻登即皇帝位后,就将苻坚的牌位车载于军中,并命令将士在长矛镗甲上都刻上“死休”字样,反复与姚苌展开生死较量。
苻登的做法,与武王何其相像。
所以,武王伐纣,是专为复仇而来。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看《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武王克殷成功后,他所实施的“亲自向纣王尸体射三箭”、“用轻吕剑击纣王的尸身”、“用黄色大斧斩下纣王的头颅”这一系列行动,我们才不会感到突兀。
要不,武王自称仁义之师,以有道伐无道,他在取得天下后,难道不应该宽宥对手?以向天下彰显仁德?
孟子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但对比一下过去的汤克夏,仅仅是放逐了夏桀而己。
而武王却把已经死去的纣王碎尸枭首,若不是有夺妻之恨,就是有杀父之仇。
要知道,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
商王的控制力仅限于王畿。附属国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而我们也知道,战争是需要成本的。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说纣王是听信了崇侯虎的谗言——“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四》里说的更扯:纣王重刑辟,有砲格之法。西伯闻之流涕叹息。
这两种说法都不大着调。
《尚书大传》雅雨堂刊本直接一语道破天机:“西伯既耆,纣囚之牖里。”
“既耆”,今本《尚书》作“戡黎”
即耆也称“黎”,在现在的山西长治市南,与商地连壤。
“西伯既耆”,那是在向商的中心地带进攻了。
即是这样,纣王就必须有所反应了。
《左昭四年传》中记:“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
“搜”,可以理解为检阅军队,也可以理解为用兵。
这里,应该理解为用兵。
《楚辞·天问》里有提到:“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意思是说:圣人的德行相同,结果却异,梅伯被剁成肉酱,箕子佯装疯狂。
其实,这个“梅”通“某”
即“梅伯”就是“某伯”
有人可能会问,《天问》又有提到“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这里为什么不为尊者讳了?
但这里的“西伯”是指的是周武王。
最后补充一下,武王克殷商之后不久去世,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幼,周公不得不亲践天子之位,摄政治理天下。
很难想象,武王已经九十三岁,而他的嫡长子还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