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来以为祺贵人是被甄嬛算计了,谁知。看到最后却发现,她是被自己的亲爹“算计”了。尽管她爹也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可事实就是事实,若没有她爹在背后推波助澜,祺贵人根本不会死得这么快。
祺贵人的父亲与甄嬛的父亲原本是好友。在原著中,她们还是一墙之隔的邻居,甄嬛的大妹妹玉姚与祺贵人的哥哥有婚约在身。因此,两家的关系十分亲厚。
祺贵人进宫后,皇后见祺贵人胸大无脑,又颇有几分姿色,觉得这是一枚好炮灰,自己一定要善加利用,让她好好为自己效劳。
当时,皇后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明敌华妃,另一个就是暗敌甄嬛。皇后的计划是:等拿下了华妃,再集中火力对付甄嬛。
甄嬛不仅有相貌上的优势,酷似纯元,而且,还十分聪明睿智,又懂得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假以时日,甄嬛必然前途光明、不可限量。倘若再生下个皇子母凭子贵,就愈发了不得了,彼时会比华妃更难对付。
所以,皇后要未雨绸缪,时刻保持战备状态。手中的秘密武器一定不能少,而安陵容和祺贵人就是她储备好的最佳武器。尤其是头脑简单的祺贵人,必要的时候,可以对甄嬛发动“自杀式袭击”
比如“滴血验亲”事件,祺贵人就是被皇后扔出去的一枚炮弹。这枚炮弹不出意外的话,可以把甄嬛炸得粉身碎骨,倘若成了哑弹或不幸在自己的阵地上引爆了,那最多也只是把祺贵人炸毁,皇后横竖是在安全地带,随时可以撇清关系、全身而退。
安陵容与祺贵人原本就是甄嬛的“好姐妹”,都不用皇后去刻意安插接近了,只要在原地保持不动就可以。彼时,把一些关键情报以非常隐秘的方式传递过来就行了。
最初,皇后让额敏去搜集年羹尧和华妃买卖官职的罪证,也只是皇后个人的意愿。后来竟也成了皇帝的意愿。额敏一见“帝后同心”,都要绊倒年氏一族,更加放心大胆地干事了。
只要扳倒年氏一族,不仅自己可以加官进禄,光宗耀祖,就连自己的女儿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倍受皇恩。果然,额敏的第一步棋走对了,除掉华妃和年羹尧以后,不仅自己得到了重用,自己的女儿也从一个小小贵人晋升为“嫔”
从此,额敏更加坚信:听皇后安排没错的,皇后的意思就代表了皇帝的意思。于是,又开始了第二步——帮皇后除掉甄嬛,以及治罪她的父亲甄远道。
原著中,甄嬛也有一个手握兵权的哥哥。扳倒年羹尧后,甄嬛的哥哥便成为了后起之秀,这也令皇帝十分忌惮,他不想让甄嬛的哥哥再成为第二个年羹尧了。所以,打压要趁早。
再加上甄嬛构陷华妃纵火,又逼迫华妃撞墙而亡的事,让皇帝对甄嬛更加怀恨于心,此时正愁找不到借口打压一下她的气焰呢。恰好皇后设计甄嬛误穿纯元故衣一事,皇帝便顺水推舟,将甄远道降罪判刑,外地流放了。虽然甄嬛因怀孕暂时躲过一劫,可事后还是去了甘露寺修行了。
从此,额敏父女更加受到皇帝与皇后的信赖与倚重。而额敏父女也更加坚定了“要听皇后话、跟皇后走”的信心与决心。
然而,正应了那句话:“事不过三”有了前两次的甜头后,额敏就该适可而止了,若不然,物极必反,甜头后面就只能是“苦头”
正所谓,“得意忘形”,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哪里会顾及那么多?所以,当皇后授意额敏尽快帮自己说服皇帝——立弘时为太子时,额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他看来,这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弘时是“皇长子”,目前又被皇后抚养在膝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嫡长子”自古帝王立太子,都是首选“嫡与长”,其次才是“贤”
所以,弘时做太子是迟早的事儿。自己不过做个顺水人情而已。可是,恰恰因为额敏的这个行为,才彻底惹怒了皇帝,自此将他打入“不友好臣民”的黑名单。
甄嬛回宫后,顺利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母凭子贵,站稳了脚跟。之后,甄嬛便多次要求皇帝重审一下她父亲的陈年冤案,还父亲一个清白。
当年的事是被祺贵人的父亲额敏告发的,又有“真凭实证”,皇帝再三推诿说:没有正当理由不好再反查旧案了,涉案人员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只为了还甄远道一个清白,弄的整个朝堂人心惶惶划不来。甄嬛只得作罢。
然而,令甄嬛万万没想到的是,原本皇帝要放过额敏,可额敏却偏偏“地狱无门自来投”,居然主动撞在了皇帝的“枪口上。”
某一日,皇帝来永寿宫闲坐,与甄嬛说起了额敏上本请求:为国本考虑,皇上应该立弘时为太子了。
甄嬛一听,趁机煽风点火道:“说这话的人,就该乱棍打死,皇上春秋鼎盛,怎么就早早议起国本来了?”甄嬛言下之意,提议立太子的人不是在变相诅咒皇帝早死么?
一旦立了太子,就等于确定了未来的新帝,那些--必会盼着老皇帝早死,以便扶持新皇登基。也好实现他们各自的政治抱负和“被承诺下”的高官厚禄。皇帝是在九龙夺嫡中胜出的,自然知道其中利害。所以,怎么可能早早地为自己埋下炸雷?
立一个太子,就相当于给自己确立了一位政敌和竞争对手。他的父皇之所以没有事先立太子,就是怕自己的皇位被人觊觎,然后想方设法把他架空——最终成为一个大权旁落的名义皇帝。
而额敏呢,却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居然在这个时候提议立太子。皇上岂能不怀恨在心?
皇帝对皇后的行为也有所耳闻,皇后宜修为了能让皇帝早一点立弘时为太子,不断在幕后操作运营,拉拢朝中大臣为弘时拉选票。其中为首的大臣就是额敏。这无异于在皇帝背后捅刀子啊,皇帝怎能甘心坐以待毙?反击是一定的了。
于是,皇帝又玩起了借刀--,先答应玉娆会重启甄远道的旧案,之后命纪检委的人员去查一查额敏的“问题”不管哪个官员,最怕查了。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上级要查你,就不怕查不出问题来。毫无悬念的,额敏最终被“罪证确凿”、锒铛入狱了
为了釜底抽薪,皇帝与弘时断绝了父子关系,让他永远失去了做太子的机会。宜修也被禁足景仁宫,从此彻底打入冷宫。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此一来,祺嫔还会有好下场么?说到底,还是额敏思虑不周,跟随了皇后,错打了算盘,以至于让全家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