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1],我知之矣:知者过之[2]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3]。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中庸之道。
[2]知者:指智慧超群的人。知,通“智”,智慧,聪明。
[3]不肖者:柔懦的庸人,与贤者相对。
【翻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在天下实行,我知道原因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实行的时候超过了它的标准,而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达到它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为人所明了,我也知道原因了:有德行的人要求过高,做得太过了,没有德行的人要求又太低,没有做到。这正像人们没有谁不吃不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解读】
智者过,愚者不及
中庸之道不行于世,使得孔子感到十分凄凉和无奈,他在感慨的同时,也开始追问其原因,经过一番思索,他认为,中庸之道之所以慢慢衰落,如果从人自身的角度上来看,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智者过,愚者不及。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太多太多的“聪明人”,他们在别人面前处处想要表现自己,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他们不认可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不接受其他人好心的劝告和批评。这样的人自以为是,处处要显现出自己高别人一等,想要寻求一种鹤立鸡群般的虚荣心的满足。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不言自明的,他们往往画蛇添足,做事情做过了头,过分地卖弄自己所谓的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导致事物的发展趋势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让自己陷入了不利地位。
这些人智力过人,然而,他们为什么以悲剧的下场告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奉行中庸之道,不懂得把中庸之道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法则。他们不知道,中庸之道要求人的聪明才智要自然而然地发挥和运用,而不是故意去显示流露,要求一切行为都要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不要盲目行事,事情要做到恰到好处。要记住,聪明是为了留给自己用的,而不是要显示给别人看的。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奉行中庸之道的法则,掌握好适度原则,免得造成过犹不及的悔恨。“聪明人”做不到中庸,那么,是不是愚笨的人就可以做到中庸了呢?他们做事情绝不会过了头,肯定会循规蹈矩,不会画蛇添足。
孔子认为,这些人一样不会达到中庸之道,因为“愚者不及”。他们虽然不会像聪明人那样过分行事,但是由于他们的智力有所不及,所以无法达到中庸之道的至高境界和人生层次。如果把中庸定格为一个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往往做事太过分,走得太远,偏离了中庸这一点,到了点的右边;愚笨之人虽然不会越过中庸之点而到达右边,也永远无法把自己定位在这一智慧之点上,他们永远只能在这一点的左边,这一智慧之点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中庸之道所要求的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就是秉持中正,无过而无不及,或左或右,或过或不及,都偏离了中庸之道。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之中,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已经被植入了我们的无意识领域,它根深蒂固地左右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可是,这种判断往往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思维定式就是:在左与右之间,在进与退之间,没有中间地带,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行得通,不允许有别的选择。就如同我们做一道选择题一样,只有[1]和[2]两个选项,其他都是错误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他们不知道,在左和右中间,还有一个中间位置,在进和退中间,还有一个平衡之点,并且,这正是中庸之道所秉持和坚守的一点,这一点,是充满了人生智慧和深刻哲理的一点。
可悲的是,一些人被这种非左即右、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所禁锢,很少想到还有一个“第三空间”的存在,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而这条路,就是秉持中庸之道,它才是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的正确选择。聪明之人太“聪明”了,愚笨之人的智慧又达不到。看来,孔子的担忧不无道理。
贤者过,不肖者不及
一个人能不能体悟到中庸之道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处世法则,不仅对其在智力方面有所要求,而且在品行方面也有一定的标准。只有两方面都做到了,才真正有资格有能力去奉行中庸之道。
如果从智力上说,太“聪明”或者过于愚笨之人,是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的至境的,那么从品行上来说,太过“贤德”或太过“不肖”也与中庸之道这种最高层次的境界无缘。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贤者过,不肖者不及”的含义所在。
如果一个人的品性败坏,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因为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人生最高层次的智慧和境界,它不仅是一种人生哲学和处世法则,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和境界提升的不二法门。人生智慧的获取需要端正的品行作为根基,处世法则的运用也需要高洁品性的指引和濡染,只有这样,两者才会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换言之,一个道德品行低下的人,即使再聪明,他也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生境界,也不可能有令人敬仰的功绩伟业。同时,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智慧,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才能够感悟到它的智慧与深刻所在。
品德败坏的人往往做事情没有分寸、偏执极端。他们大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一己之私而胆大妄为。这样的人,只会离中庸之道越来越远,因为他们违背了中庸思想的本意,不懂得秉持中正,不偏不倚,也不会把中庸之道作为人格修养的法则去奉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离中庸之道越来越远,也就是离自己的人生悲剧的发生越来越近,最终,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既然不肖者不能达到中庸之道的至境,那么我们做到对待一切人和事都非常宽容,都不去计较,也就是说做到“至善”,是不是就能够达到这种人生境界呢?孔子告诉我们,这种人和这种做法同样是不行的。因为他们虽说是贤者,但是他们过了,也就是“贤者过”,与中庸无缘。
的确,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具有高尚的品行和人格操守,要求我们有较高的人格修养和人生境界。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误解了其中的含义,不要以为这是中庸之道要求我们要做到“至善至德”。也就是说不分善恶、不计美丑,对待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持一种宽容的标准。其实,这正是中庸之道所不赞同的,所以孔子才说中庸不行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贤者过”。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贤德之人,你固然应该品行高尚,尽量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不去做那些损人利己的丑恶之事。但是,也不应该太过贤德,不能对待世间丑陋的事情充耳不闻,置之不理,用所谓慈悲为怀的“伟大心胸”去包容那些卑鄙之人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贤人,也是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的,无法体悟到中庸之道的智慧所在。他们不懂得让他们的贤德在自己的理性的智慧支配之下去发挥其人性美好的光彩。
这样,他们虽然心诚意善,但有可能做了不是出于本心的恶事,而且对此还一无所知,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悲的。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弄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怎样做才是真正践行中庸之道,才会让自己的“贤”不知不觉变成了“不贤”,这是我们应该警惕和觉察的。
因此,如果我们想达到中庸之道这一人生境界,就要理性地运用自己的贤德品性,不能过了头,否则就有可能成了“恶”,离中庸之道就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