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
东汉初期,汉光武帝刘秀派军队镇压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冯异是刘秀的一员将领,对刘秀很忠心,打了不少胜仗。
有一年春天,由于缺少军粮,赤眉军首领樊崇不得不带领几十万起义军官兵离开长安,向西挺进。但由于刘秀的军队在天水一带拼命阻击,起义军只得退回长安。到了冬天,为了筹措粮食,又引兵东进。
刘秀派冯异前往阻挡,在华阴一带与起义军相持了60多天。冯异要另外两个将领邓禹和邓弘与他配合,从东西两面夹击起义军。但两人却不听指挥,坚持要正面攻击,结果被起义军用诱兵之计打得大败。
冯异只好率主力去营救,但由于士兵来回奔跑,精疲力尽,加上又饥又饿,还未布置好阵容,就遭到起义军的迎头痛击,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处溃逃。死伤3000多人,冯异自己连战马也丢弃了,只身逃回营寨。
冯异恨极了,发誓要报此仇。退到回溪(今河南洛宁),收集残部共几万人,派人与赤眉军约定时间,决一死战。
冯异先把一支部队伪装成赤眉军埋伏起来。决战这天,当两军对垒相持不下时,伏军趁机出击。起义军分不清敌我,自相残杀,结果遭到重大损失。
剩余的十几万人马,逃往宜阳,又被刘秀重兵包围,眼看粮尽力竭,为寻生路,只得投降了刘秀。
战斗结束,刘秀下了一道诏书给冯异,说:
“你打败了赤眉军,立了大功。开始虽在回溪遭到挫折,但最后却在渑池大获全胜,可以说是在东面失去的东西,在西面却得到了,我向你表示祝贺。”
后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里却得到了胜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汉书·冯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