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无敌的故事
东汉末年,东吴最后一个皇帝是汉献帝。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挟持到了许都,让汉献帝封他作了丞相。
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收罗人才,实力不断壮大,先后削平了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
这时,东吴的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兄长孙策的事业,据有江东之地,实力也不弱。曹操知道自己缺少水军,而孙权又据有长江之险,暂时无力征伐,就一方面给孙权封官,一方面又威胁孙权把儿子送到许都当人质,以示臣服。
孙权一时不知该怎么决定,便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送人质,有的反对,弄得孙权仍左右为难。
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知道后,说:“你兄长曾有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你何不将周瑜召来询问?”
孙权听了,马上派人把周瑜召来京城。周瑜坚决反对向曹操送人质,并力劝孙权不要屈服于曹操,说:“现在大王继承了父兄开创的伟业,应该实现他们的遗愿。我们据有江东六郡之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兵精力足,人心安定。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那末我们就所向无敌。如果把人质送给曹操,那就等于向曹操称臣,今后就只能听从他的摆布和要挟了。”
吴国太非常赞同周瑜的意见,便嘱咐孙权尊重周瑜的意见。
孙权本来就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给曹操当人质,听了周瑜的分析后,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坚决拒绝了曹操的无理要求。
后来,“所向无敌”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力量所达到的地方,没有任何力量与之匹敌,形容无往而不胜。
所向无敌出自:《三国志·周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