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难追的故事
五代时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请求北方契丹的支援,契丹主耶律德光亲自率军大败唐兵,册立石敬瑭为皇帝,国号为晋。石敬瑭与契丹主商量由一个儿子留守太原,契丹主亲自挑选,看中了石重贵。而后,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约定为父子关系。这种关系不久就随着契丹的入侵结束了。
天福七年(942年),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即位,史称出帝。石重贵不善治理国家,又遭遇严重的旱灾和蝗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皇太后李氏多次训诫出帝,出帝都听不进去,等到外族入侵,晋国已是不堪一击。
开运元年(944年)春,契丹进犯晋国,出帝石重贵率军抵御,又派人致书耶律德光,请求重修旧好,被耶律德光拒绝。双方屡屡交战,晋军节节败退。十二月,晋将杜威、李守贞、张彦泽等以其军叛降于契丹。耶律德光派张彦泽率领先锋骑兵2000人进入京城,屯兵于明德门外,京城陷入一片混乱。张彦泽派人送信给太后李氏,述说晋军已经投降,问她:“我有一个梳头婢女偷了一个药囊逃到晋国,现在人和药囊还在吗?”太后看到书信,知道晋国江山将要完了,就与出帝一起准备自焚而死,宠臣薛超劝阻了他们。
出帝召来学士范质,对他说:“杜重威为何如此辜负我!昔日先帝起兵太原时,想选择一个儿子留守太原,契丹皇帝看中了我。他们应该比较了解我。你为***写降表,说说过去的事,也许能让我们母子活下来。”
范质为出帝草写降表。石重贵自称“孙臣”,称呼耶律德光为“翁皇帝”,表示自己全家低头认罪,等待处理。
范质又为太后草降表,自称“晋室皇太后新妇李氏妾”。上表说:“张彦泽率军进城,承蒙皇帝阿翁降书安抚,先皇帝当年处于危难时,皇帝阿翁亲自征战,挽救了石氏,立了我晋朝社稷。不幸先帝去世,嗣子继位,没有好好治理国家,兵结祸连,终于到今天这个地步。过去的事已经发生,驷马难追。今蒙皇帝阿翁的抚慰,对我们有再生之恩,今上表请罪。”
耶律德光接到出帝和太后的降表,回信说:“你们不必忧虑,保证你们有一个吃饭的地方。”
耶律德光降出帝为光禄大夫,封为“负义侯”,命人将他们遣送到黄龙府去。耶律德光派人对太后说:“我听说石重贵不听从母亲的教诲,而到了如此地步,你可寻求自便,不要与他同去黄龙府。”太后回答说:“重贵侍奉我很恭谨。他所犯的过失,是违背先帝之志。他此去黄龙府,幸蒙大恩大惠,得以保全性命与家室,母亲不跟着儿子,还能归于何处呢?”
于是,太后与皇后等举族跟随出帝北迁往黄龙府去。
后来,“驷马难追”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既成事实,不可挽回。
驷马难追出自:《新五代史·晋书·高祖皇后李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