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宛城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损失,他最中意也是最好的继承人曹昂战死,也是因此他的夫人,也就是将曹昂抚养长大的丁夫人与曹操断绝关系,再也不愿回来,除了曹昂之外,还有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最终,寡不敌众被杀,曹操一夜之间损失了继承人和一员大将,真的是损失巨大。但是在当时,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人,那就是曹丕,曹丕当时其实也在而且年纪还很小,为什么他却一点事都没有?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宛城之战简介
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
曹操听说典韦战死后,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
曹操正妻丁夫人得知曹昂战死后而痛哭,所以她便大骂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丁夫人其后怒而回其故乡。尔后曹操曾亲自回丁夫人之故乡找丁夫人,抚摸丁夫人的背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可丁夫人默不作声,曹操走到门前问,跟我回去,行不行?丁夫人依旧默不作声,二人关系从此断绝。后来曹操病重,自认为时日无多,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脩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宛城之战规模不算大,未能改变北方之局势,但对于曹氏家族而言,影响却是极为深远。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假设曹操不带其来宛城,曹昂得以不死,或许不会有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
2、曹丕为什么没事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宛城之战对于曹操而言,是非常惨烈的一战。在这一战中,他自己被流矢所伤,其坐骑也倒在了乱军之中,若非有人让马,可能一代枭雄会就此殒落;他默认的继承人,也就是他的长子曹昂,彻底倒在了这个战场;他的心腹爱将典韦,也为了给他拖延时间,白白丢了性命。抛开对曹操色欲熏心的谴责,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件“离奇”的事情,那就是曹操最终的继承人曹丕,也参与了此战,却毫发无伤。
《典论·自序》中记载:“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意思是说,天下大乱之时,曹操为了让曹丕有自保能力,教导他骑射。于是曹丕六岁能开弓,八岁能骑射,得到了随曹操征战的机会。宛城之战的时候,他的哥哥曹昂、堂兄曹安民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年仅十岁的曹丕,却顺利逃亡,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结合上下文来看,在曹丕的认知中,他觉得年仅十岁的自己,能在宛城之战中顺利脱身,主要是因为自己骑箭比较好,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小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曹操本身就是一个高手,他曾独自一人刺杀宦官张让,被张让的手下发现并包围之后,他也能一路突围而走,全身而退;曹昂是被曹操当作继承人培养的,可谓文韬武略,既然曹丕能精通骑射,曹昂自然不会更差;典韦更是著名的大力士,仅是面相就能震慑不少敌人。
也就是说,抛开曹安民不谈,其他人都绝对不会比曹丕武艺更差,所以曹丕能够顺利脱身,根本不可能仅是因为骑射技术高超。那么为什么其他人要么受伤,要么阵亡,只有他能全身而退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两点猜测。
3、曹丕毫发无伤的原因
一、不起眼,没人关注
张绣发动宛城之战,主要目标在于曹操,所以曹操是最容易被集火的人,也是最可能在这一战中受伤的人。而不管是典韦也好,曹昂也好,如果他们只一心突围的话,或许可以非常轻松的逃脱。但是,他们二人,一个是曹操长子,一个是曹操保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抛开曹操不管。于是曹昂在曹操的坐骑受伤后,主动献马,于是死在了乱军之中;典韦则为了给曹操拖延时间,选择了死战,哪怕张绣军退却,他也会主动与对方冲突,于是身受重创,力战而亡。
可是曹丕不一样,他仅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不承担什么责任,只要顾好自己就是了,想要突围的话,要轻松的多。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在战场上出现一个十岁的小孩,不应该非常起眼才对吗?张绣趁机将其除掉才更能出气吗?但是,史料中提到,汉末三国时期,人均寿命仅三十岁左右,因此军队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童子兵”,如果曹丕混在其中,应该是不会引起他人关注的。
二、此战有阴谋
这一说法,参考马伯庸的《三国机密》,其中设想到,此战曹丕的母亲卞夫人,为了上位,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曹操的继承人,于是提前派人与张绣勾结,令张绣在这一战中,务必要除掉曹昂。但是,如果只对曹昂一人下手,太过突兀,也容易引起怀疑,所以明面上,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对准了曹操。因此曹昂战死,曹操受伤,典韦作为曹操的保镖,也力战而亡。可是曹丕是卞夫人的亲儿子,卞夫人不可能难为他,所以年幼的曹丕,反而顺利逃脱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