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灭亡后,那些宫女去了哪?结局如何?
清代的宫女,都是上三旗贵女,但清代灭亡后,没人会娶她们。她们有4个去处,自愿去青楼、被男人玩弄还算好结局,绝大多数的际遇都很惨。
1912年,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自此清代灭亡,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正式结束。
大家欢呼雀跃,紫禁城的宫女们却发了愁。
清代的宫女,大多非富即贵。她们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费尽千辛万苦挤进紫禁城,只为飞上枝头、光宗耀祖,结果还没开始,大清就亡了。
这就好比,你费尽心思进了大厂,还没来得及一展身手,结果大厂黄了。
这事,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好在,溥仪宣布退位后,还在紫禁城住了12年,一直锦衣玉食,也需要宫女伺候。唯一的差别是,以前负责他衣食住行的是大清国库,如今是民国政府。
但1924年,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皇宫,自此,清代的宫女被尽数清出紫禁城。
这些宫女去了哪里?
她们的命运如何?
为何非富即贵的她们,出宫后,连流浪汉都不要?
要解释这些事,我们需要先来了解清代宫女的选拔制度。
清代宫女的选拔
在清代,选宫女,也是给皇帝挑女人。
清代有2套选秀的体系:一套是选妃嫔,要求八旗出身,名门贵族,条件苛刻;一套是选宫女,要求宽松,要干活,但也有机会一步登天。
比如我们熟知的令妃,最初就是一个小小的宫女,被乾隆看上后,一跃成了皇贵妃,掌管六宫,死后被追封为皇后。
和其他朝代的宫女相比,清代的宫女很特殊,她们基本上非富即贵。
清代选宫女的程序,又叫内务府上三旗选秀。
简单来说,就是上三旗的千金们,每年都要参加采选,被选中了就进宫当宫女,没被选中才可以自行婚嫁。
《养吉斋丛录》:若选宫中承直伺应之人,则唯内务府三旗,于每年正月备挑一次,他旗不与。
从难易程度来看,选妃嫔的程序很严格,光家世就能淘汰99%的人,对个人容貌、身材要求也很高。
令妃的家世不弱,父亲也是乾隆的臣子,和普通百姓比,那就是人上人。
但这样的家世,连选妃的第一关都过不了。
和选妃相比,选宫女的程序就简单多了。
家世要求没选妃那么苛刻,相貌体态过得去,身体没有异味,没有明显伤疤,没有生疮,基本上都能顺利入宫。
我从史料中翻到了几个对宫女采选的评价,大家看看原文就了解,只要没有残疾、没有生疮、没有体味,就能选中:
“镶黄旗明勋佐领下,应选看女子为闲散人福维之女,名大妞,蛇年十三岁。 并无生疮气味,满洲瓜尔佳氏女子一名,并无妃嫔姐妹是实,为此佐领明勋、骁骑校永福领催纯嘏保、光绪二十七年”
“镶黄旗延祥管领下,应看女子为披甲人松荣之女,名三妞,牛年十三岁,并无生疮味亦无残疾。 汉军披甲人福顺之女,名三妞,牛年十三岁,并无生疮气味亦无残疾。”
其实,无论是妃嫔还是宫女,只要皇帝喜欢,都可以收入麾下。
因此,很多家世过不了选妃关卡的贵族女孩,就会选择入宫当宫女,抄近道接近皇帝,博取一步登天的机会。
当然,这些女孩也没有选择的机会。
根据祖制,宫女每年选1次,上三旗的女儿都要参加采选。她们长到13岁,就必须被登记在册,在17岁之前参加采选。
就算你不愿意入宫伺候人,第一年托病不去,第二年、第三年还是得去参加采选,根本逃不掉。
换句话说就是,清代贵族的女儿,必须先被皇帝挑选,只有皇帝不要,才能自行婚配。
这些女孩入宫前,都是被家里娇惯的千金,但进了宫门,她们就必须学会看人脸色。
宫女是需要干活的。
运气好的,被分去伺候皇帝,近水楼台先得月。
运气次一点的,被分去伺候妃嫔、公主,日子也比较好过。
运气差的,可能直接被分去干粗活。
很多宫女都有飞上枝头当妃嫔的梦想,但真正实现的,少之又少。一般,到了25岁,宫女就会被释放出宫,成家生子。但也有不少宫女,还没到25岁,就被逐出宫去,被赶出去的宫女,基本上都犯了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奏案》就记载了不少宫女被赶出去的原因:
比如,道光三年,翊坤宫宫女二名口角,互相詈骂,乾清宫总管将其斥退出宫。
再比如,道光十九年,延禧宫宫女大妞因偷窃丝线,被主管太监板责,并驱逐出宫。
再比如,道光二十六年,宫女二妞,因与同伴女子口角打架,被驱逐出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如果你能在后宫安稳等到25岁,被释放出宫,说明你至少干活利索、品质良好、还有一身本事,还存了很多年银子,基本上不用为后半辈子发愁。
但清代灭亡的这一批宫女不一样。她们还没做好准备,天就塌了。
那么,问题来了。
这群宫女,后来去了哪里?
她们的命运如何?
宫女的最终结局
说实话,清代灭亡后被遣散的宫女,命运是最悲惨的。
她们之中,好一点的孤独终老,绝大多数颠沛流离,还有人被打包卖进官府。
入宫前,她们家世不凡,可出宫后,连流浪汉也不愿意娶她们。
其一,家世好的,孤独终老是最好的结局
前文提到,清代的宫女非富即贵,都来自内务府上三旗的家庭。
当然,这种非富即贵,是相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的。
宫女和宫女之间,富裕程度还是层次不齐的。
内务府上三旗的家族,都受皇帝供奉,是入宫当奴才的后备队。
但有些家族,能官至四品;有些家族,却只能当庄家农户,或者披甲人。
这种身份的差别,基本上决定了她们的人生走向。
官员家的女儿,进宫后可以伺候皇后、妃嫔,能拿更多的俸禄和奖赏,就算清代灭亡了,她们也有自己的小金库,回到家族也不必看人脸色。
当然,出宫后的她们,境遇和入宫前完全不同。
入宫前,她们是被娇惯的富家小姐;
出宫后,她们是留在家里吃白饭的小姑子。
家里人也会安排她们嫁人,但基本上不会成功。
一方面,她们的身体已不符合生育,好人家不愿娶。
但凡有经济实力的宫女,都在皇宫里干了很多年。
此时的她们,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可能没办法生孩子了。
而在宫里,她们毕竟是下人,吞声多年,心情郁结,基本上都身体不好。
大家都不敢保证,她们一定能顺利生娃,好一点的人家,都不会冒这样的风险。
另一方面,她们眼界太高,难以安心过普通日子。
宫女虽是皇宫里的奴才,但吃穿用度还是比外面好多了。
她们见惯了好东西,得不到,便成了执念,出宫后,很难安心过普通日子。
眼光高了,就不愿意将就,不愿意随便嫁人,这一来二去,大部分的宫女,都在家里待成了老姑娘。
这是宫女们最好的结局了,虽然孤独终老,但衣食无忧。
如果家族比较有人性,后辈们也会照顾这位长辈,不至于无人收尸、无人祭拜。
但只有极少数宫女,才能拥有这种生活。
剩下的人,大多命运悲凉,颠沛流离。
其二,家世差的,去大户人家当妾室。
内务府上三旗中,能当官的是少数,剩下的宫女,基本上都会选择嫁人。
只是,她们都当不了元配,只能去大户人家当妾室。
大家可不要觉得,当妾的日子很舒坦,只要以色侍人即可。在古代,妾室也是下人,没有半点尊严,元配可以随意打骂她们,甚至可以把她们卖给青楼。另外,她们的丈夫也会把她们送人。
简单来说,妾室在古代就不是人,而是一种财产。
如果你选择给别人当妾室,就不要希望男人给你撑腰。在古代,宠妾灭妻,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是真的要打板子、进监狱的那种。
如果可以选择,这些女孩,宁可在家里孤独终老,也不愿意给人当妾。
只惋惜,没有伞的孩子,必须要学会自己找伞。
她们没办法生育,能找到最好的伞,就是男人的庇护。
对于被遣送的宫女来说,如果真能给人当妾,也算后半辈子衣食无忧,若能生下儿子,没准还能争一争家产,也算一种盼头。
当然,能过上这种生活的,也是极少数。
其三,去富贵人家当下人,当教养嬷嬷。
绝大多数的宫女,都会继续从事“服务行业”,去富贵人家当下人。
她们伺候过难缠的妃嫔、公主,学过苛刻的皇宫规矩,是伺候人的一把好手。
清代灭亡时,还有很多王公贵族,依然保留旧式规矩,他们很乐意聘用宫女,因为她们都经历过严格的礼仪训练。
可以说,能当上宫女的,都是服务行业的佼佼者。
雇佣这些人在家里干活,当教养嬷嬷,还能培训其他仆人,顺带过一把皇帝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宫女们只要愿意工作,还是能找到对口工作,然后靠着劳动养活自己。
其四,被坑蒙拐骗,被卖青楼。
这是最悲惨的一种命运,也是绝大多数宫女的命运。
在女子无才的思想下,这些女子,基本上没有对世事变迁的敏感度,对于她们而言,清代灭亡就在一瞬间,根本来不及准备。
按照旧例,宫女出宫,内务府要记档案,籍贯、家庭、地址、最后的去处,没有人敢打她们的主意。
但大清都亡了,这最后一批宫女的去处,便没有人关心了。
于是乎,人贩子们打起了主意,连哄带骗地把一大批“无知少女”,全部拐进青楼。
大家应该看过清代女人的照片,那长相,真是一言难尽。
但实际上,这可能是照相机成相的问题,像素太低,光变扭曲,长得很好看的人,也会被拍得很丑。
据史料记载,容貌也是入宫的标准之一,长得不好看的,根本不会被选中。
比如康熙三十三年选宫女,查验粮庄诸女孩时,71人中没有一个好看的,当差的佐领摇头,一个没选,71人全部落选。
宫女全部落选,这样的事情,每年都在发生。
因此,能进宫当宫女的女子,相貌基本上都达到了及格线。
以上是宫女最主要的结局。
除了以上4种,还有一些宫女会选择出家,常伴青灯古佛,极个别会找个普通百姓嫁了……
但无论她们如何选,都逃不掉颠沛流离的命运,因为清代灭亡之后,就是混乱的民国。
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别说她们了,就算你有权有钱,在那个饱受欺凌的时期,也难以过上真正安稳的生活。
和过去的宫女相比,这最后一批宫女的结局,真的是最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