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战国,匈奴人非常猖狂,经常骚扰边境,掠夺财物,你还没出手呢,匈奴人已经骑着快马回到家了,各国拿匈奴也是没有办法,但是这时候除了个能人,就是李牧,很多人都知道赵国的大将李牧大败匈奴,这个事情其实还是非常值得称赞和炫耀的,这对各国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大家也知道匈奴人非常的难打,那么这个李牧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又有了什么样的计谋呢?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向来是中原地区政权的一大头疼问题。这些善于骑马射箭的民族经常日行千里,飘忽不定。在边界抢了一票就跑,等你集结完队伍,他早就没影了。
历史上有许多成功征战游牧民族的名将,例如霍去病和卫青,他们依靠精湛的武艺,良好的训练,寻匈奴于茫茫沙漠中,历经几十年终于将匈奴赶尽杀绝。
例如李靖,在自己六十岁高龄仍然领兵追击吐谷浑,在茫茫大漠克服严寒和饥渴,终于找到吐谷浑主力,成功将其击溃。
从以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很强悍,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中原的士兵如果有足够的骏马和良好的训练,也能战胜他们。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他们的主力而一次将他们打残。
战国时期,赵国北部边境时常受到匈奴的骚扰,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赵王就派李牧去解决这个问题,李牧经过对匈奴的长期观察,他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装怂。
李牧管理北部边疆时权利很大,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任命基层官吏,雁门关附近地区的税收也归他支配,于是李牧就利用私权提拔官兵,还时常给士兵发额外的奖赏。但是他却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命令:如果匈奴前来进犯,不允许一兵一卒出战,如有违反命令者,立马斩首。
于是每次当匈奴前来抢劫时,李牧手下的士兵只负责帮老百姓驱赶牲畜回城,不与匈奴有任何接触。时间长了,匈奴们都说李牧是个胆小的脓包,十分轻视他。
不光匈奴这样看,连赵军自己人都有点看不下去了,都说:我们奉命戍边,匈奴来犯竟然不敢应战,这样的将领实在是太不称职。
赵王听说了这个情况很生气,于是责备李牧没有作为,李牧也只当没有听见,依然我行我素。赵王于是罢免了李牧的官职,派了能征善战的其他将领替代他的职位。
结果自从别人替代李牧之后,虽然每次匈奴来犯赵军都出战,但是战况非常的不理想,每次都被匈奴打得大败。于是没有办法赵王又让李牧去戍边。李牧对赵王说:如果让我回去可以,但是您必须同意我原来的做法。赵王没有办法,于是就答应了。
李牧回来后,还是像以前一样,不断的给士兵提升职位,不断的给士兵发奖赏,就是不打仗。这样过了几年,匈奴虽然也经常来犯,但总是也捞不到什么便宜。
士兵们长时间收到李牧的赏赐,觉得没有机会报答,都感到很惭愧,于是纷纷请战,要求与匈奴作战。李牧看到时机成熟了,于是开始制定训练计划,他选了一万多匹战马,造了一千多辆战车,精选了一只五百多人的敢死队,训练了十万弓箭手。一切准备停当,只等机会到来。
李牧令士兵假装百姓在城外放牧,果然吸引了一小股的匈奴骑兵来抢,这时李牧派士兵假装抵抗,然后佯装失败撤退。这样几次三番,连匈奴的可汗也听说了,他认为李牧的防守不堪一击,于是率领匈奴大军前来抢劫。
李牧见匈奴可汗率主力到来,他派出训练的精锐部队,列阵迎击,又派敢死队冲击匈奴的阵型,十万弓箭手万箭齐发,将匈奴杀得大败。这一次战役就几乎全歼匈奴主力,从此以后匈奴再也不敢进犯赵国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