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文化盛世是哪个皇帝的功劳呢?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有一个国策,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意思就是说,宋朝的皇帝不是独裁者,不是一言堂,而是与大臣、官员、读书人、特别是官员中的文人一起治理天下的,宋朝皇帝对文人的依靠、对文人的仰仗,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的。
所以,宋朝的文人们受人尊敬,权力大,生活好,活得极有尊严。
就中国历史而言,以前之后都有过“文人政治”,但从没宋朝这么明显,那么,宋朝为什么会搞这么一个国策呢?为什么要与文人共治天下呢?原因两个:
一是与宋朝建立所面临的特殊情况有关;
下面讲这两个原因的具体情况:
一、宋朝的建立过程,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政策形成的背景。
唐朝中期,朝廷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节度使一职,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节度使们的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甚至本区域人事,慢慢形成了军人割据的局面,历史上叫做藩镇。到了唐朝末年,藩镇势力越来越大,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唐朝被最大的一个藩镇朱温建立的后梁所取代,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绵延五十余年,其中,依次更替于中原地区的有五个政权,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中原地区之外,还存在过十几个国家和政权,主要包括蜀国、吴国、南唐、吴越、闽国、楚国、南汉、北汉、荆南等等,史称“十国”。
五代时期,烽烟四起,战乱连年,政权屡屡更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军阀林立,弱肉强食,战争频仍,经济衰退,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稳定和安宁,成了老百姓最热切的盼望。这种情况下,显德七年(960),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便成了宋朝第一位皇帝——宋太祖。
那么,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会战乱连年呢?关键就是在这一时期,武将的兵权威胁皇权,地方的实力抗衡中央,那些武将一旦掌握了军队兵权到了尾大不掉的时候,往往拥兵自重,与朝廷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所以,宋朝建立后,轮番上演的兵变危险持续困扰着宋太祖,为此,他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安稳。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重演,成了他上位后的当务之急。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建隆二年(961)七月的某天,赵匡胤召来赵普问道:“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意思是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换了八姓十二个皇帝,弄得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倘要息兵养民,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有什么好办法呢?
赵普回答说:“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无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认为,原因就是藩镇权力太大,君弱臣强。如今要长治久安,惟有三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管齐下,天下自然安定。赵普话未说完,宋太祖连连称善。于是,立即实行这三项措施。所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伴随着夺兵权、夺财权、夺人权一起的。“杯酒释兵权”后,大将造反的可能性便大大减少。
我们知道,凡事轻一端,则另一端必重,伴随着对武将权力的削弱,便开始了对文官权力的加重。所以,在“杯酒释兵权”的同时,赵匡胤又秘密安排人刻了一块碑,立于太庙(帝王的祖庙)寝殿的夹室里,取名“誓碑”。他规定,每次新皇帝登基,均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引领新皇帝进去,焚香,跪拜,默读“誓碑”,然后离开,直到下一代皇帝再来例行手续。
碑文三条: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有违背这个誓言的,天打雷劈。
“誓碑”其实只有两条,一是善待柴荣后人;二是善待读书人。而这个善待读书人的“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就是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制度设计之源。所以,正是因为有了五代武将篡位的先例,才促成了宋朝皇帝下决心削弱武将,重用文人,才有了宋朝贯彻始终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
二、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政策形成的关键。
如果说五代的军阀混战,以及宋初赵匡胤的统一战争是一个兵戈不息的血气时代,那么宋朝统一到后来的文化复兴、文化繁荣,就慢慢形成了一个文气时代。而这个文气时代的形成,既有宋太祖的奠基之功,也有宋太宗的开拓之功。
1、宋太祖——文气时代的奠基者。
赵匡胤(927—976),涿郡(今北京)人。后汉乾祐元年(948),枢密使郭威受命征讨叛军李守贞,二十二岁的赵匡胤应募从军,从此步入行武生涯,先后服务于后汉、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位高权重。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掌握了后周禁军大权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最终黄袍加身,成为了宋朝开国皇帝,是为宋太祖。
宋太祖虽然是个跨马横刀的武将,但却决非一个像张飞、李逵一样板斧扑开人头滚滚只懂打打杀杀的武夫,他勇而有谋、粗中有细,就对文化的贡献而言,基于他五个方面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
一是爱好读书。
赵匡胤虽然武将出身,却酷爱读书。956—978年间,赵匡胤随同后周世宗攻打南唐(淮南)时,有人告发他私载货物达数车之多,一检查,才发现其实只是数千卷书籍。周世宗说:“你做将帅,应该致力于坚甲利兵,要这么多书干什么?”赵匡胤回答说:“我蒙陛下用为将帅,常常怕完不成任务,所以弄来很多书随时观看,就是为了学知识,广见闻,增智虑。”说明他时时通过读书,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
二是喜欢诗文:
作为一个精通于使枪弄棒、行军布阵的赳赳武夫,赵匡胤不但打仗勇猛,写起诗来也很有气势、很有豪情。比如他曾作过一首《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说赵匡胤未名之前,有一次同朋友们喝酒聊天谈诗,其中一位作了一首《初日》,当众卖弄,得意洋洋。赵匡胤听后,觉得语句虽工整,但意境浅陋,随口说对方的诗不过尔尔。对方不服,说有本事你也来一首试试?赵匡胤随口便吟出了《咏初日》。对方一听,登时就被这王者霸气感染了,不得不服。虽然,赵匡胤这首诗的意蕴不是很深,文辞也不是绝佳,但气势高远,比喻精当,是一首比较成功的言志诗。
三是礼贤下士:
宋太祖在做人上,与汉高祖刘邦有得一比。比如,他22岁加入郭威的军队后,与一批年轻军官结为了“义社兄弟”,包括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称为“义社十兄弟”,后称为“太祖义社兄弟”。正是这批人,不但是赵匡胤在军队中的核心力量,而且鼓动他兵变,给他披上了黄袍,上位后还帮助他消灭了反对他的军队,宋初更是浴血奋战,帮助他统一了中原、西蜀和江南大部分地区。这说明赵匡胤有强大的号召力、领导力和亲和力。
赵匡胤善于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太祖雪夜访赵普”: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不久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早已在自己的宅第睡下的赵普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让人开门后一看,大吃一惊,宋太祖站在门外。
宋太祖说已经约好了皇弟赵光义。
不久,光义到了。君臣三人围炉而坐,烤肉喝酒。宋太祖切入正题,与赵普商量统一大事,他意思是先北后南,先取北汉,再挥师南下,问赵普意见如何。赵普回答说,北汉与辽接壤,是宋与辽的天然屏障,若先灭北汉,辽兵一旦南下,则只有宋朝独挡。不如先平南方,再挥师北上。”宋太祖听后,恍然大悟,大笑说:“正合我意。”这样,君臣定下了先北后南的统一策略,后来的实施就是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的,而且进行得比较好。这个故事一方面反映出赵匡胤是个做事特别上心的人,想到统一大业睡都睡不着;另一方面反映出他特别尊重人才,有问题咨询部下,不是随便安排下人去叫来,而是与弟弟一起亲自上门,颇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堪称礼贤下士的典范。我们知道,越是尊重人才的人,越是能得到人才的拥护,激发人才贡献才华的激情,所以赵匡胤之所以能得天下,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宅心仁厚:
我认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出台,还与赵匡胤这个人的宅心仁厚有关。以前改朝换代,无不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赵匡胤通过兵变、武力夺取政权,却做到了兵不血刃。虽然是兵变,但他上位经过了繁琐的禅让程序,即在百官的见证下,接受周世宗儿子周恭帝柴宗训的禅让,因此,后来“誓碑”上便有“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之语,这既是他优待礼遇周世宗后人的证明,也是他宅心仁厚的证明。“誓碑”有名文,他是这样做的,后来的皇帝也不敢不这样做,这就是《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的历史依据。
赵匡胤当皇帝后,不但优待柴氏子孙,在平定南方各国的过程中,他也坚持不杀降王,从963年开始,赵匡胤先后平定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这些地方大都是武力平定的,但所灭各诸侯国的国君和地方节度使,没有一人受到杀害,有的留用继续坐镇一方,有的则赴京做王:
比如湖南节度使周保权,湖南被灭后俘至京,赵匡胤释放他并任右千牛卫上将军。
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投降,赵匡胤仍留用他做荆南节度使,只是加派了一个巡检驻荆南。
后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先后被俘至京,赵匡胤没杀他们,且授孟昶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授李煜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在统一中原的征伐过程中坚持不杀降王,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是鲜有其比的。他不仅不杀降王,降臣也不杀,当年平定后蜀,赵匡胤召孟昶入京,有大臣密奏说:“蜀道千里,而孟昶在蜀称王三十年,人心难测,建议擒孟氏而杀其臣,以防生变。”赵匡胤在奏折上批道:“汝好雀儿肚肠!”所以,清代史学家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宋初降王子弟布满中外“一条专载其事,赵翼且评价说:“角力而灭其国,角材而臣其人,未有不猜防疑忌而至于杀戮者,独宋初不然。”是对赵匡胤宽阔胸襟和政治远见的高度肯定。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并没有马上任命他的智囊、功劳卓著的赵普为宰相,原来后周柴荣时期的三个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照旧当宰相,而且,赵匡胤的新王朝,政府班子、文官系统几乎全部是后周的原班人马。这既有利于朝局的稳定,又避免了争执与杀戮。同时,对后周的其他统治区,也起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上述种种安排,足以证明赵匡胤宅心仁厚,这种仁厚,既需要智慧,更需要胸怀。
五是知错就改:
帝王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容易将错就错,往往因此而铸就大错。赵匡胤不这样,他知错就改。有一个小故事:他当上皇帝后,还一直保持着一个有趣的玩乐,常常在后花园用弹弓弹麻雀。有一天,赵匡胤玩得正起劲,一位大臣声称有急事求见,尽管不情愿,但听说是急事,还是立刻接见了他。然而听了汇报,却发现对方啰啰嗦嗦只是寻常小事,便大怒,责问他为什么要撒谎。大臣说我没有撒谎,因为我认为再小的公事也比弹麻雀重要。见对方还顶嘴,赵匡胤怒不可遏,随手抄起身边的水晶小斧,用斧柄打了大臣的嘴巴,顿时血流满嘴,还打掉了两颗牙齿。大臣没叫痛,默默捡起牙齿放到怀里。赵匡胤说,你收起牙齿,难道要去告我?大臣说,在下虽然无权告陛下,但将来自然会有史官把今天的事情记载下来。赵匡胤听了这话后,气突然间消了,觉得大臣说得对,慢慢欣赏起对方来,便赏赐给大臣许多珍宝,褒奖他。
所以,正是顺应这种变中求稳的思路和知错就改、勇于自省的精神,促使他立下了“誓碑”,这可以看作宋太祖重文的重要论据。当然,他的初衷是否完全在此也值得商榷,“誓碑”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条,固然反映了宋太祖的宽容与自信,但归根结底的原因,恐怕主要还是他认为这些文人在对于政权的稳固很难构成实质性威胁,可以安心使用,不开杀戒。大体而言,重文与抑武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贬抑武将,势必重用文人,文人地位的提升,所以也是一种水涨船高的结果。然而,这种结果却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宋太宗——文气时代的开拓者。
大体上说,宋朝重文与抑武相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宋代家法,是形成于宋太宗时代。
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个,他是老二,老大光济和老五光赞早逝,老三光义小其十二岁,老四廷美小其二十岁。而且,三人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作为太祖的弟弟,赵匡胤夺位的过程中,光义是他的“打虎亲兄弟”,真正参与最多、涉事最深、贡献最大的亲人,就只有这个弟弟。赵匡胤成功上位时,廷美才十三岁,而二十一岁的赵光义,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谋略的核心,军队的骨干,所以后来赵匡胤去世前,把皇位传给了赵光义。传位于弟,不仅仅因为赵光义对兵变的贡献,还在于兄弟俩观点、性情、爱好等很多方面都十分相近、类似。
当然,相对来说,兄弟俩在民间的口碑,赵光义是要略逊于哥哥赵匡胤的。其原因我想主要是他事涉“三大疑案”:一是“烛影斧声”的疑案;二是开戒杀降疑案;三是间接促成弟弟和侄子死亡疑案。
一是“烛影斧声”的疑案:
关于宋太宗赵光义杀兄夺位,无论朝中坊间,都有不少议论,见诸野史的白纸黑字,也不算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宋太祖在位17年,不到50岁就去世了,由于他死得太突然,赵匡胤将皇帝大位传于弟这件事又极匆忙而诡秘,给当时和后世的人增加了无限遐想和猜测,赵匡胤的死遂成千古疑案。
北宋僧人文莹在《湘山野录》一书中,便借当时的传闻,对此疑案进行了现场版叙述。书中记载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上,风云突变,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太祖赵匡胤命弟光义入大内,摒退左右,开怀对饮。人们通过窗户只见室内烛光明亮,人影移动,似是光义忽而离席、忽而入席,或作退避谦让之状,令人疑惑不解。三更时分,兄弟饮罢,只听太祖高声对弟弟说:“好做,好做!”还不断用手持的水晶小斧击地。后遂解衣入寝。二十日凌晨,太祖暴毙。当日光义宣布即位,史称“烛影斧声”。
此记载怀疑赵匡胤为弟弟所害,赵光义得位不正。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赵光义之所以能够顺利继位,是诸多因素累积的结果,而非杀兄篡夺。
首先,赵光义在周世宗时就曾从军南征,出道很早。赵匡胤上位,是他和赵普一起策划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光义因功封殿前都虞侯,接着任开封府尹,赵匡胤去世前三年的973年秋,又加封他为晋王,地位在宰相之上。这时,赵光义是当仁不让的“二号首长”,权力如日中天。
其次,光义有一个“金匮之盟”作保障,他们的母亲杜太后,她在临终前,曾把赵匡胤和宰相赵普叫到跟前交待遗言,要求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弟弟赵廷美,再由赵廷美将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们。赵普写好遗言后,杜太后安排“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此谓“金匮之盟”。有了这个“金匮之盟”作上位的保障,他还会傻到杀兄夺位、授人以柄吗?
再者,赵匡胤生前确实作了以赵光义为继承人的安排。赵光义以晋王任开封府尹,在当时就相当于储君,因为五代时期,亲王尹京就是皇位继承人的惯常安排,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前,就是晋王兼开封府尹,后来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当太子时,也任过开封府尹,这就是一个储君锻炼的岗位,也是证明储君身份的一个岗位。但其他人如果任此职,便不叫开封府尹,而叫权开封府。自961年起,光义担任开封府尹,主持京师前后达十三年,从未更换。所以,赵匡胤去世前,对储君的安排非常明显的就是弟弟赵光义。
还有一点,赵匡胤在去世之前的许多年里,他对自己在世的儿子,无论次子德昭也好,四子德芳也好,都没安排任过开封府尹,而且都没封过王,这也证明他生前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的打算。加上“兄终弟及”也是封建时代认可的一种皇位继承方式,与“父死子继”并行不悖,于情、于理、于法都符合,这些都是不必弑兄夺位的条件和理由,何况那时光义还年轻得很,才三十多岁,有必要那么急吗?
之所以后来“烛影斧声”的谣言甚嚣尘上,大约是赵光义后来为了不履行“金匮之盟”将皇位传给弟弟廷美和赵匡胤儿子们的诺言,想传给自己的儿子,流放了自己的弟弟,阴谋逼死了自己的侄子—赵匡胤的儿子,好像得位不正想掩盖真相一样,结果贻人口实,这大概就是产生“烛影斧声”说法的原因。
二是开戒杀降疑案:
杀南唐后主李煜,是赵光义一生最大的败笔之一,历史上杀才子的帝王名声都不太好,尽管是否杀李煜无十分证据,但赵光义也因此失分不少。
针对南唐和李煜,赵匡胤尽管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但他自从975年冬攻破金陵(南京)将李煜俘至汴京后,直到自己去世也没动过李煜一个小指头,更别说杀他了。那么,兄长在位时虽不算特别厚待、但从没动过杀机的李煜,怎么到了弟弟手里就被杀掉呢?
关于太宗杀李煜,史料中有一些记载,归纳起来有两个说法。
其中之一是:据说赵光义当上皇帝的第三年的978年八月,太宗命李煜南唐时的旧臣、已经归顺宋朝的徐铉去探望李煜,亡国君臣相见,李煜向徐铉说,自己当初不该听信谗言,错杀主张抗宋的大将潘佑、李平,如今深为后悔,说完泣不成声。事后,宋太宗问徐铉见面的情况,徐铉如实相告。太宗得知李煜还存复国之念,似有不轨之心,便一副牵机药,毒杀了李煜。
第二个说法是:李煜被俘至汴京后,原为君主的他,如今成了阶下囚,极度悲伤,亡国之痛便自然发诸笔端,一日悲痛伤心之余,便写下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光义读完后,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李煜还想复国?于是,一副毒药,把这个昔日之皇帝、今日之词帝,送上了西天。
可见,太宗赵光义比他那位兄长,手段和心肠都着实要狠毒一些。
三是间接促成弟弟和侄子死亡的疑案:
皇帝大都是有心病的。赵光义的心病是什么呢?就是开先说的那个“金匮之盟”。因为这个盟约规定他不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是多么让人纠结的事啊。
正因为赵光义有了这个心病,无论是弟弟赵廷美,还是光义继位时已经二十六岁的侄儿赵德昭、十七岁的赵德芳,都明显的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迫和隐忧。
979年三月,赵光义收复南方诸国后,按照当年统一的既定方针,挥师北上,亲征北汉,平定北汉后,又进攻辽国,打算收复“燕云地区”,但战斗中受到辽军重创,光义中箭逃亡,慌乱中宋军失去了皇帝的踪迹,便有人想拥立随征的赵德昭,然而不久太宗露面,拥立作罢。
经过此事,太宗感到了太祖旧部势力的可怕。回师以后,太宗对收复北汉功臣久不行赏,德昭便提醒他,太宗听后却对德昭大吼道:“等你做了皇帝后,赏也不晚。”这显然是对战中拥立德昭一事怨恨的集中爆发,谁知面薄的赵德昭,当天回去就自杀而亡。可以说,太宗间接造成了太祖次子德昭的死亡。而且两年之后,太祖唯独在世的四子德芳也莫名其妙地死了,《宋史•宗室传》对德芳之死仅记载了三个字:“寝疾薨”。什么意思呢?差不多与他老爹一样,在睡梦中发病而死。多少让人有点瘆得慌。
德昭、德芳一死,那个接位后就被太宗任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先封齐王后封秦王、俨然皇储的弟弟赵廷美,便成了太宗的眼中钉了。德芳刚死半年,太宗便召见了早已投闲置散的赵普,赵氏兄弟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一有阴谋就会立马想到同一个人——赵普,赵普也明白太宗用意,当即对太宗表白:“愿备枢轴,以察奸变”。于是,太宗任赵普为宰相,君臣联手合谋,不久,便有朝臣状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太宗把赵廷美先贬到了洛阳,再贬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984年,在房州被监视居住两年后,廷美忧悸成疾,死于贬所,年仅三十八岁。
其实,账算在太宗手上的疑案还不止这三件,还有蜀主孟昶和他爱妾花蕊夫人,还有后主李煜的小周后,这些都在后人的笔记中算在了他的头上。这也说明,人做一件坏事,很多坏事都会不由自主地找到冤头债主,哪怕他不是。
以上这些,就是太宗被人诟病、名声不好的几个具体事件。事件真伪没有确证,但结果却都有利于太宗和他的后代,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北宋从此时开始,后代皇帝一直到南宋高宗赵构,都是太宗的后代,直到高宗无子,高宗才收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昚为养子,后将位传于他,是为南宋孝宗,皇位这才转到太祖一脉。
然而,尽管太宗在做人上和心肠上都比太祖狠毒,且不得人心,但在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上,太宗却是远甚于太祖的。
赵光义当了皇帝后,不但把兄长统一中原的战略继续推进,而且把他厚爱文人的政策,继续发扬光大,甚至可以说,宋朝文化的繁荣兴盛的最大贡献者,应该是宋太宗赵光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
赵光义擅长书法、喜欢下棋、爱好诗词、创作勤奋,且都堪称专业水准。
赵光义作为皇帝,不像后来清朝乾隆那样,连诗歌这种独立性非常强的创作都安排侍臣代笔,赵光义除制诏之类的官方文书之外,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类的笔墨,都是自己操刀。他创作勤奋,著作等身,《全宋诗》辑录宋太宗诗十八卷,总量500多首。
他不单自己喜欢创作,对于宋朝的文化发展更是不遗余力,贡献卓著。兄长赵匡胤960年-97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专门组织了一批博学鸿儒,编辑了古书集《太平御览》、诗文集《文苑英华》、小说集《太平广记》等三部大书,这三大部书,与他儿子宋真宗赵恒所编的史事集《册府元龟》,被后世称为“宋四大书”,许多宋朝以前的文献资料因此得以保存,功莫大焉。
《太平御览》成书后,赵光义每天阅读三卷,如果某天因事未读,有空就追补上。赵光义曾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他是一多么爱读书的人啊,喻为读书种子,决非过誉。“烛影斧声”之外,他还为我们创造了“开卷有益”这么一个充满书香气味的成语,也是一件泽被后世的好事。
宋太宗因为在位时间长,中原统一问题在他继位前期能完成的基本完成,战争残酷,百姓困苦,人们渴望休养。于是,他顺应这种要求,并总结唐朝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战争频繁的教训,顺时应势地制定推行了扬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广征图书、扩大科举、重用文人。而他后面的北宋七位继任者,都是他的亲子亲孙,他们继承他的衣钵,贯彻他的思想,推行他的国策,将“与文人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一以贯之,最终形成了文化登峰造极的空前繁荣。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评价宋朝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这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文化繁荣,真正的推动者和最大贡献者,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宋太祖赵匡胤,却是这位我们一说起他就开始皱眉头、翻白眼、吐口水的宋太宗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