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马头墙是砖土砌成的,火是烧不起来的。将马头墙隔在木房子之间,当发生火灾,火势烧到这里的时候,就会被阻挡住。马头墙本身的墙体是比木房子高的,一方面能做到绝火,另一方面它的墙体较高,火势烧到绝火的墙体是很难绕过去的,所以能起到防火的作用。马头墙也被称作封火墙,封火就是防火的意思。因为古代房屋很多都是用木材造成,所以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比较难控制,所以设计了“封火墙。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马头墙是以其形命名,既可以是两幢房子之间的防火墙,也可以是一般山墙。防火墙就不一定是马头墙,女儿墙、兜儿墙等高出瓦面能起隔离火源作用的均可。
马头墙的形成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它始于明朝弘治年间的徽州知府何歆。当时徽州府城火患频繁,因房屋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损失十分严重。何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每五户人家组成一伍,共同出资,用砖砌成“火墙”阻止火势蔓延的办法,并以政令形式在全徽州强制推行。一个月时间,徽州城乡就建造了“火墙”数千道,有效遏制了火烧连片的问题。何歆创制的“火墙”因能有效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后人便称之为“封火墙”。
徽州古时因房屋大多为木结构,易引起火灾。且因徽州地少人稠,人口密集,所建宅屋大多彼此相连,一家失火往往殃及邻里,“火烧连营”,损失惨重。
采用马头墙的方法,能有效阻隔两幢相连的房屋,防止火势蔓延。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就用竹竿把马头墙上的瓦片推掉,让火势冲上天空。同时由于马头墙内一侧被大火烧烤会向里倾倒,马头墙内部的沙土和砖块此时可以起到抑制火势、降低险情的作用。马头墙与马头墙之间的通道又称水道,在火灾发生时可便于运输水源灭火。
徽州民宅的马头墙一般可高出屋顶数尺,一方面能有效阻挡冬季寒风直接灌入屋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风防寒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徽派建筑采用的是小青瓦,体积小、重量轻,所以马头墙可以有效挡住大风吹翻屋瓦。
封火墙,顾名思义,是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一种以防火为目的的墙体建筑。有的文献也写作“风火墙”。在封火墙出现之前,人们注意到火灾通常是自下而上地顺着房柱向上蔓延,因此封火墙的最初形态是在可燃的木质墙壁、构件上涂抹灰泥,以此来提高木质构件的防火性能,后来才出现了把木柱砌于砖墙之内的立贴式(即穿斗式)的山墙——封火墙。在传统村落中,以家为单位、以围墙相连建造封火墙,能够十分有效地防范火患。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