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清代官员的读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官员成为正一品有多难?很多人一辈子只是从一品。
清代基本上是继承了明代的官制,但是又有自己的改良,并且在品级上面也大不相同,总而言之那就是清代的官职不值钱,很多职务都可以达到从一品级别。
比如清代的总督有八个,总督都会加衔,可以达到从一品,还有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各地的八旗驻防将军、八旗都统、九门提督、绿营提督,都是从一品。
但是清代官员要想升到正一品,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汉臣。这点可以看看清代一些著名的大臣,他们由从一品到正一品用了多久?
并且张廷玉也很敬业,努力工作为雍正排忧解难的处理事务,史书记载:“日侍内值,自朝至暮,不敢退,间有待至一二鼓”。
即使这样,张廷玉从雍正元年晋升为户部尚书(从一品)后,雍正六年才升任了晋保和殿大学士,位列正一品。
所以,张廷玉用了6年。
刘统勋属于乾隆朝前期的重臣,可以说这时候阿桂、和珅等人还没有起势,刘统勋绝对是乾隆皇帝最倚重的嫡系心腹大臣。刘统勋去世后,被乾隆皇帝称为“真宰相”。
就是这样一位乾隆的心腹大臣,在乾隆六年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等到乾隆二十六年,刘统勋才升任东阁大学士,位列正一品。
所以刘统勋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由从一品升到了正一品。
刘墉,乾隆后期的名臣,书法家。
刘墉,刘罗锅的大名我相信都了解,虽然电视剧中刘罗锅同和珅斗得不可开交,可是历史上的刘墉远远比电视剧中平庸多了。
作为刘统勋的长子,刘墉一开始就受到了皇帝的重视,从知府干起,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刘墉升到了左都御史(从一品)。
可是在从一品的任上刘墉一干就是十六年,直隶总督干过,六部尚书干过,协办大学士干过。
等到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刘墉才被乾隆皇帝任命为体仁阁大学士,位列正一品,成为“宰相刘罗锅”。
刘墉由从一品到正一品用了整整十六年。
和珅,著名贪污之王。
和珅虽然没有科举的功名,但是他好学,才思敏捷,靠着父辈的爵位,让和珅成为御前三等侍卫。
当然和珅算是清代的一个特殊情况,他由于得到乾隆的欣赏,所以升得比较快。
和珅在乾隆四十五年因为调查“李侍尧案”立了大功,所以升任了户部尚书,位列从一品。同年,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被乾隆指婚十公主,和珅升任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成为正一品。
所以和珅由从一品升正一品只用了几个月,当然这得益于和珅受宠,并且是满人。
由上面可知,清代的大臣要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是很难的,相对而言,满人比汉人容易很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要原因是清代的正一品官职太少了!
清代的正一品有:太师、太傅、太保、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其中太师、太傅、太保是流传几千年的官职,到了清代早就成了虚职,并且清代的三公只是文武官员死后的加衔,很少有生前担任三公的。
整个清代有二十六位生前担任三公的,不过这些大臣也都是大学士了,根本不需要三公来解决正一品问题,例如曹振镛,本来就是道光皇帝时期的领班军机大臣兼武英殿大学士(真宰相),后来被加封太傅。
所以没有升任正一品的官员,想通过加三公解决正一品很难,能够加三公的也不需要解决正一品问题。
除了用“三公”解决正一品问题,还有升任大学士可以晋级为正一品,这也是汉人文官用的最常见手段。
清代的大学士和明代的有很大不同,明代的内阁权力很大,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辅佐皇帝制定国家的政策和大的决策。
但是清代的内阁在清代前期被议政王大臣会议分割了太多的权力,后来康熙皇帝时期又设立了南书房,用了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等到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成为国家的决策机构后,天下大事都由军机处议定,最后由皇帝定夺,从而实现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虽然清代军机处是权力机构,可是正式的诏书还是由内阁拟出,所以大臣进入军机不能算真宰相,只有内阁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才是真宰相。
清代的内阁大学士一开始分为“四殿两阁”,也就是: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等到乾隆时期,他把“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
大学士虽然都是正一品,但是也分高低,乾隆没有改革前,中和殿大学士最高,一般很少有人获得,图海是最后一位中和殿大学士。
图海死后,康熙没有再让人递补中和殿大学士,直到乾隆裁撤中和殿大学士。
乾隆时期保和殿大学士就成了最高等级的大学士,而只有乾隆的小舅子傅恒获得过,傅恒以后再也没有人获得过。
大学士的升迁也是按照先阁后殿的顺序变化,当然顺序是这样,可是也有人直接到文华殿大学士,比如和珅。
清代大学士理论上六人,但是可以空缺,有时候只有四人,所以汉人官员要想成为正一品,就只能争这四个名额。
而有资格成为大学士的官员很多,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差不多有十几个人争夺空缺的一两个名额,还是挺难的。
一般官员成为大学士之前都会先升任协办大学士,也就是大学士的副手,只有升了协办大学士,距离正牌的大学士就很近了。
相对而言,竞争大学士的这些人中,协办大学士最有优势。
可是也有官员升到协办大学士就升不动了,比如纪晓岚,干到最后也只是协办大学士。
刘墉虽然用了很多年,从协办大学士成为了体仁阁大学士,可是乾隆给的却很不情愿,这也让刘墉很没面子。
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武官)
相对于汉臣,满人升任正一品却容易很多,毕竟像正一品中有很多职务是只有满人可以担任,比如领侍卫内大臣。
清代的领侍卫内大臣就是保护皇帝的御林军,也就是大内高手的总领导,大内侍卫都是从上三旗亲贵中选拔的,领侍卫内大臣更是皇帝的亲信。
由于领侍卫内大臣的重要性,所以都是由满人担任,并且为了防止领侍卫内大臣有异心,领侍卫内大臣设置了六名,上三旗各两名,他们轮流值班,这样防止王公大臣和领侍卫内大臣联合威胁皇帝。
清代初期,领侍卫内大臣尤其重用,就像顺治皇帝驾崩时指定的四大辅政大臣(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都兼任过领侍卫内大臣。
乾隆时期,领侍卫内大臣权力达到顶峰,担任此要职的都是皇帝的心腹大臣,比如傅恒一家人,还有后来的和珅。
嘉庆以后,领侍卫内大臣权势慢慢变弱,尤其是地方督抚权力大增后,领侍卫内大臣地位被边缘化。
不过领侍卫内大臣一直是正一品,排名要在协办大学士之前,正牌大学士之后。
领侍卫内大臣的选任除了皇帝亲自任命,还可以在满洲八旗都统、内大臣、八旗驻防将军中选出合适的名单,最后让皇帝选择。
正是由于领侍卫内大臣只能由满人担任,这样满人升任正一品比汉臣多了一个机会,才会比汉臣更加容易成为正一品大员。
就像前面说的和珅,由从一品到正一品只用了几个月,这也得益于领侍卫内大臣这个职务。
另外,正一品的职务还有掌卫事大臣和部分八旗驻防将军。
掌卫事大臣负责掌管皇帝皇后车驾仪仗的工作,不过有时是以领侍卫内大臣兼任。
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也是正一品,清代的驻防将军最早都是正一品,乾隆时期很多降为从一品,可是这两个地方比较重要,因此没有降级。
其实正一品官职中,除了大学士,汉臣可以担任,剩下的不管是领侍卫内大臣还是驻防将军,都是满人才可以担任,这样无疑让汉臣成为正一品增加了难度。
一般汉臣要成为正一品,首先得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第一,首先得是科举出身,至少进士。
一般没有背景的汉臣,如果想干到大学士正一品,怎么也得有进士出身的功名。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左宗棠就是举人出身,也成为了东阁大学士,但是毕竟是非常时期。
清代前期的正一品,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
第二,必须得寿命长。
清代的官员也讲究论资排辈,各部尚书怎么也得五十多岁,位列从一品。
但是要想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学士,还需要十几年,所以清代的大学士很多都是七八十了。
比如刘墉77岁成为了大学士,孙士毅72岁成为了大学士,即使有比较早的也得六十岁左右,而像和珅三十多岁成为大学士,傅恒二十多岁成为大学士,毕竟是特例。
由此可见,汉臣想成为正一品大学士,必须得寿命长。
第三,必须有一定的能力。
在清代想要成为大学士,则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如果只是有进士出身,并且寿命长,也不一定可以成为正一品大学士。
就像纪晓岚,乾隆一直不认为纪晓岚有什么能力,所以一直没有让纪晓岚担任要职。最后只是混到了协办大学士,没有成为正一品的大学士。
即便是满人,成为正一品一样不容易,毕竟正一品职务就那么十几个。
很多人觉得清代的正一品官职并没有什么实权,其实这种说法不见得完全正确。因为虽然清代有实权的是军机大臣,但是军机大臣没有品级,所以六部尚书兼任军机大臣只能是从一品。
而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则算是妥妥的正一品宰相,是至高的荣誉,古代官员最在意的就是名誉和地位。
所以军机大臣也有一颗想成为大学士的心,清代末期的光绪帝师翁同龢,一生的追求都是大学士,不过惋惜他最后也只是协办大学士,虽然军机大臣干了很久,还是没有成为真宰相。
小结:清代的从一品官员都有一颗想要成为正一品的心,只不过正一品太难了,没有一个好身体是很难熬到正一品的。
而满人担任正一品的机会虽然比较多,但是大学士的诱惑远远要高于其他的官职,大家都想成为大学士,这样一来竞争很激烈。由此可见,清代官员位列从一品很容易,要成为正一品还是相当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