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兄弟而不是自己儿子?现在唯一能找到的历史解释,记载在宋代官方编修的《太祖新录》《太宗实录》这两本书,以及根据《太宗实录》写成的《三朝国史》(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也是官方编修的)里。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记载说的是,在建隆二年(961年),有一天,赵匡胤的娘杜太后把赵匡胤和宰相赵普叫到她面前,问赵匡胤:“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吗?”
赵匡胤是个孝子,老太太这么一问,他肯定要讨老太太喜欢,于是就说:“都是祖上的阴德,还有就是托太后的洪福!”
杜太后可不想这样腻歪,直接就说:“那是因为人家柴荣的儿子小!他儿子要大一点,你还能获得这个皇位吗?”接着老太太说出了她的意思:“要让咱们大宋不再重蹈覆辙,你以后要把皇位传给光义,这样才能确保江山永固!”
赵匡胤同意了。但是杜太后怕赵匡胤反悔,让赵普把这件事记下来,写成两份,都在上面签字。一份将来随杜太后下葬,一份锁在一个金匮里。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赵匡胤就把皇位给了赵光义。
不过,这件事在后人看来,又有很多疑点。有哪些疑点呢?
一是在赵匡胤当皇帝的最后时间里,把赵普给罢相了。罢相的原因,从赵普给赵匡胤的谢表中可以看出,其中有一条是赵普“轻议”赵光义。既然赵光义是杜太后选定的继承人,赵普却“轻议”储君,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这还不是孤证,赵普死后,赵光义还说过一句话:“赵普一向与朕有不足,众人所知。”说明赵匡胤的时候,赵普确实多次和赵光义闹矛盾。多次与一个储君闹矛盾,除非赵普脑袋进水了。
二是既然杜太后选定了储君,赵匡胤为何不公布?及早立储不是更能让天下安定吗?如果他是想违背杜太后的命令,最后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那么,他就应该特别照顾除他以外,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赵普。要么特别重用,要么杀人灭口。他为何两者都不选择,而是因为赵普贪贿,只把他罢相呢?他不怕罢相后赵普随便乱说吗?
三是既然杜太后有这个“传约”,赵匡胤去世后,知道的人就只有赵普一人。赵普当时为什么不立刻把这个秘密说出来,让赵光义因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坐稳天下?为什么要在太平兴国六年,也就是赵光义当皇帝六年后才拿出来。而那时候,因为赵匡胤的儿子及弟弟先后“突然”去世,赵光义正遭遇天下人私议。如果当时就拿出来,不是这样的私议就完全不存在了吗?
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在遭遇天下人对他的信任危机以后,由赵普和赵光义合伙炮制的。炮制以后,两人都得到好处:赵普如愿以偿重新被升为宰相,赵光义如愿以偿消除了天下人对他皇位获得的怀疑。
如果“金匮之盟”是假的,那么赵匡胤有没有传位给赵光义的想法呢?
我认为还是有的。不过具体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赵匡胤当皇帝后,一直想把皇位传给赵光义,但是后来他的想法变了,想传位给自己儿子了。赵光义察觉了赵匡胤的这种变化,才在“斧声烛影”中,暗害了赵匡胤。
赵匡胤想传位给赵光义是显而易见的。他一直培养赵光义,封赵光义为晋王,还让他担任开封府尹,这些都是在五代时间皇储才会封的爵位和担任的官职。在朝廷排位上,他也让赵光义排在百官之首,位置在宰相的前面。同时,朝廷的很多政务,他都会让赵光义去做。
反而是他自己的儿子们,年纪都十几岁二十多岁了(赵匡胤去世那年,他的次子赵德昭25岁,四子赵德芳18岁,都基本上成年),但都没有封王,也没有让他们担任什么重要职位,没有把政务交给他们去做,显然是并没有着力培养的意思。
赵匡胤想传位给兄弟,也是因为他想吸取“主少国疑”的教训。不过,当他的儿子们长大后,当他对赵光义有意见后,这种想法就变了。
赵匡胤晚期对赵光义有意见,最典型的就是有一天,他站在城楼上,看见赵光义前呼后拥地在街上走的时候,很不高兴地说:“好一条软绣天街!”自那以后,赵匡胤就开始决定要迁都,从开封迁到洛阳。而这个举动,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赵匡胤想跳开赵光义的势力范围,并筹划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的表现。
而正是在迁都的动议发生不久,“斧声烛影”的事件发生了。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坐上了皇帝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