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一个朝代,但经济上却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普遍实行了淤田的耕种方式,既用浑浊的河水灌溉河边的田土,完成了南方的水稻土的开发,使亩产增加,粮食生产的发达,就成为了大量人口出现的物质基础。全国记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其增长速度在当时国际上亦属少见。
北宋初年仅有户650万左右。宋太宗时,全国共有686万余户,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有741万余户,1628万余口。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增为1291万余户,2909万余口。
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全国有户1,600万。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绍圣元年,户1912921,口42,566,243。元符三年,户19968,012,口44,914,991。崇宁元年,户22644307,口45,324,154。
北宋至徽宗年间,人口达到8100万,已经大大超过了盛唐时期的人口。当时与宋并存于中国境内的还有辽、金、西夏等政权,合计人口,估计达到1亿。
在宋代的人口增长过程中,地区发展是不同的,华北地区在全国人口总数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大约只有29.7%,南方则发展极快,北宋末年与唐盛世相比,唐朝南方有3920415人口;北方有5148529,在北宋北方有6624296;南方有11224760,人口密度是50人/平方公里以上。
按元丰三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人口重心已移至长江中下游。宋朝末期,由于战乱,中国人口又一次剧烈下降。
宋朝时期开封人口超过100万,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之最。另,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洛阳、杭州、扬州、成都、广州、福州、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其时,欧洲最大城市也不过十几万人口。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
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
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战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七朝古都。北宋时期,定为都城,发展达到了顶峰,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汴梁由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外城周长50里165步(宋代三百步一里,1步=1.536米),约为46.586华里。人口150余万,相当于今日开封市的三分之一人口。
宋金之际因战乱人口大量锐减,靖康之乱前的宣和六年(1124年)南方约有1360万户,到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境内约有1086万户、5650万人,自平定民乱和绍兴和议后南方人口逐步恢复。
北宋是中国古代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期。但在历代人口统计中,宋代的全国总人口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现代人口学家普遍认为,宋代人口普查最不严肃,在登记编写户籍时,财产人丁情况一般不实,漏报瞒报普遍。
元末马端临编《文献通考·户口考》便称,宋代“天下户口数,类多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