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两朝潼关失守导致哪些后果?感兴趣的读者和66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755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叛军迅速集结二十万南下,朝廷方面,唐玄宗命令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同时派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率军东征。
当时唐王朝在西北精锐边军还没回来,而南下的叛军势力正锋,洛阳很快失守,撤退的高仙芝和封常清在半路相遇,两人商量先采取守势,退往潼关御敌。
正因为有了两人的共同防守,叛军久攻不下,致使安禄山有了撤军的打算,可是玄宗身边的宦官边令诚向来与高仙芝不合,一直向玄宗进谗,诋毁他们和叛军勾结。
结果玄宗皇帝不加调查,就命人前往潼关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同时,命令老将哥舒翰担任潼关守将,此时的潼关有20万军队把守,而叛军势大,哥舒翰也认为固守潼关是正确的选择。
可是时间一长,皇帝也没了耐心,宰相杨国忠一直鼓动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兵出潼关,结果哥舒翰被逼无奈只能率军出关,一步步落入敌军的伏击圈,二十万唐军最后只有8000余人逃了回来,哥舒翰老将军也被部下绑着进了敌营。
潼关的失守让玄宗极度恐慌,长安城内一片混乱,皇帝只能丢弃国都,逃往蜀地,路上又经历马嵬事变,至此,安史之乱进入高峰期。
时间过了将近九百年,即公元1643年,同样的悲剧又在明朝上演,当时已是明朝末年,东北有金人虎视眈眈,内部有农民起义攻城略地。
国内被农民军闹得满目疮痍,崇祯皇帝任命明朝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孙传庭为陕西巡抚,陕西这个地方闹农民起义最凶,闯将高迎祥和李自成皆出自于处,这个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震的住的。
孙传庭此人虽是文人,但却有将帅之才,他的部队作战凶猛,且治军严明,农民军屡屡败于此人之手,闯王高迎祥也被生擒,送往北京处死,随后,李自成成为了农民军的领导。
崇祯十一年,孙传庭和洪承畴合兵在潼关南面重兵设伏,打的李自成只剩十八骑逃走,至此,陕西全境基本已被平定,可是后来清军入长城,崇祯皇帝急令孙传庭增援北京,李自成得以喘息。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在河南拥兵数十万,而孙传庭接连和各地起义军以及清兵打仗,军队已大不如前,而内地叛军却越打越多,孙传庭已感到力不从心,只能率军拒守不出。
崇祯十六年,皇帝命令孙传庭出兵与农民军决战,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
“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
可是崇祯铁了心要与农民军决战,任谁也劝不动,孙传庭被逼无奈,只得率领仅剩的10万大军兵出潼关,孙传庭知道,此战必败无疑。
九月,孙传庭在汝州(河南郏县)兵败,四万余名官兵被杀,十月初,李自成攻破潼关,朝廷军队开始全面溃败,孙传庭力战而死,时年51岁。
至此,李自成占领陕西全境,实力得到大增,仅仅五个月,叛军兵分两路包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于煤山,明朝灭亡。
潼关地区连接着关中和中原,北面是陕北高原且紧贴黄河,南侧连接险峻的秦岭高原,此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可攻退可守,是兵家必争之地。
唐朝和明朝丢失了这个重要关隘,使得战争主动权迅速倒向对方。而不同的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发生于大唐国力的鼎盛时期,且安禄山和史思明又是异族,人民痛恨叛军,待风头过后,会遭到国家和人民的全力打击。
反之,明朝当时已经烂到了骨子里,朝廷里党争不断,地方上豪强霸占土地,加之关中以及河南等地年年大旱,百姓饥不果腹,导致农民起义越大越多,崇祯皇帝累吐血也没用。就算潼关不失守,明朝也挺不了几年。